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对于委托他人来接孩子,教师往往不放心,担心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 (委托书附后 ),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既可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某日委托他人代接…  相似文献   

2.
伙食开放日     
不少家长来园接孩子时,总是关切地询问:“今天吃的什么?”可见,家长非常想了解孩子在园一餐两点的情况 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更为了家长能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我园定期举办“伙食开放日”活动。  相似文献   

3.
农村幼儿园幼儿放学的时间一般先于社办厂的下班时间,也先于农民的收工时间。从幼儿园放学至父母下班(收工)回家的这段时间,许多孩子因家中无人而回不了家,结果有的孩子独自去爬山而滚下山坡;有的孩子去池塘边玩水而险出事故。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使教师和家长操心。我们认为,关心孩子安全,幼儿园和家庭都有责任。我园的做法是: 一、与家长一起做好幼儿放学后的组织工作。对小班幼儿,要求家长在农闲时按规定时间来园接孩子,农忙时由中、大班幼儿随带回家;对家庭有实际困难的幼儿延长在园时间。中、大班幼儿除因天雨道路泥泞难走外一般不接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园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时,班里只剩下一个幼儿——即这位家长的孩子。试想此时的家长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家长和教师之间又怎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为什么教师不能灵活地处理问题呢?原来幼儿园对接送孩子的要求是:有孩子无卡(早晨送孩子将接送卡带走):有卡无孩子(下午接孩子后留下接送卡)。…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不少幼儿园的家长在接孩子离园时,会主动问带班教师今天有什么作业,于是上午教学活动中的有关故事、儿歌、计算及常识等教学内容,就成了由幼儿回家口述、父母笔录的家庭作业,第二天来园上交给老师。望子成龙的家长期望以家庭作业来帮助子女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不少幼儿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大多也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诚然,让幼儿回家口述有关的教学内容能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幼儿园的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6.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密切家园联系。我园设立的“家园联系卡”,收到较好的效果。“家园联系卡”每个幼儿一本,老师可通过联系卡向家长通报教育要求和孩子在园的表现,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了解孩子在家情况等。孩子回家时,把联系卡带上,由家长在上面填写孩子在家的情况,或提建议和要求。孩子来园时,将联系卡还给教师。“家园联系卡”不受时间、距离的限制,可以保持家园的经常联系。此法深受  相似文献   

7.
有两件看似小事,但却涉及到教师职业行为的事件引起了我的不安。我想在每月末全体教工参加的园务会议上提出:一是有位家长反映的“不高兴”的事,他在孩子午睡起床时来接孩子,只见教室门窗开着,他提出孩子是否会着凉,但教师说按规定必须要开:另一件事是我听家长谈论幼儿园老师总是向家长“摊派任务”。  相似文献   

8.
如何做好祖辈家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园是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共有幼儿 200名。许多父母早出晚归,工作繁忙,就将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了祖辈。据调查,我园经常接送幼儿的家长中有 72名是祖辈,占全园来接送家长的 34%,有 10%的幼儿长期居住在自己的姥爷姥姥、爷爷奶奶家。由于这些祖辈家长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有过度的隔代亲现象,因此,在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上与幼儿园之间存在着一些分歧。我园采取了多种形式做好祖辈家长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召开祖辈家长座谈会   由于血缘的关系,几乎所有的祖辈家长都有隔代亲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  相似文献   

9.
一、召开家长会 在开学前召开一次新生家长会,由园领导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办园情况,让家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常规管理及基本教育目标;讲解三岁孩子的主要心理特点,请家长对孩子入园时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要求家长配合教师安抚幼儿情绪,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家里多和孩子聊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向往,送孩子时不要停留太长时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不安心,中途不要偷偷来探视,要相信老师等.  相似文献   

10.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我园依据纲要精神,树立大教育观观念。体现“三位一体”,即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互动共育,促进发展。我园“打开幼儿的大门,让家长走进来,让家长了解幼儿,让家长关注课改!”潜心探索、探究“家园、社区”共育。第一招家园沟通的“小灵通”———《家园联系册》。虽然填写《家园联系册》无形中增加了老师、家长的工作量,教师每周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为每个幼儿填写在园各方面较为典型的表现,同时家长的填写也便于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实践证明,《家园联系册》很受…  相似文献   

