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首先提出健康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当今,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手段,致使媒介生态格局俨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新媒体逐渐重构传播格局的今天,传统媒体向互联网逐渐迁移,会带来传媒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经济新常态“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研究健康传播对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和重构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信息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组织传播的范围,这就为组织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组织传播学应着重探索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化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的有效健康传播。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互联网社交平台下健康传播的发展机遇,阐述新媒体时代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同时分析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弹幕传播的主体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把握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组织传播实现健康传播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2015年6月24日,《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发布,体现了新媒体发展进入新阶段,信息传播业正在形成新的格局。随着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和推动,我国对外传播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传播战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对外传播的重要性。新媒体传播环境衍生新的传播模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传播新问题,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组织传播出现的负面效果并有效消解,促进有效传播是组织传播学亟需研究的课题。新媒体传播优势放大了媒介信息传播“倍增器”的作用,在引导舆论生成和公益事业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对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行为及舆情导控提出新的要求。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环境传播的特征及环保NGO在融媒时代的发展,阐述新形势下我国对外传播的新策略及“一带一路”战略对外传播效果的优化与提升途径,同时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具有负面影响的群集行为及应对策略,对大数据时代新的舆论引导方式及网络舆情的反转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网络行为及舆情导向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提升组织对外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2010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2010年12月9日-10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加了研讨.围绕"新媒体·新生活·新世界"的主题,除主题演讲外,会议分设"媒介融合与社会发展研究"、"新媒体与政治传播研究"、"移动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与公民社会研究"、"网络新媒体业务实践研究"、"新媒体产业研究"、"微博客传播现状与趋势研究"、"新媒体基础理论"、"新媒体文化研究"9个专场.本次年会的亮点之一是首次使用微博直播"上墙",实现了新媒体研究与新媒体传播的统一,体现出鲜明的新媒体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4.
如今,各种新媒体不断兴起,传媒行业呈快速繁荣发展态势。面对复杂多变的传播新形势,传统媒体的优化转型已迫在眉睫。如何在迅速变换的媒体环境中做到高度适应,这是值得传媒界同仁深思的一个问题。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特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宏教授及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韦路教授撰文,他们分别探讨了传媒未来走向。刘宏教授在《新媒体环境中群体传播的类型和动机》一文中提出,新旧媒体的变革直接影响了  相似文献   

5.
正微传播成为主流传播方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编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日前在北京发布。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全面关注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此次发布的是第五卷。蓝皮书认为,2013年以来,中国新媒体发展进一步呈现移动化、融合化和社会化加速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中国新媒体  相似文献   

6.
王烙 《东南传播》2013,(9):52-5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在对农传播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农传播成了当下热门的话题。近些年手机和网络在中国农村普及率不断增高,应该如何结合二者的优势,让它们在未来的对农传播过程中发挥合力?重新定位对农传播的受众、传播者,建立新型的新媒体对农传播模式,发展以互联网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手机为客户终端的新媒体对农传播体系,未尝不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文化的老年群体媒介诉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使得媒体对老年群体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应对白发浪潮一时成为焦点.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老年观的分析,探求中国文化对老年受众群体的影响,并结合典型古代老年媒介形象,分析处于当代复杂传播环境下中国老年受众的媒介诉求,研究新媒体在服务老年群体中的应用.在历史沿革中,老年人与媒介的关系在不断地变革与发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却不曾减淡,影响着从古至今以老年受众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在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老年群体的媒介诉求,新媒体的介入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机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已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媒体的工作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致使新闻传播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变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朝着新闻传播主体的方向进行转变,进而导致新闻接受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都相应地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数字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已逐渐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媒体的工作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改变,致使新闻传播主体产生了一定的变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中,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朝着新闻传播主体的方向进行转变,进而导致新闻接受主体和新闻传播主体都相应地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学习及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生态和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新媒体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对新一轮传播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无论何时,作为媒体人或传媒学者,必须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导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遵循传播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引导受众。