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媒体发行数据核查认证机构。但在我国,报刊、图书、音像等出版物的发行量大多依靠出版单位自报。今年4月,经新闻出版总署和民政部批准、登记,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正式成立,成为国家指定的对出版物发行数据进行核查、认证和信息发布机构。一直缺位的出版物发行量核查认证体系在我国启动。  相似文献   

2.
郑晓迪 《编辑之友》2018,(1):108-112
新闻的前提是真实,为保证新闻的客观性,有必要对新闻进行事实核查.新闻事实核查是指运用多种方式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在西方新闻史上已经存在近百年的历史.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旧的事实核查手段辨别虚假新闻的难度增大,新闻事实核查的检测和鉴别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介绍西方新闻事实核查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对我国当前网络欺骗性新闻的辨别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网络新闻中存在的新闻失真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全球事实核查运动已逐步走向制度化,目前,国际事实核查网络(IFCN)建立了事实核查的实践共同体,制订了事实核查工作方式的规范标准,同时形成了超越国家边界的跨国组织网络和价值认同。本文从报道样式和职业实践两个维度构建核查对象、推理方式、职业行为特征、跨国行为特征的四个比较方面,对12个事实核查典型案例的工作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出专业政治核查、公共信息核查、社会管理核查、战略宣传核查等四种工作模式。本文提出,在事实核查的全球新闻创新过程中,经由多元主体协商暂时性地形成了制度化结构,即“全球新闻创新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视角表达了事实核查工作方式多元化发展的规范性愿景。  相似文献   

4.
王育花 《编辑学报》2012,(Z1):22-24
从编辑的角度介绍了中、英文参考文献的核查方法。在要求作者保证参考文献准确性和审稿专家适当评价参考文献引用情况的前提下,期刊编辑必须把好最后一道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逐一核查疑似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5.
林嘉琳  师文 《青年记者》2023,(23):19-22
Chat GPT的出现启动了人工智能从分析式AI向生成式AI转变的进程,全面冲击了传统新闻事实核查模式。本文基于对智能传播领域的观察,从主体、技术、认知结构三个角度,探讨了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对主流媒体开展事实核查的主体冲击,以及主流媒体应用AIGC进行事实核查的技术壁垒和工具局限,提出构建智能化的新型把关体系、组建专业化的事实核查队伍、完善规范化的行业自治制度,以期实现算法向善,促进事实核查和新闻传播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事实核查是全球新闻业用以应对数字化浪潮冲击所尝试的新闻创新项目之一。有别于欧美国家通常由专业新闻机构或人员从事事实核查,由平台发起、用户参与的信息纠偏成为我国本土的一种核查创新。本研究通过一项三因素混合设计在线实验(N=508),检验了不同媒体来源和行动主体组合作用于真假新闻核查时,对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新闻真实性判断和转发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触事实核查能够显著降低人们对假新闻误以为真的判断,同时提升他们对真新闻的准确度感知。其中,新闻机构和专业人员完成的“识真”式事实核查具有尤为显著的正面效果;相反,两者在“辨伪”式事实核查中未显示出有别于辟谣平台和网络用户的影响效果。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事实核查创新实践的可持续性,以及如何将其纳入我国当下的虚假信息治理等问题做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吴冬 《新闻爱好者》2010,(1):128-128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在网络上建立新闻网站.特别是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类报道.借由网络这个新闻报道的全新而高效的媒介.传播财经英语新闻。本文针对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译名不统一问题.分析了当前网络对外经贸英语财经新闻报道中译名统一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译名不统一问题的一些建议:报道者要提高对译名统一的重视态度、加强学习和积累.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实践.时刻核查以保证网络对外财经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忠实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郭宇辉 《东南传播》2023,(12):110-112
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泛滥,网络社会面临着虚假信息的困扰。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主流媒体通过推进事实核查新闻,扮演打击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角色。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新闻,具体包含“编辑事实核查”“新闻真相调查”“事实核查新闻”三类实践模式。网络化社会和网络社交媒体是网络谣言传播的温床,当前主流媒体应对网络谣言逐渐陷于困境,发力阻碍及实效存在不足,建议大力发展事实核查新闻,开发高效的应对机制或平台,构筑事实核查新闻的信任基础,以网民路线为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北京中长期预测模型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阐述了中长期预测模型建立的思想、模型的结构及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并对模型拟合结果进行分析,确保了应用该模型进行预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未来十五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多方案的预测与分析,提出优选方案。研究成果已在计委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采用。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宣称伊拉克拥有并仍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截至去年11月恢复对伊武器核查前,联合国已进行了长达8年的武器核查。期间,伊拉克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曾多次发生武器核查危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一直在利用武器核查问题对伊施压,以此为由对伊进行军事打击。最近,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策略却发生了变化。美国似乎已经不指望通过核查找到对伊动武的证据,甚至认为继续核查已经没有必要。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的对伊策略发生了变化,伊拉克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终于闯过第二关。 在美伊第二阶段的较量中,“主核派”在联合国占了上风。联合国首席武器核查官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第二份对伊武器核查报告中,对伊拉克在核查中的合作给予了肯定,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都呼吁继续进行武器核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应重视参考文献表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丽  张凤莲 《编辑学报》2004,16(6):412-413
针对国内目前期刊论文及论著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一些提高参考文献表编辑质量的具体措施: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参考文献在著录过程中的准确性,避免大的疏漏,将文中的引用与文后的参考文献一一对应地检查,并仔细检查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然后逐条对参考文献进行精加工,认真细致地编辑、校对和核查,并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资源,以尽可能保证每条参考文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刘沫潇 《青年记者》2023,(23):23-25
不同的制度环境、历史阶段和媒介体制等因素均会影响事实核查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在欧美主导的西方语境下,事实核查机构主要通过核查公众人物的言论来监督公共权力;而在中国,事实核查的内容更加广泛,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对疑点信息和争议事件的求证来回应民众关切,化解不安因素,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形象。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深度调查性辟谣栏目“求证”的分析,发现中国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讲求证据”“坚守立场”“注重实效”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报道回眸怀成波一次成功的报道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是今年第一次国际重大和突发新闻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战争触发之际前往巴格达斡旋,为世界所瞩目。在这次战役性报道任务中,新华社发挥了在重大国际事件报道中权威性的优势,有效地影响了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图书发行方式的演变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分析了传统图书发行方式的弊端,并针对这种弊端,提出了在网络时代图书发行方式的设想,以及对未来图书的样式和发行方式展望。文中既对网络时代和未来图书发行方式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又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虞鑫  尹俊雲 《青年记者》2023,(23):13-15+2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和聚合性新闻平台崛起,传统新闻业面临垄断失效问题,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泛滥,事实核查新闻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新闻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历程,指出事实核查新闻面临的困境和悖论,“后真相”语境下,其阻止虚假信息传播的效果受到挑战。通过拆解“前真相”时代的迷思,发现事实核查新闻的困境实际上是社会整合问题。通过对比中外事实核查,着重在中国语境下考察了事实核查作为一种“工具箱”的角色,呼吁事实核查新闻讨论中关注媒介体制、社会阶层等关键因素,以及认识真实的生产与传播受到政治经济力量的支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事实核查算法开展研究,探究曾经的算法表现与所核查信息的模态能否影响人们对事实核查结果的可信度判断。本文采用实验法进行验证(N=225),将算法既往表现(不告知算法失误VS告知算法失误)与内容呈现模态(文本VS视频)作为实验的两组刺激进行探索。实验结果显示,在被告知算法既往的失误后,人们倾向于降低对算法结果的认同程度,但知晓算法失误却不能显著影响人们对算法系统的信任。当事实核查算法存在时,内容呈现模态不能显著影响人们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因而,研究以信任累积与机器启发式作为上述发现的解释进路,阐释人们同新型技术交互时决策采纳与功能弃用的内在原因。本研究捕捉了人们面对算法故障后的行为表现与后续的使用意愿,有助于解蔽算法故障后人们的种种心理。  相似文献   

