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通过在贵州省天柱县的实地调查确定所要研究的骡鸭品种;对选定的骡鸭品种饲养,测量体重、体尺等方面的生产性能,同时对不同品种骡鸭生产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天柱黑番鸭(♂)×三穗麻鸭(早)产生的后代骡鸭已被外地骡鸭品种严重冲击,目前天柱县大型养鸭场主要养殖外地骡鸭,即:广西洋鸭(♂)X江西水鸭(♀)与广西洋鸭(♂)×广西合浦麻鸭(♀)产生的后代,外地骡鸭为天柱县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种群基因进行测定,以鉴定品种的纯度,采血是必须的手段.采血对蛋鸭是一种应激.为了研究采血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程度,石狮水禽保种中心设计了该实验.实验测定了金定鸭和莆田黑鸭采血前后各10d的产蛋量、蛋重和产蛋率,并用t-检验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采血应激对金定鸭和蒲田黑鸭的产蛋量和产蛋率影响差异显著,采血后产蛋量和产蛋率均下降(P〈0.05);采血应激对莆田黑鸭的蛋重影响差异不显著,采血后蛋重减轻不明显(P〉0.05),而对金定鸭的蛋重影响差异显著,采血后蛋重减轻(P〈0.05).说明采血应激对蛋鸭产蛋性能存在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色素万寿菊子一代(F1)种子是由一种雄性不育系做母本与一种自交系做父本经杂交育成。杂交所用父、母本是根据孟德尔的基因分离重组规律,由进口F1种子经自交、回交、分离、转育、提纯等过程而获得。  相似文献   

4.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如以甲作母本、乙作父本的杂交为正交,而以乙作母本、甲作父本的杂交为反交。  相似文献   

5.
以旱稻为母本,高粱为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获得了稳定的杂交后代.测定开花期杂交后代及亲本旗叶光合性能,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与母本相比,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说明后代中有父本高粱优良基因导入.  相似文献   

6.
以旱稻为母本,高粱为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获得了稳定的杂交后代.测定开花期杂交后代及亲本旗叶光合性能,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与母本相比,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说明后代中有父本高粱优良基因导入.  相似文献   

7.
1正反交的概念 正反交(reciprocod cross)是指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杂交亲本杂交时配置父母本的两种方式。例如,用A、B两种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时,若以A为母本、B为父本为正交,则以B为母本、A为父本称为反交。因此正反交是相对而言的。由于正反交的遗传结果可因遗传方式不同而有差别,因此可用来检验伴性遗传及细胞质遗传等。  相似文献   

8.
题目(湖南省1997年IBO复赛试题第三大题第65题)水稻的种子有糯性和粳性。粳性基因(WX~+)对糯性基因(WX)是显性,现以糯性品种(WXWX)做母本,粳性品种(WX~+WX~+)做父本进行杂交,就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1 三倍体种子培育过程中的疑问 从理论上来说,培育三倍体种子可以有2套方案:一是以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教材中方案);二是以四倍体植株作为父本,二倍体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如果把第一套方案当作正交,那么,第二套方案则称为反交.  相似文献   

10.
(1)“碧蚂一号”:碧蚂一号小麦是西北农学院用蚂蚱麦作母本、碧玉麦作父本杂交育成。杂育种工作开始于1942年,至1948年起在大荔、泾阳、武功,南郑等地作区域试验,并定名为碧蚂一号。1950年开始推广,1953年引入我省试  相似文献   

