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时,教给学生“弃三”和“加三”两种判断方法。所谓“弃三”,就是抛弃“3”(包括3的倍数的数字。)利用这种方法判断准确、速度快。如:“3169825340”这个十位数,要判断它是否能被3整除,如果根据“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而把这个数十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来判断,那就比较烦。如用“弃三法”,即316925340,剩下几个数字的和是12,因为12能被3整除,所以“316925340”就能被3整除。这样判断既准确又快。何谓“加三法”呢?举例说,如在下面数中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这个数能被3整除,有哪几种填法?35□6。这类题思考过  相似文献   

2.
数学乐园     
1.下列两个算式中的4个汉字“数学乐园”表示4个不同的数字,你能翻译出来吗?学园一数数园数乐一数数一乐学园园园园数乐一园园一乐数学数学 2.下列算式中的“江苏初中生数学赛”表示8个不同的数字,请你找出它们各表示什么数字?江苏初中江苏初中生数学赛数数数数数数数数生数学赛《数学乐园》答案 1(l)数(3),学(O少,乐(2夕,园(5); (2)数(9),学(8),乐(O),园(l) 2.江(6),苏(0),初(4),中(8),生(l),数(7),学(2),赛(9).数学乐园@尹学成$江苏射阳县千秋乡竹节初中~~…  相似文献   

3.
数学游戏     
万事如意小灵通说“: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喜欢说一些吉祥话语,互相祝贺,是吗?”众人齐声说“:当然啦!吉利话让人听起来愉快、舒畅!”“我可以用数学语言把大家喜欢的吉祥语呼唤出来!”小灵通说。有同学说“:我想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你能召来吗?”  相似文献   

4.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常见的数学方法,许多同学往往感到困难,其实,解应用题最重要的是审题,从问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用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巧用“未知化已知”找等量关系,下面举几例加以说明。例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小1,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15,求这个两位数。分析: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根据题意得到信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x,个位上的数字是x 1,且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的和是这个两位数的51.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示为10x (x 1),由此可得到等量关系:十位数字 个位数字=51×这个两位数。…  相似文献   

5.
一个正整数 N,若把它的各位数字颠倒过来所得到的数仍然是N,则称 N 为回文数。例如11、101、313、1991等都是回文数.数学里有个“回文数猜想”,说的是不论开始取什么数(两位数以上),把它倒过来,并将这两个数相加,然后把这个和数再倒过来与原来的和数相加.重复这个过程,在有限的步骤内,一定会得到一个回  相似文献   

6.
刊首寄语     
“金牛昂首高歌去,玉虎迎春敛福来。”当“玉虎”踏着铿锵的脚步向我们走来的时候,“小灵通”给全国各地五、六年级的小朋友拜年啦!不过,你还记得我这个老朋友--《数学小灵通(5-6年级)》吗?我可是天天想着你呀!为了让你在新的一年里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我变得更加灵通了!不相信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7.
1.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3整除的方法是:先划去这个数的末一位数,然后用剩余数字所表示的数加上所划数的4倍,如果最后得到的数能被1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13整除。例如156,先划去末一位数6,剩余数字表示的数是15,再用15加上6的4倍(24),得39。由于39能被13整除,所以原数156就能被13整除。2.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17整除的方法是:先划去这个数的末一位数,然后用剩余数字所表示的数减去所划数的5倍,如果最后得到的数能被17整除,那么,原来那个数就能被17整除。例如1972,先划去末一位数2,剩余数字表示的数是197,再用197减去2的5倍(即10),得187,由于1…  相似文献   

8.
小学六年制统编《数学》教材第10册中关于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以下简称特征)是这样表述的:“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我认为这种谈法不妥,它混淆了“数”与“数字”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谢革 《数学小灵通》2009,(11):17-17,5
“我们爱看数学小灵通”这九个字各代表1~9九个数。已知其中的“看”代表9,“灵”和“通”分别代表7和8。请你算一下,其他各个字各代表什么数时,下面这个算式才可能成立。  相似文献   

10.
上期问题答案:数学之所以有着广泛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符号化的数学语言。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把日常语言“翻译成”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解决上期“马和骡”的问题。上期“马和骡”的问题:马和骡背上各驮着几包货物并排走着,马抱怨它驮的太多,骡子说:“你抱怨什么?如果从你背上拿一包过来,我的负担就是你的两倍;如果从我背上拿一包过去,你的负担也才与我相同。”问马和骡各驮了几包货物?这样,通过把日常语言“翻译”成符号化的数学语言(如右上表),我们得到了一个关于“马和骡”问题的方程:2(x-1)-1-1=x+1.解这个方程,得x=5.所以,马原来驮了…  相似文献   

11.
刊首寄语     
“子去丑来腾锦绣,鼠归牛到竞辉煌。”牛年来了,“小灵通”给全国各地五、六年级的小朋友拜年啦!不过,你还记得我这个老朋友——《数学小灵通》(5-6年级)吗?  相似文献   