18.
科学知识网络中的链路预测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科学知识网络中的链路预测”为主要对象,对链路预测的类型、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将知识网络划分为同质网络和异质网络两种类型,从合作网络、引证网络和二分网络三个方面对同质网络的研究进行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异质网络中的链路预测方法。认为: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的趋势;已有研究多是描述各种链路预测指标在不同类型知识网络中的预测效果,未来应当利用链路预测量化和评价演化模型,识别和分析异常链路,以发现知识热点和创新趋势,将知识网络的研究提升到应用层次。图5。表2。参考文献68。  相似文献   

19.
马晓彦 《编辑之友》2017,(10):38-42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让“事实核查新闻”大放异彩.它表明了“事实核查”已由一项传统的新闻行业规范转化为一种新型独立的新闻类型.什么是事实核查新闻?它的出现反映了事实核查在新传播生态下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事实核查在我国新闻业的应用又有何意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潘文静 《青年记者》2023,(23):16-18
本研究采用在线实验方法,设计了2(纠正方式:事实核查vs.简单驳斥)×2(阴谋论心态:高vs.低)×2(话题:疫苗vs.防晒霜)组间设计,通过在线的样本服务,收集了519名参与者组成的样本。结果表明,和简单驳斥相比,事实核查新闻带来了更高的纠正方式质量感知,也带来了更高的社交媒体转发意愿。此外,事实核查新闻带来的效果,不会受到受众既有的阴谋论心态影响,也未体现出人口统计学层面的差异。这一结论总体肯定了事实核查新闻的效果,同时也为事实核查新闻实践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