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关联理论备受人们认可之处便在于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语境观,即认知语境观。关联理论是在格赖斯会话含义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不同的是关联理论既不以“规则”为依据也不以“准则”为依据,而是以几个看法作为依据,认为人们交际一定要遵守“相关”原则。关联理论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大脑中的.这些概念表征的集合构成思维和理解的认知环境,  相似文献   

2.
关联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众所周知,它是从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中的支配原则之一的关联原则精炼而来。虽然关联概念最初被当作是一条互动的语用原则,然而Sperber和Wilson给予了它认知转向。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是两类语言在线处理理论,即可研究语言即时处理机制的理论。本文通过分析D.Sperber&D.Wilson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行为和知识经济性这三个部分,从而对比了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中的关联原则。最后通过对比说明了二者异同,两种理论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关联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突破了传统的语境观,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和基于关联原则的推理模式;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做了全新的阐释。本文分别总结了关联理论模式下的语用推理和隐喻观,并结合当代隐喻学者以及语用学家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推理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角色和隐喻本身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迪  朱蔚贤 《考试周刊》2014,(64):22-23
会话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统一于语境之中。本文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礼貌用法的语用分析,指出在判定禁忌语是否礼貌时,语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从多个维度对关联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关联理论作为一种基本交际原则的多重适用性。首先简短地提出了Sperber和Wilson对于关联理论的定义;接着从关联与认知、关联与语境、关联与语用三个维度对关联原则的主要理论和模式进行回顾和评析,指出认知、语境、以及语用通过关联理论这一共同载体形成彼此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最后讨论关联理论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对它未来的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用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使用中的意义"和"语境中的意义"。格赖斯(Grice)提出的"会话理论"和"合作原则"对语用学尤其是意义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基础上,斯佩勃(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又从新的角度阐释了他们的理解,提出了"关联理论"。从格赖斯的"会话理论"和"合作原则"到斯佩勃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语用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两种理论的对比使研究者能够更充分、更好地理解情景交际。  相似文献   

7.
通过整合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合成理论和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得出了新的理论——概念合成关联理论,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分析了两则仿拟的生成与阐释机制,提出促成概念产生关联的重要因素是认知语境。认为在解读仿拟的过程中,仿拟的仿体空间和本体空间总是相互作用,在认知语境的作用下,促成各个空间概念产生关联,这些关联成为人类解读话语时认知推理的基础,在合成空间里形成层创结构,即仿拟话语的隐含意义。因此,受认知语境制约的多空间概念合成关联理论可揭示人类语言使用和理解过程中概念映现的动态本质。  相似文献   

8.
言语幽默现象涉及哲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文章从关联理论中认知语境的概念出发,阐释言语幽默的产生,并用娱乐节目中的语料佐以说明;运用关联理论的两条关联原则探讨幽默效果的最大化及关联理论对幽默现象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概念合成理论和关联理论的互补整合下,对解读英语笑话的心理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文章认为,新的空间模型涉及输入空间、矛盾空间、调节空间、匹配空间以及合成空间,每一个空间包含认知语境这一必有因素;认知语境的冲突是笑话产生的根本原因,笑点产生于矛盾空间,调节空间是理解笑话的关键;语境条件和关联原则贯穿于解读者分析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话语对语境的突围是言语交际的一种策略.本文以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为触发点,探寻这一以对语境的悖离为表层话语形式,以关联为其深层蕴含的话语策略的特性.话语与语境的突围是对合作原则的悖离,从言语交际双向视角考察,话语对语境的突围是明示推理过程中表达者与接受者相互"显映"的异化.话语突破语境的顺向关联是在语境动态过程中寻求新的关联,其主要目的是产生新的话语含义.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篇都具有两种连贯方式,即显性连贯与隐性连贯。显性连贯的语篇使用各种明显的衔接手段,如照应、省略、替代、连接等语法手段和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下义词、局部关系词和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语篇中不同的成分从意义上联系起来。而隐性连贯有赖于语境和语用知识的推导。“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没有形式上的衔接的语篇连贯颇有解释力,读者掌握的文化知识,包括话语发生时的特定情景对语篇的连贯解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语用学对口译的解释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一种双语的动态交际过程,随着交际语境、交际双方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等的变化进行着.从语用学视角下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顺应理论等透视口译的过程,探讨在传译的过程中如何选择语言的使用,使译语顺应口译的语言结构、语言语境、明示-推理的语言动态过程,保证口译质量的效度与信度.这将为翻译学的建构提供有益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是广告文体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关联理论和经济原则入手,探讨了广告双关语的运作方式,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广告双关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广告主为了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其广告的产品,往往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手段。这些表达手段体现出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间接性、合作原则和关联理论。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言学对幽默研究始于Raskin的脚本理论(SSTH),国内对言语幽默的研究也完成了从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到应运关联理论的认知解读转向。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心智空间论和不一致的消解论,都无法回避这些模型并不仅仅适用于言语幽默的认知解读这一问题。如果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入手,从接受者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认知解读过程中脚本、语境和嘲笑对象的互补,就可以说明言语幽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将交际看作一种认知活动,试图从人的认知特点和过程山发,揭示交际规律.关联理论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会话含意推导摆脱了Grice合作原则的束缚,也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礼貌现象,为跨文化交际中话语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解释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与交际失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employs the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analyze males' and females' differences in cross-gender conversations in Gossip Gir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The study found that females tend to abide by Cooperative Principle, while males are more likely to fl out the CP, and that female characters are used to making requests or suggestions by raising question in a euphemistic way; while males concern less about courtesy, women always attach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ce to saving others' face in daily conversation. The paper contributed to reducing misunderstanding in cross-gender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8.
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语用角度探讨反语问题。反语是说话人出于礼貌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的,通过表面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说话人在从根本上遵循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同时,又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奥斯丁(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理论框架和发展,同时也阐述了赛尔(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格莱斯(Grie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并举例说明了作者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从语用原则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语交际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限制语,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原则与模糊限制语有密切的关系。交际中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话语变得模糊,在特定语境下模糊限制语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得体性;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礼貌;可以减轻说话人的责任,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可以诈补说话人知识的缺陷,顾全职业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