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  李茂 《少年体育训练》2013,(3):89-90,72
2011年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比赛是山西省内举行的一次全省性的蹦床比赛,本文通过本次比赛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对山西省蹦床的发展现状和各参赛队伍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为山西省蹦床运动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1比赛分析1.1比赛基本情况2011年山西省青少年蹦床比赛于2011年7月14日-16日在山西省体育馆综合训练馆举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竞技蹦床运动现状及水平分析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25  
本文通过对 2年来的全国蹦床比赛以及国际蹦床比赛的国内、外优秀蹦床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难度等情况的分析比较 ,指出了我国蹦床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蹦床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蹦床项目的技术发展建立在它的基本技术之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蹦床项目在我国正式开展于1998年,至今不到8年的时间,发展很快,在近几年的重要国际比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雅典奥运会上夺取了奖牌。广东省是我国开展蹦床项目最早的一个单位,1974年全国技巧比赛在广州举行,国家体委拟开展蹦床项目,组织了蹦床表演,此任务交给了广东技巧队,当时的表演任务是请了几名跳水运动员和技巧单跳运动员来完成的。1990年国家体委再一次准备开展蹦床项目,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神经类型特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男、女42人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适合于蹦床运动项目的神经类型为灵活型、稳定型;蹦床运动员比赛成绩与神经类型的相关具有显著意义,故神经类型可以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建议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的技术特点、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现场观察与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全国少年蹦床比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少年蹦床运动员整体水平有提高,难度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参赛人数不多,动作质量与成功率仍需进一步提高。为了使我国蹦床运动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蹦床后备人才培养的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6.
世界蹦床运动动作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统计两次世界最高水平蹦床竞赛中使用的蹦床动作,确定了目前世界比赛中运动员所使用的动作情况。根据相关信息和对蹦床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近期蹦床运动动作的发展形式。结果认为,蹦床预赛第1套动作中,主要采用1周空翻,男、女使用的1周空翻情况是相似的。非完整类空翻中,使用后空翻3/4周接腹弹的动作最多。蹦床预赛第2套动作和决赛套动作中,男子动作以2周高难度动作和3周动作为主体,以3周高难度动作为前沿动作。女子使用了12001o和12001<两个动作,其2周动作以2周空翻且转体在720°以下的难度动作为主。未来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将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蹦床动作,比赛中对技术动作的评判将更加细致;在编排方面,预赛两套动作将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7.
蹦床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发优势项目,男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还没有建立和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理论体系,与训练实践水平不相称。训练方法是蹦床训练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训练实践的关键要素。中国蹦床经过20余年的发展实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技术训练方法与实践体系。在实践总结、理论分析和访谈征询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地网与高网结合训练法、陆地基本姿态训练法、专项能力与技术训练结合法、多成套与专项能力训练法、多网变换训练法和男女组合训练法等6种蹦床训练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蹦床项目训练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林  刘海元 《体育学刊》2003,10(1):116-118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3h,分为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蹦床项目中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指出在国际赛事频繁的今天,更要重视科学的身体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1998年开始我国开展蹦床运动,之后每年都安排了多次全国性的比赛,安排了蹦床八个项目中的四个项目的比赛。九运会将蹦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02年增设了同步项目的比赛。  相似文献   