11.
Ⅰ特优3381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Ⅰ龙特甫A作母本,新恢复系龙恢3381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经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471.8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3%,达到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29d.2006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燕麦育种理想的杂交组合类型,本文观测了皮燕麦品种骏马、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花部特征及开花动态,测定了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并进行了人工授粉实验.结果表明:骏马花期为16 d、加燕2号和青海444花期分别为20 d和17 d;同一天内,同一品种的花粉活力大小与柱头可授性较强时间表现一致,但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骏马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于下午17∶30左右最强,加燕2号于早上8∶30左右最强,青海444于中午11∶30左右最强;三个品种杂交指数(OCI)均为2,其繁育系统类型均为兼性自交.综合三种皮燕麦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杂交指数,繁育系统类型及人工授粉坐果情况认为,以加燕2号为母本,骏马为父本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正交和反交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表现型为不同的两种个体甲和乙杂交。如果将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则定为反交。其中,甲是显性性状,乙是隐性性状。在最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涉及正交、反交的遗传学实验题,如2011年江苏卷32题、2011年安徽卷31题、2012年福建卷27题。这些试题在高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紫斑牡丹‘夜光杯’的育性及育种利用价值,分别于2011、2012、2013、2014年用‘夜光杯’作为亲本材料进行广泛杂交工作,测定其花粉活性,并对其自交亲和性和自然结实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夜光杯’自然授粉结实量为7.40粒/朵,属异花授粉植物,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夜光杯’作为父本与中原品种群、西北品种群、日本品种群牡丹杂交均有较高的平均结实量,分别为8.62粒/朵、14.85粒/朵、9.68粒/朵,而与野生黄牡丹、紫牡丹杂交的平均结实量为0.39粒/朵,与欧美品种群牡丹海黄、瑞农杂交不亲和;‘夜光杯’作为母本,其平均杂交结实量为14.38粒/朵,远远高于自然授粉结实量,对提高油用牡丹种子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夜光杯’的育性较强,亲和性高,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挖掘与利用的优良牡丹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春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交育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为母本,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其杂交亲和力很强,每一杂交组合都能成功坐果结籽;杂交种子无菌播种的萌发率明显高于春兰,可达80%以上;杂交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初期都为圆球形,发育成熟时的形态多数株系介于春兰的条状根状茎和大花蕙兰的桑葚型结构之间的中间类型;多数杂种原球茎株系容易分化成苗;杂交苗多数株系的生态习性、株型特征介于春兰和大花蕙兰之间;一个能在试管中开花的杂交株系,其花形既有春兰的特征,也有大花蕙兰的特征,并有春兰的香味.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31题题干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对绿苗为显性,紧穗对松穗为显性,黄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  相似文献   

17.
白肋烟新品种达白2号在国内生产区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白2号是四川省达州烟草科研所利用白肋烟雄性不育系MSVa509作母本,以高产、抗病品系达所26作父本选育而成的白肋烟雄性不育F1代杂交种,在原产地(达州)表现良好,优于对照鄂烟1号.经参与2003,2004,2006年的全国白肋烟新品种区试及生产示范,在各试验点栽培的达白2号都是植物学与农艺性状况优良,田间长势整齐清秀,抗黑胫病、根黑腐病、中抗根结线虫病,原烟颜色多为红黄色,组织细致,光泽鲜明,厚薄适中,结构疏松,弹性强,均匀一致性好.其烟碱含量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白肋烟香型风格较显著,余味舒适,符合卷烟工业的要求.其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存品质和抗病性等综合性能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或TN86,适宜在四川、重庆、云南白肋烟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5个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品种(系)与6个非抗虫棉品种(系)为材料,按NCⅡ方法配制杂交组合,对30个组合的F1代主要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其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的平均中亲优势分别达到96.17%和94.78%,籽棉产量和单铃重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分别为46.45%和29.67%;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母本中的HN36,96—48和父本中的单4的综合性状较好,为较理想的亲本,有7个组合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新品种唐93—501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麦28号为母本,原冬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了适合于冀东、京津地区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唐93-5015。该品种具有抗寒、抗病、优质、高产等特性,一般产量为6000~7000kg/hm^2,最高产量可超过7500kg/hm^2。  相似文献   

20.
I特优3381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I龙特甫A作母本,新恢复系龙恢3381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经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471.89kg/667㎡,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3%,达到显著水平。全生育期129d。2006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