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我国新闻界同行在新闻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接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政访会议上领导人的八次记者招待会的电视直播、“对话报道”的尝试,以及一些批评性报道的突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探讨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问题,本刊编辑部最近邀请新华社部分同志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参加者对新闻改革都有一种迫切感。大家认为,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舆论的激烈竞争,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闻报道如不进行深入改革,就难以和新形势相适应,就难以很好地担当起党和人民喉舌的重任。会上发言涉及新闻时效、新闻如何成为同国内外人民群众对话的重要渠道、如何运用批评武器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新闻的社会效果、新闻报道要内外并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新闻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将这些发言摘要发表,旨在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以推动新闻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要求新闻单位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之后,各新闻单位立即行动,很快落实。对地方党报来说,如何适应这一变革,并以此为契机增强党报的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党报面临的重要课题。党报的新闻报道要实现“三贴近”,首先必须从要闻版入手,加大改革力度,进而带动整张报纸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党的大政策。要宣传好改革,党报的新闻报道也必须进行改革。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经济报道居于中心的地位。改革新闻报道,最关紧要的是改革经济报道。就一张综合性的报纸来说,经济报道改革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张报纸的质量、风格和面貌。经济报道怎样改革?根据我们党的新闻工作在实践中形成、奠定的办报路线和传统,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新闻工作的新创造、新发展,以及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我认为,增强服务性是改革经济报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林清波 《视听纵横》2003,24(6):103-104
改进会议报道,提高会议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是当前新闻改革的一大热点和难点。中央对改进会议报道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工作。就新闻单位的进一步改进会议报道,中央政治局开会研究,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上,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新闻改革,对目前我国新闻工作现状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现根据各报的报道,摘登其中有关舆论监督、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发言,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报的报道中,会议新闻是企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企业报办报观念的更新和新闻报道改革的深入,企业报的会议报道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企业报在会议报道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记者不愿写、编辑不愿发、受众不愿看,会议新闻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会议报道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不尽如人意。如何改进企业报会议报道,找到会议报道新角度,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报的吸引力,把新闻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改革会议报道并非不搞会议报道。由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所…  相似文献   

11.
在十三大以后的新形势下,新闻期刊应当放在什么新的起点上?如何及时反映新闻改革的新情况、新经验、新理论,并做好刊物自身的改革?如何针对自己刊物的不同读者对象,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把刊物办出新意、办出自己的特色?九月下旬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新闻专业期刊经验交流会议,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交流了经验,探讨了面临的新课题。十三大以后,我国将进行全面改革,加快改革,深化改革。新闻报道要充分地全面地深刻地反映改革的新形势,就必须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作为反映新闻实践、指导新闻实践的新闻期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纪事     
本刊讯记者丰汉湘报道: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次学术年会,3月5日至10日在广州市举行,来自全国51个新闻学会(研究会)的180多名代表出席,其中不少是知名的学者、专家、老新闻工作者,大家聚会羊城,倾心论学,共商我国新闻学术研究大计。会议第一阶段是学术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46篇,并有31人在会上作了扼要发言。论文和发言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闻学、新闻改革(体制改革、言论开放、舆论监督、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13.
3月20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邀请首都部分新闻单位主管经济报道的负责人座谈,交流经济报道的经验。这次会议旨在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进经济新闻报道。与会同志对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宣传党的经济政策以及为各个不同层次的读者服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下面刊登的两篇文章都是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本刊略有删节。欢迎新闻界同行们继续撰文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通过两种报道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每种报道都存在报道的正面效果与负面效果。新闻媒体通过负面报道进行舆论监督,以促使社会做出一定的改革,同时这些报道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维护稳定,正面效应巨大。当前我国负面报道因为各种原因,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负面报道如何扩大正面效果、缩小负面效果,既是新闻观念的问题,也是新闻报道的技术与艺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太多”、“会议报道没写头、没看头”,这是新闻界同行和广大读者(听众、观众)对当前某些会议报道质量不高的评价。 如何改进会议报道,提高宣传效果呢?这几年不少新闻单位的记者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写出了不少会议报道的成功之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本刊以前也曾介绍过一些记者的成功经验,这期再推出三篇,仅供大家借鉴。 解决会议报道的诸多问题,由于各种原因,新闻单位还一时难以办到。但是,把会议报道写活,增强指导性、可读性,就看记者的真本事了。愿同行们施展才华,运用妙笔,把精采的会议报道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本刊也欢迎同行们对改进会议报道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6.
当前部分新闻传媒出现这样一种反差———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而有关国企改革的新闻报道却难以进入攻坚状态。这与新闻报道的历史使命与价值取向不相称。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尽快走出这种状态,理清国企改革报道的思路,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奉献热忱和才智。(一)大家知道...  相似文献   

17.
11月17日下午,本刊编委会邀集新疆新闻界部分人士座谈新闻改革问题。会上发言和插话的共有13人,另有7人递交了书面发言。发言内容摘编如下。十三大指明了新闻改革方向王思华(座谈会主持人)近年来新闻改革取得了很大战绩。此如说,政冶透明度大了,人大会议、十三大的记者招待会的报道都说明了这一点。新闻传播媒介更接近群众,抓了住房、物价、婚姻家庭等问题,新闻发挥了社会渠道的作用。再是批评性报道增多了,对话式新闻、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都出现了,还重视了新闻时效等等。尽管如此,对照十三大要求,还是不够。赵紫阳同志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指出新闻是一条渠道;  相似文献   

18.
1988年,在中国,这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一年。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上日(?),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要完善、发展……各个领域,旧的与新的,自身的与外来的,僵化的与变革的,该(?)弃的与该萌发的,正在撞击、在磨擦、在变化、在更新。改革的时代充满震荡。新闻工作者报道震荡也经历震荡。经济改革震荡着上层建筑,震荡着上层建筑中的新闻领域。这是事物的辩证法。这几年来,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为新闻改革鼓与呼。新、短、快、活,公开、求实,可读、可信、可亲,增加信息量,为新闻媒介注入了生机。但是,新闻界自身的改革,远不如它报道的经济改革那么动人心魄,那么卓有成效。我们的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仍然充斥着一般会议消息、业务性报道、经验性新闻、“说教”“灌输”式的言论。传统的思维方式,陈旧的模式框架,还在禁锢着我们的头脑,束缚着我们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如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已经作了明确要求。概括地讲,就是要“从工作需要出发,注重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这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支持新闻媒体改进报道工作;另一方面要求新闻媒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新闻规律,按新闻规律办事,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勇于创新,努力做到“三贴近”,提高新闻工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会议新闻如何创新,是记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增强报纸可读性的一个“重大技改项目”。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和创新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如何创新,二是会议新闻的报道内容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