10.
规则和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是蹦床项目发展的动力。能否较好应对2010年5月国际体联理事会作出在2011年1月1日起执行蹦床评分规则的重大修改,对我国蹦床项目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历届蹦床评分规则的修改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蹦床运动发展的情况和国际蹦床运动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在应对规则变化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部分措施,为我国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蹦床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三次文献、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国内外2次重大蹦床比赛女子前8名蹦床运动员的第一套动作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高水平女子蹦床运动员第一套计难度分动作的难度值接近平均值;在成套动作难度值方面中国运动员较外国运动员变化明显,并且难度值普遍大于外国运动员;至于难度战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蹦床比赛赛制按排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赛是推动各项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运动训练的内动力。蹦床运动在我国开展已有近 4年的历史了。在体操管理中心的领导下 ,蹦床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 ,水平提高很快 ,这与每年举办的全国蹦床锦标赛、冠军赛和少年赛所起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蹦床被列入“九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 ,各省市加大了对蹦床的投入 ,更加推动了蹦床的发展。在今年的体育训练工作会议上 ,中心领导对蹦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 :2 0 0 4年奥运会入围 ,2 0 0 8年奥运会夺牌。面对这一新任务 ,蹦床界深感责任重大。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上下共同努力。特别是我…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模型及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运动素质各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步建立了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模型.结果表明:各指标在反映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上具有不同的重要程度.其中网上垂直跳10次和坐位体前屈的权重最大,其次是立卧撑(30秒)、悬垂举腿(30秒)、网上垂直跳6次、30米跑、背肌测验(30秒),以原地纵跳的权重最小;运动素质模型提示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具有较大的下肢爆发力、良好的身体柔韧性、较强的腹背力量以及优秀的协调能力等特点.另外,根据各指标权重建立的评价体系,对高水平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和选材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九运会蹦床男子网上比赛技术调研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届全运会蹦床男子网上比赛共进行了团体 (个人 )预赛、团体决赛及由前 1 0名选手参加的个人决赛。考虑到每人一套自选动作的个人决赛最能代表目前我国蹦床运动水平 ,所以本文选取个人决赛的调研结果来报告。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参加个人决赛的 1 0名选手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临场定点摄像及图像测量法。2 临场技术统计结果经比赛临场技术统计及事后图像测量核对 ,得出男子网上个人决赛临场技术统计一览表。见附表。3 分析与讨论3 .1 选择动作情况这 1 0名选手所完成的 84跳次动作中 ,总共完成了 2 4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专家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年上半年两次全国蹦床比赛女子第一套动作赛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出台后的第一套动作初显自选动作特征,成套编排呈多样化趋向。建议我国运动员应根据比赛性质及个人能力选择动作并根据个人风格特点进行成套编排,并希望能为我国蹦床训练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比赛是推动各项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运动训练的内动力。蹦床运动在我国开展已有近4年的历史了。在国家体操管理中心的领导下,蹦床运动的发展非常迅速,水平提高很快,这与每年举办的全国蹦床锦标赛、冠军赛和少年赛所起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蹦床被列入九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各省市加大了对蹦床的投入,更加推动了蹦床的发展。在今年的体操训练工作会议上,中心领导又对蹦床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2004年奥运会入围,2008年奥运会夺牌。  相似文献   

17.
第十届全运会蹦床预选赛暨2005年全国蹦床锦标赛于5月14日至20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男子15支队伍,女子14个队参加了比赛。参赛总规模为276人,参赛运动员总数为173人,其中男子网上59人,女子网上56人,男子单跳29人,女子单跳29人,参赛人数创下了历史新记录,比赛规模也是我国开展蹦床运动以来最大的一次,水平也是最高的一次。  相似文献   

18.
蹦床运动训练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蹦床训练和第九届全运会该项目比赛的现场观察,结合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以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对比分析发现:(1)我国蹦床运动现阶段的训练对基本技术部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2)需要更多地进行各省,市和国内,外间技术观念,训练方法的交流与讨论;(3)“金牌压力”和“社会关注”已几乎是教练员不能承受之重,教练员需要不断调整观念以适应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国家蹦床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并对蹦床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指标进行了初步的筛选.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最重要的8种专项运动能力为网性、翻转能力、平衡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垂直弹跳能力、动作之间的连接能力、时间感知能力和动作节奏;在27项运动素质指标中,耐力素质(专项耐力)和力量素质指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指标占的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20.
蹦床运动被誉为"网上空中芭蕾",集高、美、难、准于一体,迄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该项目在我国开展较晚,但成绩提高迅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女运动员黄珊汕获得蹦床比赛个人铜牌;北京奥运会上,陆春龙、何雯娜分获男、女网上个人金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