12.
孩子离园时     
离园,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发现家长在接孩子离园时,有许多问题值得注意。1.幼儿的安全为首要。在家长接孩子离园时,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在前边跑,大人在后边追,喊着“慢点跑,慢点跑!”其实不管是家长跑,还是孩子跑,都隐藏着不安全的因素。有的孩子还想在幼儿园玩一会儿,有的家长就让孩子自己去玩,家长自己则坐在一边看报纸,或与其他家长聊天。恰当的做法是,家长最好陪孩子玩一会儿,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亲子之间可以进行很好的交流。2.应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当家长接孩子离园时,我们往往看到孩子…  相似文献   

13.
周润甘 《教育导刊》2006,(11):58-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引入“家长教师”助教这一模式。借助“家长教师”这一教育模式,有利家园教育互动,促进亲子关系,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尝试。(一)根据教育需要,选择合适的“家长助教”一般来园的“家长教师”都是小朋友的父、母或祖辈等。我们发放给家长参与助教的“调查表”,调查的项目有职业、经历、特…  相似文献   

14.
梁荣芹 《山东教育》2004,(17):17-18
案例一:下午离园时间,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的家长来接孩子忘了带“接送卡”,老师说:“没有接送卡,是不能接孩子的,这是幼儿园的规定。”可家长解释说:“幼儿同离家很远,回去拿需要半个小时。”幼儿教师执意不放孩子。无奈.这位老师早就认识了的幼儿家长只好骑车返回,等他拿来接送卡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举办的“幼芽智力竞赛”和“故事讲演会”活动,我们开辟了一个家长阅览室,配备了两只书架和两千多册图书,这些书大都是幼儿喜欢的画册,还为家长准备了《幼儿教育》、《为了孩子》、《父母必读》等刊物。阅览室每天下午放学时开放一个小时,由园内工作人员值班。家长阅览室原计划是临时性的,可是,一开放就关不了啦! 家长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都要领着孩子到阅览室看书,有的家长就在幼儿园大门口等着阅览室开放。孩子在阅览室里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每次  相似文献   

16.
每年四五月份,许多适龄的孩子该报名上幼儿园了。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个小社会,入园也是孩子与父母分离,尝试独立生活的开始,而幼儿园的好坏,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因为3岁~6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对孩子的将来至关重要。孩子入园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才能给孩子一个最适宜的发展天地呢?本期“宝宝入园早准备”将和家长一起,以客观、理智的心态来精挑细选幼儿园,帮助家长为孩子也为自己做好入园的准备。  相似文献   

17.
每年幼儿园新生入园时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哭闹、不让父母离开的情景,这种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表现出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异常反应是新生入园焦虑的重要表现,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一、了解孩子入园后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有:①哭泣不止。有些刚入园的孩子,从父母离开后一天到晚哭泣不止,不吃饭、不睡觉。老师怎么劝说都不听,直到父母来接。②反复唠叨。有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离开后总是反反复复唠叨一句话:"爸爸妈妈来接我""我要回家""给妈妈打电话"等,他们听不进去老师的任何劝说、解释,总是  相似文献   

18.
每年九月初都是幼儿集中入托(园)的时段。人们经常发现类似这样的现象:清晨,妈妈(或爸爸)拉着或抱着孩子上幼儿园。幼儿很不情愿,不住地喊:“妈妈,我不去幼儿园……”此时,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说“我们不去幼儿园……”,可家长迈向幼儿园的步伐却丝毫未减慢。孩子生病需要打针,他(她)不停地哭闹着:“我不要打针!打针很痛……”一些父母会安慰说:“不怕,我们不打针。打针一点都不痛……”当孩子被父母带到护士面前,当他感到针刺到的疼痛时,他就会发现父母刚才在骗自己。  相似文献   

19.
<正>早接园晚送园是幼儿教师每天的必修课。看着形形色色接送孩子的家长,有"白骨精"级别的企业骨干爸爸妈妈,有满是银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社会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的父母承担着养家糊口的重担,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教养年幼孩子的任务落在了祖辈们的肩上。千万不能小看这群祖辈家长,和他们沟通要比和年轻的爸爸妈妈沟通难多了。我园多数都是留守儿童,老人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注  相似文献   

20.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一般都由父母接送。为了使接送孩子这一过程成为家长与教师联系、共同教育孩子的一个有效环节,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接孩子之时,不要只催孩子快点回家,要向带班老师简要了解一下一天的活动与教学内容及孩子在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