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普通住宅房价与地价关系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会广  刘忠原 《资源科学》2011,33(5):856-862
准确把握房价与地价关系是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基础。本文在归纳概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房价与地价的市场属性、预期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土地市场与住房市场的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假说,构建了一个解释房价与地价关系的机理模型,即开发商根据住房销售市场状况及未来的房地产开发价值的预期,调整其在土地出让市场上的竞价行为;当期土地市场上的变化又会引起该地块开发后房地产价格及该地块所在区域内房价的变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全国和部分城市2002年-2009年普通住宅销售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房价与地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全国层面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与地价有双向影响,房价对地价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内,房价是地价的Granger因,而不是相反。总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地价作为房价成本构成之一,是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而以土地为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决定着地价受预期房价的影响更大。这一研究结论得到部分大中城市数据检验结果的支持,这说明本文所揭示的房价与地价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李玲  朱道林  胡克林 《资源科学》2011,33(9):1684-1690
研究房价与地价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实地楼盘调查和收集得到了北京市城区2001年-2010年的地价和房价数据,采用统计回归及Granger因果分析法,对房价与楼面地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房价的增长拉动了地价的增长,地价又对房价产生推动作用。由于开发周期的影响,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与从取得土地到售房经历的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研究地价与房价比例关系应以土地购买价格与销售房价来计算比较科学,地价占房价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地价在房价中所占的比例偏低,说明房价存在某种程度的"虚高"。开发商的高利润率、需求大于供给以及住房市场供给结构的不均衡均是房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从城市土地供应制度与地价关系、地价与房价关系、土地供应对房价影响的“政府主导”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研究土地供应制度与房价、地价间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揭示微观影响因素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作用关系,是提高城市地价和房价预测水平,有效进行土地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础工作。本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定量测度与分析特殊自然地物湖、江、山体对城市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尝试根据影响因素作用的差异解释住宅地价和房价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部分原因。结果表明:(1)住宅地价和房价与各自然地物之间呈现空间非平稳的影响作用关系;(2)湖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平均边际价值分别为0.11元/m2、0.52元/m2,江均为0.15元/m2;在区域分布上,住宅地价和房价高值区受湖和江的影响更显著,面积较大的湖泊(如东湖)因受周边商服繁华程度、供给能力等因素影响对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作用存在各向异性;城市的山体或因坡度小、分布零散及周边特殊用地结构如黄鹤楼等保护性建筑限制了区域土地的商业开发,使其对住宅地价和房价影响作用不显著;(3)住宅地价与房价受湖影响的作用变化趋势并未呈现空间一致性,而是切合了区域住宅地价和房价的价格走势,且变化幅度与价格高低呈正相关;住宅地价和房价受江影响的边际作用力大小差别不大,空间上表现为梯度和圈层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房产税、地价与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对住房和商业房屋构建一个购房者、开发商和政府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说明了房产税、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理论模型显示,提高房产税将降低房价,提高上期地价和房屋建造成本将提高房价。本文对中国33个大中城市1996-2008年的商业房产税数据检验发现,房产税和地价的回归系数较小。因此,不应对中国即将开征的住房房产税以及地价的作用进行过高估计。其次,东部城市房价主要由需求拉动,中心部城市房价主要由成本推动。因此,降低房价应因地制宜,不宜搞一刀切。最后,房产税与土地出让金不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土地的供求原理,探讨了土地储备对我国城市土地供求与地价的影响.指出城市土地储备使土地供给失控现象得到抑制,土地储备初期土地市场供给量减少,市场需求将呈上升趋势,土地储备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地价上涨.从长期来看,土地储备垄断土地供应对地价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为缓解土地储备初期地价上升对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储备机构应适当增加储备土地的供给量,以降低地价上涨的幅度.  相似文献   

7.
陈会广  刘忠原  张耀宇 《资源科学》2012,34(10):1871-1880
2010年以来,在国家严厉的、密集的调控政策下,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绩效表现出差异性,但也显示地方反弹的压力。因而,如何做到调控精准化、差别化和决策科学化需要房地产重点监控区域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本文以房价与地价波动及其关系的表现形式为依据,提出工作假说——房价地价关系与全国基本一致的城市,其房价波动偏离全国房价波动均值的程度也较小,以此作为划分重点监控区域的标准或方法。然后利用全国及35个大中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与土地交易价格指数,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短期内双向互动影响一致的城市有26个;运用均值、方差与离散系数等描述性统计得出,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的城市,2010年以来其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离散系数普遍小于均值,而海口、杭州、深圳等城市应成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监控的重点;单个样本t检验表明,新建住宅市场与二手房市场的差异较大,而后者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的城市较少,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重点关注二手房市场。总体而言,把握各城市与全国层面房价地价关系的短期效应一致性以及差异性,是房地产分区域、分市场、分类差别化与精准化调控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也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明确要求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即市场化配置。但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为招商竞争等原因而实行低地价政策,将地价定位于工业用地最低保护价,"多地一价"现象普遍,致使工业用地市场流于"有形",势必影响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结合市场机制进行工业用地市场化分级,以土地市场交易平均地价为自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地价影响因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构建地价模型,通过测算地价、交易均价、最低保护价的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果:①三类地价总体格局相当,由南至北呈"高-低-高"的格局,形成以环太湖为主高点、邳州市等为次高点和宿迁为谷地的区域分布格局;②工业用地市场受最低保护价政策影响较大,偏离土地利用实际情况;③1级、2级、3级市场交易均价分别为测算地价的107%、108%、85%,说明在非有效市场环境下地价平均偏低了15%;④1级、2级、3级市场最低保护价分别为测算地价的97%、95%、85%,表明如与2级县市相当,3级市场最低保护价至少可以提高约10%。  相似文献   

9.
