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厚岚 《山东教育》2002,(7):35-35,37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有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描写的是春、夏季节宜人的自然风光,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儿童情趣,且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内涵丰富。教学时应顺应低年级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好奇善思的特点,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自读自悟,了解诗文内容,熟练地诵读诗文,并展开联想和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及欣赏古诗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为此,本组教材建议采用以下的教学环节。一、熟读,初步感知1.借助注音,读通诗句这四首古诗全文注音,学生可借助拼音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如第一…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诵读当头.读要得法.读要有趣,学生才能醉心投入,持之以恒,乐此不疲;解读文本,深入浅出,让诗文画意如秋之景象,水落石出,诗情摇曳,画意铺展,八我心间。以读为基,以悟助读,读悟结合,情感共鸣,让经典诗文佳句出于口.入乎心.显于行。  相似文献   

3.
王宏霞 《教师》2013,(4):69-6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自读发现”的教学模式,此模式分“自凑一交流一探讨一创新”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以发现为基点。1.自读自读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4.
课内自读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实现学习的正迁移。很多教师在处理课内自读课时常出现两种错误倾向,导致课内自读课学习效率低下。实现课内自读课的设计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要回归自读的定位.充分发挥教师“导航”者的作用,选择符合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需要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学情分析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古诗经验的学生,不但关注诗文外在语言所传达的意思,更关注诗文内在魅力对他们的吸引。要着力引导学生吟诵欣赏诗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深刻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要以背诵和品味字句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文内容,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有感情诵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践“读——悟——赏”的创新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秋  相似文献   

7.
毛咏梅《石壕吏》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把解读权交给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可分为学生自学解读、合作探究共同解读、教师启发学生解读三种情况。其目的就在于扎实地提高学生自读文言诗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已经有了一定学习古诗经验的学生,不但关注诗文外在语言所传达的意思,更关注诗文内在魅力对他们的吸引。要着力引导学生吟诵欣赏诗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深刻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熏陶;要以背诵和品味字句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文内容,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学习中,自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好语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学生以及教师都必须加以重视。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自读能力,教师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构建合理的自读课文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自读能力,更好地学习语文。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结合当下初中语文教学情况,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的内容,其次介绍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现状,强调兴趣致学,强化师生交流,发扬阅读特色,最后对于如何构建合理的自读课文教学模式提出可行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诵读1.读出韵味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实践证明,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古诗文的韵味。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可以采用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有感情诵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践"读--悟--赏"的创新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秋天,描绘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相似文献   

12.
自读会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它以“自读会读”作为教学核心思想 ,变传统的单一课堂类型为多种课堂类型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程序自己动手、动口、动脑 ,独立自主地阅读、钻研、获取。自读会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有三个 :首先是语文工具论 ,自读会读强调的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及身心发展的规律 ,彻底更新教与学的观点 ,让学生真正成为掌握这门工具的主人 ;其次是主体发展论 ,通过在课堂中的自读会读 ,学生能正确地把握学习的方法、技能 ,主动地去钻研 ,自主地去训练 ,人…  相似文献   

13.
探索课堂“引导—自研—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实践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取得经验教学模式的一个探索,本文拟就这一教学模式作一概括和分析,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一、“读—思—议—导—练”教学基本模式框架 这种教学模式的框架可以简单描述为:读,指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是让学生自读,也可以是听读,问题一般由教师设计,根据课文和教学进程确定设问的目的性、指向性以及程度。思,指阅读课文过程中以及读后的思维活动,包括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方法和比较、判断、分析、综合、推理,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等逻辑思维方法。概而言之,即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和认识。议,指交流和讨论所获取的理解、体会  相似文献   

15.
李幸 《学周刊C版》2010,(8):186-186
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当今素质教育的浪潮风起云涌.但在很多地方语文学科自读课教学却依旧保持着“一方净土”,这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对此,笔者认为,在语文自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改变传统理念入手.真正做到“弃旧扬新”。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诗文是被普遍传诵的文章,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校成立了"颂歌中华经典,丰厚书香内涵"课题组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课前诵读,揭示课题,简介背景、诗人,过音关,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展读诗文。这八步教学法将指导今后老师的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认识 语言文字训练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例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凭借。“自读感悟——赏读积累——迁移运用”教学模式就是围绕学习语言而展开,努力将课文语言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尝试。 二、操作方法 本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 1.自读感悟。 学生自己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语言,感受文章的情感。这一环节学生需读二至三遍课文。第一遍读后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读  相似文献   

18.
在进行校本教材诵读教学活动时,从"诵""感""背""默"四个字上做了有效的尝试。首先让学生自读,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古诗文。诵是感的基础,感是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9.
自读课是对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激发、培养和发展,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本文旨在对传统意义的自读课进行探析,并对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建议,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在反复朗读中自能领悟文章的意旨。虽然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学习一篇文章都做到“书读百遍”.但朗读仍然不失为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方法。文言诗文的朗读与现代诗文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气、感情,但相比之下,又有一些特殊要求,下面分别谈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