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在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人群的适用性,比较该人群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水平在专业类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方法:运用上述工具对1,740名体育院校大学生施测,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及Cronbachα系数考察该工具使用的效度和信度,在检验测量恒等性基础上,进一步跨组比较分析专业类别和年级的差异,并对体育院校系毕业生、各年级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进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结果:二阶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各条目的因素负载在0.44~0.69间,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各分量Cronbachα系数在0.80~0.85间。各单样本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结构形态恒等,跨母群因素恒等模型可以接受。体艺类专业与非体艺类专业大学生在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上无显著差异,大四毕业生的水平著低于其他年级学生。体育院校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与当前普通高校学生无显著差异,但大四学生的水平显著低于九年前普通高校毕业生水平。结论:这一测量工具适用于测量我国体育院校大学生生涯决策自我效能的水平,专业类别并不影响体育院校系大学生的生涯决策自我效能,这进一步证明生涯决策自我效能是一个与专业类别关联不大的概念结构。与同时期其他普通高校大学生一样,体育院校系毕业生临近就业,生涯自我效能水平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这一现状与过去、国外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魏丕来 《体育科学》2003,23(5):128-132
运用量表法和问卷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考察,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低相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专项大学生成就动机得分差异显著,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随年级升高而呈下降趋势,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个人项目成就动机得分低于集体项目。  相似文献   

4.
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出发,考察了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基本特点。对984名体育院校大四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包括三个因子:自我提升、发泄倾诉、心态调节。②女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子的水平高于男生,在发泄倾诉因子的水平低于男生。③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自我提升和心态调节两个因素水平高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发泄与倾诉因素水平高于其他各专业学生。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与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5.
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和问卷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 ;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男女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影响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前两位因素是意志品质和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运动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3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认知评价取向与意向性取向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认知评价取向与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运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运动量与认知评价取向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1)女生认知评价取向水平与意向性取向水平高于男生;大一学生的知评价取向水平高于大二和大三。(2)运动量与认知评价取向之间存在负相关,体育锻炼水平越低,认知评价取向越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福建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体育院校49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学习倦怠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程度不是非常严重但不容乐观;城乡生源的差异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影响不大;男生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女生,特别是行为不当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情绪低落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行为不当、成就感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现实性--幻想性测验中的攻击性分量表,对132名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体育大学生攻击性水平具有显著差异,高年级显著高于低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攻击性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运动技能学习中,学习策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的快慢,影响到运动技能掌握的质量。教师了解每名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高低,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自编《运动技能学习策略量表》,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现状进行测试,从年级、专项、学业成绩、性别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不同年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不同,高年级学生学习策略发展水平高于低年级;学业优异者其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水平明显高于中等组和差生组;专项和性别对运动技能学习策略没有影响,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测试、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宁德师范学院不同年级、性别学生BMI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德师范学院学生BMI分布在14.5~36.6之间,均值为19.97,大多数学生处于正常标准状态,低体重比例较大,而超重和肥胖总体水平不高;大学生BMI分布存在性别差异,BMI均值、正常体重比例与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男生均高于女生,低体重比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BMI分布也存在差异,正常体重比例二年级学生最高,低体重比例三年级学生最高,超重和肥胖率一年级学生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验奖学金评定中的组织公正感和成就动机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学习相关行为的影响,对624名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实验和心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奖学金评定中的互动公正、程序公正和分配公正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和对辅导员权威的评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变量的影响效应不同.成就动机对奖学金评定中的组织公正感和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相关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及家庭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整体水平较高;成就动机与学业成就低相关;成就动机水平与其家庭教育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民主型教育方式家庭的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权威型和放任型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其父母文化程度(高方为主)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目标定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8所普通高校的87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考察了不同组别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目标定向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中目标定向得分表现出低任务定向得分和高自我定向得分的认知能力;男生在任务定向得分上高于女生且有显著差异;农村学生在任务定向得分上高于城镇学生且有显著差异;一年级学生在自我定向得分上高于二年级且有显著差异;跆拳道专项的学生自我定向得分低于武术和散打专项学生且有显著差异;按照目标定向的构成,可以将受试人群分为4类。建议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项目特点和学生特点等方面出发设置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性别、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与大学生全人健康各维度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7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70份,有效率为92%。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大学生进行差异分析,对不同年级的低、中、高运动强度和频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全人健康水平处于中等水平(M=2.55,SD=0.43),其中女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职业、智力、情感、精神、身体健康维度均高于男大学生,两者在财务、社会、环境健康维度无显著性差异。二年级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四年级最低。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是全人健康模型中得分最高的维度。在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上全人健康得分最高,低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高,高运动频率的大学生全人健康水平最低。由此可知,引入国外全人健康测量工具,用来评估我国大学生群体,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相关变量的检定与研究假设相符,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全人健康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和"心理自评量表(简称SCL-90)",对六所高校体育专业597名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做了调查和分析,同时对比文、理专业的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智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专业的男生在情绪评价力、情绪适应力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女生,但在情绪觉知力和情绪调控力不如女生;情绪智力高年级(三、四年级)明显好于低年级(一、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情绪智力四个主因素和总分明显高于文、理专业大学生,但情绪觉知力显著低于文、理大学生;大学生情绪知力与性别、年级、专业的交互作用显著;体育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觉他人情绪、控制自我情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意向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大学生体育态度总体评价一般,体育情感得分高于其他;不同年级和性别对体育态度的各个纬度和总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大4与其他年级在体育态度总分和体育认知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态度各纬度之间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体育态度总分、体育情感与体测成绩非常显著正相关.建议:普及体育运动知识,培养体育情感,重视高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不同年级、专业特征、生源特征、学习成绩、综合能力评价、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体质的差异与相关关系,为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主成分分析(α=0.05),对1597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最佳,大四年级学生较差;文理科女生体质差异性显著;农村男生的体质好于城镇男生;学习成绩优秀的男生比学习成绩一般的男生体质好;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综合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同学较其他同学体质更好.结论:学生生源特征与体质健康密切相关,可以筛选出重点关注人群,加强监督与引导,不断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体育院校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体育院校学生暴露出学业、职业缺乏规划、就业期望值过高等问题,同时,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焦虑不安、自卑等诸多就业心理问题,迫切需要根据体育院校学生自身特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加大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调节的比重,构建适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及内在关联,为提升中小学生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小学4~6年级618人和初中1~3年级学生1047人,调查其身体活动水平、久坐行为时长和运动障碍及障碍认知水平;使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学段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的差异,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小学生的运动益处认知差异,最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揭示其关联性。结果:被调查学生的总体身体活动水平偏低,66.5%的女生处在低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男生的46.9%(X2=71.29,P<0.001);初中生低强度身体活动人数占比68.6%远高于小学生的36.1%,56.0%的小学生处在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远高于初中生的29.0%(X2=171.75,P<0.001)。中小学男生的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女生,中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得分高于小学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中预防保健、生命促进维度与中小学男生久坐行为显著相关(P<0.001),社会交往与女生久坐行为显著相...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11个不同运动专项男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进行研究,为黑龙江省体育院校大学生科学运动训练提供骨密度方面的资料。结果显示:田径、游泳、羽毛球、网球专项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STI值高于同性别青年组平均值,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体操、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跆拳道、柔道专项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STI值低于同性别青年组平均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得出不同运动专项、运动强度对我省体育院校男大学生跟骨超声骨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