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寓言”往往是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它通过精炼的语言锻造成一个富含人生哲理与教训的故事,让读者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寓言不同于散文、诗歌,它是作为一种特殊题材而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故事的作用在于,它不仅仅让学生从中学习了知识,而且还提升了思维判断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良好的道德情操。既然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那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搞好寓言故事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寓言以其趣味性、故事性特征,在激发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思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师如果过于关注寓言的思想与哲理,反而会让寓言教学变得枯燥。为此,教师应注重挖掘寓言的人文价值,从寓言故事中解读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听故事、讲故事、演绎故事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寓言内涵,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寓言,顾名思义,即有所寄托的故事。据此,寓言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故事和所蕴涵的道理。寓言的这个特征决定了寓言有着其他文本体裁无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寓言教学就是要行走在故事简约而韵理深刻的语文教学"风景线"上。一、通过鉴赏与积累,触摸语言,品悟寓言的语言特质寓言大多故事简短,语言简洁,这就注定了寓言不可能如小说一样,有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形象丰满的人物个性及点缀铺陈的环境描写,寓言结构紧凑,人物关系相对集中而简单。它的优势在于以简驭多,以精取胜。与寓言故事的精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寓言故事意蕴的丰厚。正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类课文。对寓言类课文的教学,要基于文本表达、文体特征、寓言寓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寓言的故事、寓意,体会寓言的语言表达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常规教学寓言的方法就是把寓言读明白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在教学中一反常规,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讲故事,经教师巧妙点拨后学生轻轻松松领悟寓意。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来讲文中的故事,体会角色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寓言是一种借助简单的故事揭示深刻哲理的文体,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苏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对寓言教学,应该紧扣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从学生心理和认知需要出发,历经三重境界:浸润幻真交融的寓言世界、感知语言裹挟的鲜明主旨、探寻寓言故事的真相,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读寓言故事能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寓言教学价值的挖掘,依托教材文本,引领学生感悟寓言的语言特色,并能把寓言故事讲得生动具体,理解寓言所包含的深刻道理。这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让学生受到教育,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8.
唐红星 《成才之路》2011,(18):37-37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优秀的寓言故事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感悟。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春亚 《考试周刊》2013,(58):34-34
<正>大人小孩都爱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表达观点、达到劝解的目的是一种独具智慧的行为。寓言故事正是这样一种喻哲理于叙事、喻庄重于诙谐、喻沉思于欢笑之中的微型小故事。中国古代的庄子、西方的伊索都是因为善于用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表达观点而被尊为思想大师。把寓言这个古老而闪耀真理光辉的文体介绍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品味它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寓言这一文体的特征,寓言教学一般分为这样几个板块:熟悉故事情节、领悟主要寓意、多角度阐述寓意、联系生  相似文献   

10.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文学体裁,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形式。本文从寓言故事的特征入手,对寓言的教育意义及其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寓言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寓言故事为体裁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推理,去想象,去感悟言外之意。寓言教学还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情操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因此,重视小学生寓言教学,更好地发挥寓言教学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寓言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文体,常常借助短小而精悍的故事阐述深刻的哲理,在小学第二学段的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鉴于寓言文本的特点,阅读教学的中心就在于寓言形象的感知与内在哲理的感悟。而对于以直观形象性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寓言形象的感知最为根本,是引领学生迈向深刻内涵、体悟内在哲理的通道。提出要借助角色扮演,促进寓言故事的主动阅读;着力情节推动,延续寓言故事的发展轨迹;唤醒想象意识,丰富寓言故事的内心视象,从而构建师生活动的语境磁场。  相似文献   

13.
寓言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以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向学生讲述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在学习寓言时,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还能够学习到做人的道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师在寓言的教学设计中,要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对寓言故事进行理解与思考,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寓言主要是以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常带有讽刺或者劝诫的作用。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并乐于与他人交流。”那么,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怎样才能凸显出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呢?  相似文献   

15.
小学三年级下册,寓言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版块。目前教学中,寓言故事的教学存在着授课方式僵化、寓意阐释单一、教学时脱离语用训练等问题。本文将基于此,通过对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寓言故事梳理、总结,寻求三年级下册寓言教学单元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在朗读中品味寓言故事的“言”,在对比中感受寓言故事中的形象,充分利用补白、课后题、前测等方式读懂寓言、感悟寓意。  相似文献   

16.
吴鸽 《师道》2014,(9):32-33
这一次教学《伊索寓言》,初读文本,没多大感觉。 伊索,"寓言之祖",一个奴隶,却知识渊博,聪颖过人,重获自由后,开始环游世界,为人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于是留下了《伊索寓言》——这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显然,这个人,和这部作品都是经典。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占有着不可忽略的篇幅,寓言教学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寓言故事,是在让学生体会寓言文章中文字的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感悟和体会,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重视小学语文中对寓言故事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的《发动机和螺丝钉》是篇寓言故事,寓言作家拉·封丹曾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感受寓言形象;第二步,使学生理解寓言含义。下面说说自己的教法。  相似文献   

19.
寓言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揠苗助长》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寓言。在组织教学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和"消化"寓言内涵。  相似文献   

20.
寓言故事短小精悍,阐明道理是寓言的目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都为道理而存在。故在教学时要删繁就简,重点聚焦感悟人物形象,通过品读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进入人物内心,了解人物言行与故事结局的关系,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