在人人都有公共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追求公共新闻及话语的真实性,坚持党性原则,这是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建构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对正确引导舆论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微博在社会舆论建构和引导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期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德山教授做客“传媒大讲坛”。于教授以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领袖的话语失范为主线,从微博大V群体的形成及扩大原因入手,分析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最后阐明了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规制方法,从而对微博大V这一舆论领袖群体进行及时而深入的研究,为微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在媒介融合渐深、传播渠道联通的语境下,更应重视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创新,《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创新》一文,在分析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探讨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及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德梅 《青年记者》2017,(11):18-2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新闻报道主体.这些儿童新闻经过自由畅通、多元互动、开放快捷、立体海量的各种新媒体报道,促进了全社会对儿童群体的了解与关注,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但与此同时,很多新媒体儿童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伦理失范问题,对一些儿童产生了严重伤害.保护儿童权益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新闻传播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树立规范的核心伦理理念,构建良好的儿童新闻传播机制,保护儿童权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数字技术、传播技术等技术水平的提升,新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促使新闻传播主体出现变迁,而此种变迁的出现对新闻界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介绍新媒体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与信息接受者关系的转变情况,继而探讨了新闻传播主体变迁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在各类传播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文学作品的普及过程中,借助新媒体"两微一端"渠道,通过跨媒体传播增加受众的接触频率、利用群体传播发挥粉丝的人际传播效应、交互式传播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品牌传播打造悬疑文学品牌等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我国社会派悬疑小说的普及程度,也提升了其传播速度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的报道,高举伟大旗帜,坚持正确导向,准确把握基调,统筹国内国际、对内对外、公开内参、传统形式、社办报刊和新媒体传播,首次实现了对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等新媒体的全面覆盖,使十八大盛况及其精神成果和思想理论意义得到全方位、多媒体、立体化的广泛而深远的传播,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正确引导了国内舆论,有效影响了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15.
伴随新媒体技术与智能移动终端的不断创新发展,短视频已逐渐成为大众获得多元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国内相关部门制定公布的“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目标下,健康类型短视频的创作通过新媒体传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众逐渐关注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短视频获得健康类知识已成为常态,故而本文从健康传播视域下银发群体短视频接触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健康类短视频在创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为银发群体提供真实可靠的健康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文明对于中国影响的越来越强大,不但经济层次出现了与互联网的融合、借用、改变,而且在文化领域受众对新的文化需求和信息消费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于传统媒介宣传性较强和较长时间的假新闻、假信息的出现,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用户开始通过自己的方法寻求自己想要的信息。一些适宜网络受众需求的新媒体顺势而生,且对于传播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并深远持久的改变。本文从辩证的维度,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传播到新型传播的改变和转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机制中占据了主体地位,使大众传媒的传播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新媒体都是利用数字化信息系统进行传播的,主要以人际关系和有一定类似属性的群体作为立足点进行传播,本文主要对现今互联网文化、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展开分析,并对目前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规律进行深入探究,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子傲 《今传媒》2016,(6):16-16
主持人语: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发展到今天,正在以其本身的力量改写着当今的舆论生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传播机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其在技术上、形式上、理念上不断地革新,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商业模式。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将促使网络新闻生产和传播更加细化、专业分工更加明确,新型媒介的运用和管理将愈加被重视。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为网络经济和传媒产业搭建了一座互通的桥梁,特别是为传统媒体的运营及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期“新媒体研究”着重研究新媒体传播策略及其技术的应用,探索当今批判理论的新课题--“信息机器”与主体的复杂关系以及对主体的重构,以分析微信的海外推广的成功经验来探讨新媒体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选择,细究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推广以及其在平面媒体发展的应用和存在问题,以期促进新媒体技术在传播行业的应用。诚然,移动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应用是新媒体发展的关键所在。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机制、微信客户端跟用户的互动策略,不仅为新媒体的应用和信息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而且在国际传播方面,促使微信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齐兵 《新闻爱好者》2012,(20):28-29
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数字媒介可以通过整合信息形态的方式重新组合人类的视听感官,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时间和距离在新媒体时代都不再受到任何限制。由于每个受众的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在以媒介信息为载体的人际传播中必然会产生交流障碍,从而导致群体归属感流失。本文以目前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为例,探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和对受众归属感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瑛 《新闻爱好者》2012,(10):28-29
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数字媒介可以通过整合信息形态的方式重新组合人类的视听感官,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时间和距离在新媒体时代都不再受到任何限制。由于每个受众的知识构成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在以媒介信息为载体的人际传播中必然会产生交流障碍,从而导致群体归属感流失。本文以目前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为例,探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和对受众归属感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