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7 毫秒
1.
开放教育具备发展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的突出特点和优势。近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在从传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教育转型过程中,涌现出不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典范,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呀诺达分院"的校企合作就是一个成功范例。该校企合作模式立足开放教育特点,根据海南旅游行业企业岗位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需求和实际,制定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等专业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重点课程,建立校企结合的专兼职教师团队,为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及周边社区培养了大批旅游人才,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示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性环节。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阐述应用型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合作内容、合作模式等。全面分析科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探索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应用型专业的校企合作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为其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当前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存在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形式和内容不足、校企合作不够、评价模式不合理、教师缺乏经验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基于校企合作构建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提出了以下措施: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深校企合作、参加技能比赛、推行"2+1"顶岗实习等,切实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适合的校企专业课程,是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根据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立足学校和企业实际,通过选择适合的企业和学生、确立适合的课程构建思路和课程构建框架,构建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校企课程,并通过"三段"课程、"双元"校企师资、"地导"翻转课堂、"多元"考核评价的课程教学实践,推动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校企专业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性差是导致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及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探索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实现了校内实习基地"生产化与教学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校企合作在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仍存在种种问题,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只要找到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模式,这对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来说可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依托行业办学,是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有利条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与银座旅游集团同属鲁商集团,其专业设置与产业领域对应,具备实施校企合作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良好条件。校企双方近年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校企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互动,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职旅游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技能水平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机制的研究,提出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投融资机制以及提高工学融合力度等措施,保障以校企"双主体"为基础的旅游实训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广东校企共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两种新的形式,即通过"校店"和"店校"的办法来解决广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以"店校"形式为例,结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碧桂园凤凰酒店管理学院的建设和运作经验,详细阐述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店校"模式下校企合作建设、工学结合的组织与协调过程,以便为广东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校企合作有利于全面人才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推动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解决企业"用工荒"和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虽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校企合作模式现状的研究,归纳总结其在合作动力深度及合作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长远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校企合作视阈下开展高职旅游实训教学对增强教学质量和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对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访谈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并针对实训模式的展开进一步提出"校企合一,任务驱动"开展课程设计;"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创立实训基地;"平行交替、双师轮训"实施教师培训和"旺工淡学,资源共享"推进学生实训等四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10所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练员和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定向运动的现状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定向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申定向运动的普及程度低,从事定向运动教学和训练的师资力量及赛事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场地的开发和利用率较低、教学与训练的器材短缺,给教师的教学和训练带来不小阻力。分析认为加大政策扶持和设备投入,整合定向运动资源,实现场地资源共享,是保障教学、训练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优化师资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是发展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定向运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闽台校校企联合、岗课证三通"的视角,对建立和完善涵盖培养目标、培养机制、优化标准化课程模块、双师型师资团队、多元化实训场地的培养条件,对创新校企办学双元制、人才培养回炉制、政产学研合作制及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探讨,对深化闽台"校校企"合作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学课程实践教学初探——以案例教学法为观察对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怀化学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超越与发展,是当下中国地方教学型高校人才培养最理性的选择。“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与落实必然依赖于系部各个专业及其相应的具体课程的应有变革。法学专业要真正全面实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求每门具体法学课程的教学作出相应的变革。作为行政法学实践教学的案例教学是落实“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展现为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事前筹划、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事中实施以及行政法学案例教学的事后考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重教师轻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的传统考核模式和重考试轻创新的传统培养模式,分别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的三级教学模式、“笔考+机试”的二级考核模式和“知识+技能+创新”的三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研发自主学习信息平台、通用图文试题库和在线考试系统,实施“三教二考三培养”IT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针对医药市场营销实训课,设计一套生产性项目实训教学为主体、模拟性项目实训教学为辅助、案例式实训教学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式"教学,并阐述了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高职院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文章以新疆职业大学空中乘务专业为例,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提出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企业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授课方法;最后以师资队伍和实训室建设来保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为此,在“双师型”教师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实践指导教师多元培养模式,是提高实践指导教师综合能力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以五年制电子商务专业为例,通过"教训赛"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及路径创新,将职业技能大赛的成果应用于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之中,促进职业技能大赛常态化。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要办出特色,必须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政法系着眼于学生的创新视野和实践能力,在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创新平台,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搭建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法律人才,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