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是:还原剂氧化数升高的数值等于氧化剂氧化数降低的数值。用“分子氧化数升降代数和法”进行配平可分三个步骤,它适用于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和岐化反应等各种类型方程式的配平。  相似文献   

2.
芳香醛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分子中有反应活性较强的羰基,可以利用它合成各种有用的衍生物。芳烃侧链氧化反应根据所用氧化剂和氧化工艺的区别又可分为化学试剂氧化,催化氧化和电解氧化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3.
苹果贮藏期果皮内花青苷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花青苷含量的果实中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含量和POD活性,对花青苷在果实贮期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青苷能够显著抑制果皮内α-法尼烯的氧化,并减少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在果皮内的积累.花青苷含量高的红富士苹果中,POD活性也高;而花青苷含量迅速降低时,POD活性却迅速升高,说明POD有双重作用,苹果贮藏前期对果实的氧化衰老有抑制效应,后期又参与了花青苷的氧化.  相似文献   

4.
探讨双分子消除反应机理、环酮亲核加成活性、环己醇氧化反应速度中构象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Huckel分子轨道法(HMO)是量子化学近似计算方法之一,对共轭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预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O3分子能够在大气中稳定存在,具有较强的氧化活性、反磁性和极性。本文采用HMO法对O3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解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Huckel分子轨道法(HMO)是量子化学近似计算方法之一,对共轭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预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O3分子能够在大气中稳定存在,具有较强的氧化活性、反磁性和极性。本文采用HMO法对O3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解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小麦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引起面条等面制食品颜色褐变的主要因素,研究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遗传规律及其与面团色泽的关系对改良面粉色泽具有重要意义.多酚氧化酶活性是受多基因控制、且遗传力低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发掘可应用于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小麦面粉颜色性状的遗传改良.本文综述了小麦多酚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重点阐述了小麦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对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遗传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呋喃和吡喃为代表的氧杂环骨架存在于Puupehedione、Peniphenone A、Virgatoldes B等活性分子中,具有抗癌、抗溃疡、抗氧化等多样的生物活性。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双环化反应来构建氧杂环骨架得到了充分研究。归纳总结已有文献的优缺点,将为探寻新的氧杂环合成方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氮污染的来源氮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气体,但是在某些细菌的作用下或是在石油燃烧、肥料制造过程中,氮能生成一系列活性分子,统称为活性氮。这个分子家族的成员包括氨、硝酸盐离子和氮氧化物。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含氮化合物产生的。大气中的氮在高温下能氧化成一氧化氮,进而转化为二氧化氮。火山爆发和森林失火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通过分子内酞胺α一芳基化环化合成3一季碳氧化引味的方法,根据其机理主要讲金属催化的氧化还原历程,再根据原料和催化剂等不同分别进行介绍。? ??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镁铝水滑石固载K2Cr2O7催化剂HT-Cr2O72-,将该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以分子氧为氧化剂用于催化醇的液相氧化反应,并以2-吡啶甲醇的氧化反应为模型探讨了温度、溶剂、催化剂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苯、三氟甲苯等溶剂更有利于反应进行,2-吡啶甲醇转化率随着温度上升明显提高,该催化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实现醇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氧化转化;和其他固体催化剂用于液相醇氧化相比,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转化数(TON)。  相似文献   

12.
氧化石墨烯(GO)是通过氧化石墨而得到的其衍生物[1-3],在其表面含有一些丰富的含氧官能团[4-6].GO因具有层状的二维结构以及π共轭体系,因而可以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各种有机、生物分子连接在一起.在溶剂中,氧化石墨烯和分子经过一个复杂的离子和非离子之间相互作用[7-9].GO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弱酸型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其存在可电离的-COOH,可以与金属阳离子或者是带正电荷的有机分子发生离子交换[10].以化学药物修饰的GO,使其对生物体内特定细胞的杀死以及抗癌活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11-12].这使得以GO为载体的纳米超分子在提高治疗效率和临床方面有着更显著的作用[13-14].在本文中,我们通过Hummers法[15]和超生辅助Hummers法[16]分别制备了GO,并分别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生辅助Hummers法制备的GO纯度相对较高些.  相似文献   

13.
在有机化合物中广泛存在着分子内氢键或分子间氢键,多种因素影响着氢键效应,氢键效应对有机物的理化性质和反应活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递变规律一直是化学教师觉得不好解释的课题之一。 有人根据含氧酸分子内活性氧原子O—H键极性的增强而变大推广到氢酸。认为根据氢酸分子内活性氢原子上R—H键极性的大小来说明氢酸强度的变化规律。即键的极性越强,那未酸的强度也就越强。可是我们根据这些酸分子的极性,只能解释同周期元素氢酸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1强氧化剂。氧化细菌内活性基因1)液氯氯气与水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它能穿过细胞膜,减弱酶活性,甚至使其丧失,因而可杀死水中的病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杀菌.  相似文献   

16.
“氧化数”是在“化合价”基础上引进的概念。“氧化数”又叫“氧化值”,用于表示元素原子的相对氧化状态,是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原子形式上或表观上的电荷数,其数值以分子里原子(或原子团)的电子转移(或偏移)决定的。计算方法如下:1.在单质中元素原子的氧化数为零。例如:Fe 的氧化数为零,H_2的氧化  相似文献   

1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方程式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记住,下面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谈一谈如何进行分类比较学习. 从微观角度看,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因此我们可从电子转移的微粒主体--分子、原子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8.
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根心部分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纯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 A),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AMI1方法计算它的电子结构,分子为五环三萜γ-内酯。用雷公藤内酯甲制备了四种衍生物,对其反应活性进行了讨论,进一步阐明了该分子的仲羟基中的o(1)及γ-内酯中的o(2),o(3)部位易发生亲核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显示了其分子活性。  相似文献   

19.
配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从一个配合物分子的中心原子(或离子)转移到另一个配合物分子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上去的电子转移反应。本文介绍此类反应的两种反应机理,即外界反应机理和内界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 ,它能够专一性地清除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 ,是生物抗氧化系统的重要酶类之一。本文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种类、作用机理、活性调控、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工程以及分子进化五个方面综述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