区域城镇土地比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六合、江浦县为例,运用地价评估的相关理论,在区域城镇土地分等估价的基础上,建立了基准地价体系,并由此推导出区域城镇土地比价体系,对深化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理的土地市场,完善地价体系,实现土地资源资产化等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市场价值处于不断上升发展趋势,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房价上涨现象更为明显。虽然国家进行调控,且有成效,但是市场上房价仍在上涨。而出现在日本发展历程中的泡沫经济——"土地神话"与其相近。因此将日本泡沫经济中土地税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分析我国土地税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地价空间结构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地价是一个具有时空性质的多维概念,随着土地市场的日渐发育,地价成为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信息和价值判断标准,而城市基准地价的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动态分布规律。与此同时,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点的地价信息能够分年度及时、准确的更新。因此,利用地价动态监测样点的地价信息,快速、及时的分析地价的空间结构特征、时空演变趋势成为当今土地管理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以住宅地价为研究对象,依托南京市地价动态监测和土地市场交易数据,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统计学方法的支持下,建立了2001年-2004年南京市主城区住宅用地数字地价模型,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整个区域的住宅地价空间演化趋势,从中观层面上,选取典型地价剖面研究了住宅地价的时间演化趋势,以期及时、准确的掌握城市的地价水平和地价动态分布规律,为政府调节土地市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房地产价格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大幅下降。“房价、地价谁决定谁的问题”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就房价与地价的关系,采用中国1999-2008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HSPI)和土地交易价格指数(LTPI),运用现代计量研究方法进行定量描述。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与地价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房价与地价的长短期关系是不一致的。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房价和地价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长期内房价和地价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探索和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体系,对促进旅游风景区土地市场的培育与规范,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体制创新等具有积极意义.旅游风景区的土地利用、地价形成机制和地价影响因素等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征,我国现行的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方法体系难以直接套用于旅游风景区的基准地价评估.文章根据旅游风景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影响旅游风景区土地收益的主要因素及收益形成机制的特殊性等,结合地价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提出并论证了以旅游风景区开发项目为对象,以景区或景点为均质地域,以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土地收益或市场地价资料为依据,按风景游览设施建设用地、旅游商业服务设施用地、旅游接待设施用地、住宅用地和停车场用地5类用地类型建立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的评估方法体系,并在杭州市、天台县等旅游风景区基准地价评估中得到实证检验,研究的成果已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领域中房价与地价的空间分布格局应该具有一定的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在地理信息支持下对房价与地价进行研究将更加直观和准确。从区位角度来分析区位价值及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得出房价变化的趋势预测,为政府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把握湖南省土地市场发育状况,本文紧扣土地市场发育的内涵,从土地市场交易情况、土地市场供求均衡度、土地市场地价敏感度、土地市场竞争度、土地市场政府干预度5个方面入手,构建起包含11个单项指标的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运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定量评价2012年湖南省土地市场成熟度。结果表明:1总体上看,湖南省土地市场成熟度处于"过渡期",并有向"成熟期"转变的趋势;2就单个评价指标而言,土地闲置率、土地价格供给弹性、土地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协议地价与出让地价差额率等4个指标处于"成熟期",土地转让率、土地供给率、土地价格需求弹性、地价弹性系数、土地投资来源多样化率等5个指标处于"过渡期",土地出让金溢出率、土地有偿出让率2个指标分别处于"发展期"和"发育期";3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在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方面实用可行,评价结果符合湖南省土地市场发育的实际,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城镇土地分类定级方法的利弊,认为:分区土地定级的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土地市场比较发育、土地交易资料完备、城市功能分区明确、规划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可以避免现行的土地定级方法存在的问题,直接以地价相近、用途相近及规划控制条件相近作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控制区域,这样评估的土地等级与土地的最佳用途一致,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土地市场的地价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榆树市基准地价测算为例,详细阐述了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对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影响.提出在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中,引入土地的立体空间区位因素修正可以有效防止测算的基准地价违背地价形成规律,使评估的地价更符合客观实际,以利于政府招商引资,协调土地市场的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价上涨的形成原因及意义、房价与地价关系、平抑房价的手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土地价值的评估方式有很多种,国际上通用的基本方法有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成本逼近法等,在我国还有剩余法和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而农业土地市场在国内属于新兴市场,农业土地的流通还处在初级阶段,对于农业土地的特点采用成本逼近法较为适合,本文专门针对成本逼近法在农地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术魁  张红霞 《资源科学》2011,33(3):549-555
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武汉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进行实证分析,以"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为外生潜变量,"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为内生潜变量,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观测变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供给控制与需求引导之间的相互影响显著,需求引导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次之,供给控制与价格调节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对较弱;三者对城市土地市场调控作出不同解释,其中供给控制的解释力最强。进而得出结论:2000年-2008年,武汉市通过对城市土地市场的供给控制、需求引导和价格调节,使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结构趋于合理、地价和房价稳步上升,保证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良好运行,其中供给控制的刚性效果明显,需求引导、价格调节亦凸显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土地市场调控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