12.
我在教学约数和倍数时,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用自己的学号写一段话。有个学号是3的女生这样写道:“3是自然数、整数,又是质数,它能整除3、6、9……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时,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我非常喜欢3,3代表前3名,尽管不是第1名,但进入前3名也是很不错的吧。我身上佩带的队干标志是3道杠,我们班上搞活动时,老师总喜欢说‘1、2、3,开始!’所以,看到3我就想到开始。我喜欢3,我爱3,3是我的好朋友。”看了这段充满情趣的话,我眼睛一亮,原来数学在学生眼里是有感情的、充满爱的!其实,数字、运算符号、几何图形、公式、定理等这些数学的构成要素都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原本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只不过把它们抽象成数学,负载于教材后感情色彩才黯淡了。  相似文献   

13.
数学里的自然数1、2、3…等数字,参与数学运算的结果是惟一的,如23=8;方程x3-1=0在实数域内的解是x=1。可是把它们迁移到文学领域内,它的内涵和外延就丰富得多了。以“3”这个数字为例,它一方面有多的含义。俗说:“事不过三”,一而再,再而三,  相似文献   

14.
关主:奥秘精灵闯关小先锋:小粗心、小好问、小灵通“哈,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么好的日子,我们不要老呆在家里,出去走走吧!”小粗心很是兴奋。“去哪里呢?小灵通,你说说看。小灵通?”小好问奇怪地看着坐在一旁的小灵通,后者明显在发呆,没听到她的话。“喂,小灵通,在想什么呢?”小粗心用力拍了一下小灵通的肩膀。小灵通惊了一下,随即又笑了:“我在想新的一年又到了,科技也有了新发展,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科技又会有什么新面貌呢?”原来你在想这个啊,那就跟我去一个地方看看吧,那里应该能满足你的好奇心。第一关虚拟的医疗世界“‘…  相似文献   

15.
1.728. 首先数一下符合要求且以4或6为千位数字的数.这时千位数字有2种选法,则个位数字有4种选法(从。,2,4,6,8中),对百位数字有8种选法,对十位数字有7种选法.所以共有2x4x8x7~448个这样的整数. 同理,若千位数字为5,有lx5x8x7二280个偶数符合要求. 所以,共有448+280一728个. 2.580. 以候选人出发点为原点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正实轴x指向东,正y轴指向北,第40天晚上候选人在点 留盆岁- ...(二,y)一(1,,3)或(二,y)~(3,31). 第一种情形 (a,b,c,d)~(a,a+1。a+93,a+94),a“1,2,一,405. 第二种情形 (a,b,c,d)=(‘,o十3,。+31,a十34),a~l,2,一,465. 这…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4、8的整数运算规律1.任意非零实数x(x≠0,不含无限数),只要其倒数第二位数为奇数(1、3、5、7、9),末位数为2或6,则x能被4整除;只要其倒数第二位数为偶数(2、4、6、8)或0,末位数为0或4或8。则x真能被4整除.论证如下:设有正整数(?)数字排列,其中(?)能被4整除,那么,c可取1-9中的任意数字,(?)能被4整除.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说说唱唱,埋下伏笔请学生从老师唱的歌、说的话中收集数学信息。师(唱):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师:季老师今年32岁,季老师爸爸今年的年龄是我的2倍。学生收集信息,教师板书:中国有56个民族,季老师32岁,爸爸64岁。片段二:个性化记忆,魅力无穷师:你认为哪几句口诀最好记?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大家分享。生:我觉得“一八得8”最好记。生:我觉得“二八16”最好记,就是8+8=16。生:我觉得“五八40”最好记,40是一个整十数。生:我是把“三八24”和“四六24”一起记的。生:我是这样记“三八24…  相似文献   

18.
新年寄语     
嗨!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数学小灵通》(1~3年级版),我是个天生就喜欢数学的孩子,2004年的元月在《数学小灵通》编辑部出生。我还有一个兄长,他叫《数学小灵通》(4~6年  相似文献   

19.
刘霞 《山东教育》2003,(28):48-48
一、复习铺垫1.出示:3 22 76-39-4师:计算2 7时怎样想?(2个一加7个一是9个一,也就是9)9-4又是怎样想的?师:观察这一组题有什么特点?(都是一位数加减一位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2.口答:30里面有几个十?7个十是多少?二、故事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有一天,兔哥哥和兔弟弟进行了一次拔萝卜比赛。比赛结束了,兔哥哥高兴地说:“我拔了30个萝卜!”兔弟弟说:“我只拔了20个萝卜。”兔妈妈看了看笑着说:“哥哥拔萝卜拔得多,可弟弟也别灰心,下一次你一定会拔的更多的。”师:同学们,你听完故事后,能…  相似文献   

20.
笔者现对《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5期刊登的寇文慧老师的《乘法验算有“高招”》一文,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补充说明。该文所述“第一个因数各位上的数字相加”的结果,其实就是数学里所说的“弃九数”。所谓弃九数,就是一个自然数除以9的余数“。弃九数”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法算出:第一,是将一个数除以9得到;第二,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后除以9得到,如果各位数字的和比较大,还可以将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后除以9得到;第三,是将各位数字相加得到一个和,如果这个和是一个多位数(超过两位),则将所得的和的各位数字继续相加,直到相加的和是一个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