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掌握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追求产品的品牌和质量;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上是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为主,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上是以观赏体育竞赛、体育网络信息消费为主;4)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条件、体育爱好、空闲时间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我院150名男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及其体育消费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目的明显,体育消费动机是健康的;但体育消费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消费价格太高、消费场地少和学习任务重.并针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是积极的,消费类型主要以"实物型"和"参与型"为主。体育消费目的主要是以"健与美"和"休闲娱乐"为主。消费者因子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大学生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男生的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多的;学习紧、没有时间和场地与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形式,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水平较低;缺乏体育劳务消费的场所是制约大学生体育劳务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9,(8):729-73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性别差异为出发点,分析东营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等体育消费特征,旨在找出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为丰富大学生体育消费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在体育消费结构中,实物性体育消费占据主导地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特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内容各具特色。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也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市12所普通高校四个年级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心理动机、结构和水平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哈尔滨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动机主要集中在健身要求和消遣娱乐选项,对体育消费花钱方面是很认同的,男生比女生的认可度高,体育消费以购买体育服装、鞋、帽等实物消费为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经济条件.其次为体育兴趣爱好、体育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7.
盛加利  王欣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99-101,1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地区8所普通高校2000名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场馆有偿服务及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劳务型体育消费所占比重较低;外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和特殊的时代背景,较全面地分析和揭示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表现出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参与体育动机主要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为主;"9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锻炼项目和经常参与的项目出现较大的反差,在体育锻炼中显示出频度低、缺乏组织等特点;"90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式主要以物质型与参与型为主。最后从培养体育意识、充分利用资源和拓宽经费来源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对杭州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动机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普遍较低,但体育消费观念已形成一定规模;体育消费以实物为主;经济能力低和场地设施缺乏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张金 《体育科技》2011,32(4):95-98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90后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尚处于初期水平,整体水平较低,体育消费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中处于从属地位。体育消费内容结构主要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就总体而言许多90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还不够积极,对体育缺乏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90后大学生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多数大学生体育消费时表现出明显的“趋同心理”;少数学生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以表现自我、宣扬自我、炫耀自我。在他们体育消费过程中,求实、求廉、求便与求新、求美、求名心理并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影响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对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企业在职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程度有影响,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体育消费、体育态度是影响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吉林省知识分子体育消费意识、消费结构、消费水平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知识分子对体育消费持肯定的态度,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体育消费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且消费水平不高。没有时间、门票价格高、健身场馆少、路途远耗时多、消费观念差及经济条件不允许是影响他们到经营性体育场馆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张素霞 《体育学刊》2003,10(3):50-51
采用交叉—滞后相关法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第1次测试的体育态度与第2次测试的体育行为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小于第1次和第2次测试中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相关系数,第1次测试的体育行为与第2次测试的体育态度间的相关系数也小于第1和第2次测试中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间没有因果关系,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对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休闲的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及参与运动休闲活动的观念、意识、态度和动机,运动休闲消费情况及影响因素,运动休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大学生运动休闲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5.
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毛苏林  霍照 《体育科学》2004,24(3):70-72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山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较明确的认知;体育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关注体育的态度以及对余暇体育活动主动性不高;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活动场地以校内的运动场(馆)为主;大部分学生每周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但活动时间比较短,锻炼效果不高。  相似文献   

16.
依据态度理论和安全态度理论,采用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编制了《中学生运动安全态度调查表》。该调查表认为运动安全态度是运动安全意识的核心内容,中学生运动安全态度由运动安全认知、运动安全行为和运动安全情感3个因素构成。同时,经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表明,《中学生运动安全态度调查表》能满足后续实证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民家庭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民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消费正成为大多数上海市民家庭生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民家庭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7):98-100,10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三所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愿意进行体育消费,大学生喜欢购买的体育用品依次为:体育服装;鞋;帽;运动饮料;体育器材;体育报刊;书籍;音像;观赏体育比赛门票。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依次为:经济状况;学业忙;空闲时间少;体育场馆少;人的生理惰性;无人指导;缺乏体育消费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干部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平  顾红 《体育科研》2003,24(5):16-1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市部分行政干部体育态度与行为方面的情况,及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干部对体育健身持有肯定的态度,并且有着参加体育健身的愿望,但事实上只有极少部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影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