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郾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1,AB与CD平行,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注意:(1)平行线是无限延伸的,无论怎样延伸也不相交;(2)今后遇到射线、线段平行时,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2郾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与平行.二者必居其一.3郾平行线公理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注意:(1)此结论的前提条件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若经过已知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就与已知直…  相似文献   

2.
平行线的判定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两个判定定理 .对于这三个判定方法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 .1 在运动的过程中完成对判定公理的认知1.如图 1,用三根硬木条制成“三线八角”活动教具 .把木条a ,c固定不动 ,让木条b绕着A点转动 ,显然∠ 1的大小也在变化 .T :b转到什么位置时 ,有b∥a ?S :b转到图 1所示的虚线位置时 ,有b∥a .图 1       图 22 .如图 2 ,演示过直线AB外一点P画AB的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观察画平行线的过程 .T :在上述演示过程中 ,三角板的一边为什么要紧贴着直尺进行移动 ?S …  相似文献   

3.
一、平行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理解平行线,应注意如下四点:(1)“在同一平面内”是定义的前提条件,以区别于空间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的特征;(3)通常所说的线段、射线平行,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2.平行线的表示方法通常用“∥”表示平行.如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可表示为AB∥CD.3.平行线的画法(1)借助于方格纸画平行线(方格纸上所有的横线互相平行,所有的竖线互相平行);(2)借助于三角尺画平行线.4.平行线…  相似文献   

4.
平行四边形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种平面图形,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画法,同学们总觉得不太好画,今天林老师就来告诉同学们平行四边形的几种画法。你们手上有三角板(或者是能画平行线的工具都行)吗?现在就跟着老师做:画法一:(1)画两条平行线(图1)。(2)画一条直线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于A、B两点(图2)。  相似文献   

5.
第一,进行几何语言的解义和表达的训练学生对于“每”、“某”、“任意”、“分别”等词义不能确切掌握,例如课本上的练习题“作直线AB,在AB上取一点C,在AB外取一点D,用三角板分别过C和过D点作AB的垂线”,画成右图的学生约占20~30%.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搞清词义,对课本上较为复杂的句子要作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小学数学第八册中已经学过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初二平几“2.5平行公理”中继续学习平行线的画法时,就不能再停留在小学阶段“依葫芦  相似文献   

7.
1.“探索”式的练习在新知识引入时.部有一个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也就是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如果让学生参与这种探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平行线的性质”教学中,引入公理(平行线的性质1)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1)过直线CD外一点A,作AB(?)CD:(2)在上述图形中作直线EF,使EF与AB、CD都相交;  相似文献   

8.
在认识了平行线和借助已有物体画平行线之后,老师教学生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先边讲边示范了一遍,为了让他们能记住操作步骤,又举例(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介绍为什么要如此操作:先把三角尺的直角边对准已知直线,再把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条边紧贴在一起,把三角尺沿直尺边平移,然后画出平行线。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很认真、很谨慎地  相似文献   

9.
六年制数学第八册教学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时,书中的插图如图1:我认为把这个插图稍作修改,如图2,这样更好。理由是: (1)这样画出的平行线,上下"正对",减少了原来画出的平行线"斜列"带来的许多不便.如这一单元的复习第8题,把直尺和三角板如图2摆放.画长方形,既快又好. (2)这样画也可以画出"斜列"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0.
一、课标要求: 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1.
一、课标要求: 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2.
“平行线认识”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认识平行线,初步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学会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平行线。教学过程可按看、试、画、练四个步骤进行。一、观察想象。教师用a、b 两根细木条代表两条直线,如右图放置在黑板上(直线 a 固定,直线 b 旋转),要求学生观察想象:这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无论  相似文献   

13.
经过直线l上一点A,或者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但同学们住实际操作中总爱犯错,究其原因,主要是操作方法不当所造成的.实际上,在小学里同学们就学过借助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垂线,我们把利用三角板画图的过程编成了口诀: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66-67页例2、例3. 教学过程: 一、画垂线 1.复习旧知:说说哪组是互相垂直的?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用三角板量) 2.探究画垂线 出示例2第(1)题.提出问题:怎样画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教学的讲台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课堂成为师生个性发展、思绪飞扬、开发潜能、创造生命价值的广阔天地,使数学课堂成为一幅闪烁智慧之光的画卷,成为一组弥漫理性芬芳的诗歌,成为一首荡涤心灵情愫的歌曲。一、适时"放手",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案例:教学"平行线的画法"师:谁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生1(边说边板演):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  相似文献   

16.
1.(5分)线段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直线端点.2.(每小题4分,共24分)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如不对,说明 理由): (l)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把这个角分成两个角的射线,叫做 这个角的平分线.() (2)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过点A作直线Z的垂线AB,则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 距离.() (5)过直线外的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不止一条.() (6)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6分)平角是度的角,周角是度的角.直角是平角的 ,因此,直角是度的角.4.(6分)锐角是直角的角(填“大于,,、“等…  相似文献   

17.
平行线的概念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必须对平行线概念的学习加以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平行线这一概念呢?本文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能正确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如图1,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称为平行符号.在学习平行的概念时要注意:(1)“同一个平面内”是前提条件,如图2,长方体的棱AB与棱EF所在的直线虽然不相交,但它不属于平面内的两直线平行的范畴,而是同学们在高中数学中将要学习…  相似文献   

18.
︸C魂一、判断下列作圈语句是否正确1.延长射线OA2.作线段AB,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的3倍.3.过点C作线段AB的中垂线.4.过线段AB上一点M,作线段AB的中垂线.5.过直线l外一点A,作直线l的平行线.6.作△ABC的高AD,过D作月B的平行线,与AC或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7.过△ABC的边刀C的中点M作艺A的平分线.二、续空.卜在几何里,把限定用_和_来画图,称为尺规作图.2.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学过的五种基本作图是(l)(2)(3)(4)(5)3.看图填空(1)如图1,作线段AB=_(2)如图2,作之BAC一 )争加A£二esesjeseses一-一一一---、七…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列出共9条基本事实,其中把"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作为基本事实.教材编写时不需要去证明,在证明其他命题时可以直接作为结论使用.笔者认为课标中"基本事实"规定不宜过多,本条"基本事实"可以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1教材的处理方法课标教材一般通过栏目"做一做"的形式,借助于三角板和量角器,通过实验,画一画的方式,得出  相似文献   

20.
初学平几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时常发生如下的一些错误:1、将一般图形画成特殊图形。如把一个三角形画成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2、将图形的位置稍稍变动后,就易于造成错觉。如将等腰三角形由(1)的位置放成(2)的位置,初学者就往往分不清腰和底、顶角和底角了。又如过直线AB外的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在左图的情况下,就往往作不出来。3、在论证过程中,往往条件尚未具备。就急于作出结论。如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