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新华 《江西教育》2001,(11):55-55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为使节奏教学丰富多彩,提高训练效果,我将体态律动、生活语言、趣味游戏、打击乐器引进低年级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老师也教得得心应手。一、通过体态律动,培养念读能力。体态律动是可以发出声响的一种人体姿势,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以往的节奏教学,最常规的节奏念读一律是用“哒”来完成,这种单调的念读,学生不易掌握节奏时值和识记各种节奏。我根据小学生活泼、爱动等特点,在节奏教学中,通常用走走、跑跑、快快…  相似文献   

2.
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而旋律却不可脱离节奏而存在。”可见,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和本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注重从培养节奏意识入手,强化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通过语言节奏,让学生感受音乐“语言是音乐之根”。音乐节奏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人类语言和生活节奏。在教学中应注重把语言节奏练习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的启蒙,让小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语言出发,感受和掌握节奏,使之逐步了解音乐的基本节奏。例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问好:“同学们好!…  相似文献   

3.
安睿 《宁夏教育》2014,(10):67-68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脉搏。音乐课中的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都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节奏、掌握节奏,在教学中,作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下,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当下教育教学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音乐对于学生来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艺术底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与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的档次与格调,同时也是音乐的最直观表现形式。而节奏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讲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节奏教学与培养。而通过运用积极有效的节奏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更加的轻松与容易。  相似文献   

5.
音乐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有着很大促进作用,但是由于音乐知识点的抽象复杂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节奏感掌握不到位,而节奏又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元素,只有掌握音乐节奏才能够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强节奏指导,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策略展开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能够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节奏教学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地利用多样化的节奏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节奏知识。  相似文献   

7.
每首歌都有自己的音乐旋律。而旋律的主要核心是什么呢?是节奏。所谓音乐节奏是音乐中长短相同或长短不同的音所结合成的有机组成关系。节奏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好每首歌的节奏呢?这就要从小学低年级训练。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了低年级节奏训练:只要求学生会唱这首歌就行了,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节奏有没有准确。这里我只说这些年来怎样从低年级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8.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因素,在节奏数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感受节奏,掌握节奏。  相似文献   

9.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如果没有节奏,旋律就无法表达。而节奏又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形象都需要用特定形式来表达。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步就是逐步掌握节奏的知识、技能。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首要元素,有关节奏的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例如在歌唱教学环节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唱准、唱稳,这就需要有效的节奏教学作为铺垫。节奏教学,也就从学生对节奏的"感知、掌握、表现"这三方面入手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音乐中重要的表现要素。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多年来,我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了节奏教学的探索,以下谈谈我的教学体会。一、结合想象,感知节奏音乐是听觉艺术,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要感受并理解音乐,必然伴随着人的想象活动。我首先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孩子们用耳朵去听、去感知。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孩子们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嘀哒嘀哒;汽车鸣笛:嘀嘀嘀嘀。以及小朋友、老人、中青年人走路时不同的节奏。因此,我先通过聆听使学生从感性上识别,再加以丰富的想象,最后予以模仿。让学生觉得节奏训练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十分重要,通过节奏教学,能帮助学生感知一首音乐的律动,从而更好地解读音乐。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因为幼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爱玩,使得节奏教学的效果不佳,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征,将节奏教学游戏化,促使幼儿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帮助幼儿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体验音乐之美。本文就探讨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方法,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工作来说,其核心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乐感。学生能够对节奏各因素产生敏锐的感受,同时进行准确的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有效又愉快地进行节奏练习、节拍感的训练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带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些许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标内容的不断更新,中学音乐的教学要求学生要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都有了新增长和变化。节奏是学习音乐科目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中学音乐教学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所以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笔者就在本文中就节奏训练在中学音乐教学法中的应用展开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探讨。希望对中学音乐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音乐节奏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的艺术魅力很多情况下要通过音乐节奏来体现,舞蹈教学中必须重视音乐节奏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节奏训练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常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数年的音乐教学活动,并没有使学生真正掌握识谱这一技能。问题在哪儿呢!我们应该看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应当是识谱。那么,识谱的关键之一应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节奏的进行规律。本文阐述了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有关节奏训练方面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乃梅 《湖南教育》2002,(19):38-38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任何音乐都有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节奏。通过节奏训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因此,节奏训练不应只通过拍手、拍腿等活动去掌握,还应适当教一些创作练习。教学中有如下三种做法。节奏排列组合游戏。用汉字代表音符,并通过学生排列、组合节奏游戏。游戏一,按节奏拍手,并跟老师读。4/4×××|××××|×××—‖走走走跑跑跑跑跑跑慢走游戏二,把汉字换成节奏符号。快快快快跑跑|走走|慢走‖2/4××××…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教学。小学音乐作为小学生人生早期接触音乐的课程,对小学生的音乐启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节奏是音乐最重要的因素,而且节奏训练也能加强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更深层次的掌握这门课程。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节奏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阚翠萍 《天津教育》2021,(3):134-135
小学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个性发展等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节奏作为音乐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寓于音乐中,还对学生学好音乐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节奏的训练,为学生后续音乐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20.
节奏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的专业化倾向?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渗透节奏教学?作者通过在教学中逐步加进打击乐器来营造学生探索节奏奥妙的课堂气氛,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节奏的实际应用、表演中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