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的DEA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燕云 《科技与管理》2004,6(1):106-109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首先应该重视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有效性问题。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机械制造业企业为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企业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首先应该重视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有效性问题。本文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以机械制造业企业为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和有效性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发展都市农业应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中国科技论坛》2005,(3):69-71,12
都市农业高度集约化的特征,要求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以科技进步促进都市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推进都市农业发展,必须从宏观上完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都市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完善都市农业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扩散,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人才机制,加强政府对都市农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激励制度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志宏 《科研管理》2004,25(6):56-62
要加速航空工业的技术创新,必须对经营管理者和技术创新者设计不同的收益机制。企业应构建以发明者个人(或发明团队)为专利权人和在一定期限内技术创新者分享创新产品收益或技术入股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对经营管理者建立以改进的平衡记分卡(BSC)为基础的剩余索取机制,形成企业内生的产权激励制度以激发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真 《中国软科学》2001,(10):59-62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竞争与合作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积极需求者和创造者,技术创新体系是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基本保障,技术创新的收益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与信誉保障,以市场为主的政府积极干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德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和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的同时,首先应该重视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有效性问题。文章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以机械制造行业为例,对中德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和比较分析,为企业正确选择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所在。技术创新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只有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才能提高其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技术创新是企业腾飞的翅膀———这是我们江西省贵溪运输机械总厂的深切体会。一、技术创新的意义和基本思路技术创新是将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并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它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是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之一。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新技术开发应用为手段,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中的“市场失灵”出发,致力于政府相关区域技术创新政策选择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市场和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框架下,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市场失灵”的假定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并参照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以技术创新中的各个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各个技术创新环节中的“市场失灵”进行判断和分析,由此导出政府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一个政府应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政策框架。最后,本文结合深圳、无锡、宁波、东莞这四个“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现有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组合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式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技术创新作为企业资源结构有机化和高度化的核心动因,对单个技术创新的分析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和组合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本文即从组合的角度,结合浙江省典型企业的具体事例,对技术创新的新模式——组合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式作一探讨,对技术创新管理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成功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开展技术转移较早的大学,其技术转移工作成绩斐然。通过对推动MIT技术转移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已经从生产的国际化到经济全球化,研究开发的国际化到科学技术全球化。全球化正在迫使政府和公司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他们在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先顺序、投资和R&D管理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竞争?什么时候开始合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跨国公司合并和各国政府间的多边协议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未来研究、长远的技术展望越来越成为各国制定科学技术政策、产业政策,重新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乃至制定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管理的哲学思考--系统视角下的技术及技术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的复杂系统。在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硬件、软件、协同件和人的非线性作用,技术活动系统表现出实践性、人本性和系统性等特性。相应,在以技术活动系统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应当“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对象的系统性、实践性,同时,通过灵活的组织管理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建设,在技术战略和市场战略联合高度协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4.
技术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思维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战略决策技术,是用于科学、技术和产品战略性规划的方法。技术路线图过程能加速新产品开发。主要讲述技术路线图的定义,技术路线图过程以及它们对政策的指导意义,对沟通机制的帮助,并说明了技术路线图是公司保持持久优势的思维方法和工具。最后还就培养技术路线图思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知识视角看,技术情境的生成源于技术知识的嵌入态。技术情境由技术场域中分布的技术共同体、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工具知识、行动知识和技术范式等知识要素建构。技术情境能够塑造技术主体,减小行动和思想的盲目性,具有积聚和传承技术知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整合过程中的技术转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企业技术整合的概念和内涵,描述了企业技术整合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分析得出技术转移是技术整合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进而研究了企业技术整合过程中的技术转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中共性技术课题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共性技术对一国产业技术能力提升有巨大推动作用,其特性决定了政府应成为其供给与扩散的主要推动者.但是,当前世界各国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识别尚缺乏有效方法.在各国技术预见实践中,尚未有人根据德尔菲调查结果对共性技术课题识别进行研究.以"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能源技术领域为例,通过分析备选技术课题之间的相关度,得到若干项共性技术课题,以期为国家关键技术选择、优先发展技术领域的确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不断出现越来越高的桥墩。高墩施工方法的研究成为桥梁建筑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桥梁高墩施工的关键技术——爬模施工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技术哲学与技术社会学具有同源性并且相互交融共时成长。奥格本、吉尔菲兰、芒福德、埃吕尔等重要人物既是技术哲学家,又是技术社会学家。在中国,技术哲学背依正式的"科学技术哲学"建制,技术社会学虽未取得独立研究的学科地位,但并未影响其与技术哲学并驾齐驱的研究态势。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研究领域,技术哲学的研究无法拒绝技术社会学方法的渗入,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也不能不运用技术哲学的思考。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的划界既显得困难,也显得不大必要。  相似文献   

20.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能够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关联性,介绍了我国目前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协同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