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传》是一部世界性的古典文学名著,传世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其作者是谁?学术界尚存争议,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施耐庵。《水浒传》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歌颂了反抗压迫、反抗不平的英雄人物,全书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悲剧色彩。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中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中最突出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有这样一个情节:宋江从清风山下经过时,被山大王王矮虎捉上了山.王矮虎请来燕顺和郑天寿.准备把宋江开膛破肚.用他的心做醒酒汤喝。闻听此言,捆在柱子上的宋江心生绝望,仰天长叹:“可惜宋江死在了这里!”燕顺听说此人是专爱结交天下豪杰、  相似文献   

3.
高俅求职     
李良旭 《知识窗》2011,(12):56-56
《水浒传》都太尉高俅是个反面角色。他阴险狡诈,善于玩弄权术,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背井离乡,还把另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弄得家破人亡。他时时出奸计与梁山好汉作对,最后还陷害宋江等人,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4.
王春 《科教文汇》2012,(31):67-68
四幕悲剧《雷雨》是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作,《雷雨》中周蘩漪是剧作家曹禺“最早想出的,并且也较觉真切的”人物,是剧中悲剧色彩最浓郁的人物.如何看待她“雷雨”似的悲剧性格,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本文作者用当代视角,解析了她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一是传统道德与人性本能撞击,造成了她精神世界的扭曲:二是女性当时的社会地位与人性本能冲突,让她失去了理智.  相似文献   

5.
财迷俱乐部     
《水浒》写宋江“仗义疏财”,很讲义气。遍览《水浒》,并无几个穷苦人家得到宋江救济。倒是许多贪官强人,土豪劣绅笑纳过宋江奉上的大锭银两。这与其是“仗义疏财”,倒不如是巴结讨好。铁牛初见宋江时,曾受过他几锭银子。但那银子却似乎整整管了铁牛一辈子。宋江好几次讲要取铁牛的头,铁牛却并不跳将起来,两板斧下去。及至后来被害死,也心甘情愿。至于“仗义’,宋江确实是有些。但这“义”又是什么义呢? 至少不是什么正义、道义。私放晁盖,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来讲,纯属徇  相似文献   

6.
严诚 《科教文汇》2011,(13):63-64
本文以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为研究话题,避开《水浒》作者是何人的争议,在以施耐庵为《水浒传》作者的前提下,探究江苏里下河地区认定施耐庵故里是当地的缘由。  相似文献   

7.
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是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也被王国维称为与世界上任何一部悲剧比较都“毫不愧色”的作品。试以《窦娥冤》的主要人物为时象,分析整部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8.
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 (《水浒传》第68回),加之家境一般,官位低下,竟然赢得了“山东及时雨”的美名,令天下英雄人人敬仰,见面即喊“大哥”,“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不仅风光一时,当仁不让地坐上了梁山的头把交椅,其对于现代经理人的借鉴意义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9.
李红梅  史平  胡方慧 《今日科苑》2009,(13):201-20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主人公苔丝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两个男性的摧残,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转变成世俗偏见的受害者,并最终沦为一名杀人犯走上刑场。许多评论家认为命运是导致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的确,命运在一定程度上酿成了苔丝的悲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直接或间接造成了这场悲剧。因此本文的主旨在于进一步分析究竟是什么"谋害"了苔丝。  相似文献   

10.
看《水浒传》,觉得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隋节,就是“劫法场”:在第四十回“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里,宋江、戴宗被押到法场,有人报一声:“午时三刻已到!”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正在此时,梁山好汉一齐发作,“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  相似文献   

11.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历来公认的观点认为: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小说的主题是尖锐地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浮生六记》中的沈复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角色,他的悲剧是由外部环境以及本身处处充满矛盾所造成的。他钟情于儿女世界,诗词山水,背离了儒家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在爱情上舍富贵而求同心,这与封建的婚姻观念和三纲五常也格格不入。如此种种,都是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思想与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激烈碰撞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杜金有 《科教文汇》2009,(25):238-238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东西方爱情悲剧的经典,此对爱情悲剧的双璧各有特色,但也不乏相似之处。本文将从悲剧人物这个方面来探究其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正"叮铃铃——"上课了,同学们都坐在座位上,胡老师一脸不悦地走进教室。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开始讲新课,而是神秘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当‘医生’。"咦,真奇怪,前两天才当了一回"警察",今天又要当什么"医生"?同学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浒传》里有哪些英雄好汉吗?"老师问道。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着回答:"有宋江、武松……"  相似文献   

15.
张倩 《科教文汇》2009,(25):239-240
《熙德》是古典主义戏剧作家高乃依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突破性的创作手法、鲜明的政治思想与理性的指导精神极具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是一部蕴含古典主义文学元素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6.
肖丽 《科教文汇》2012,(7):74-75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通过《麦克白》,莎士比亚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并且希望能用自己心目中的人文主义来惩恶扬善,鼓励人们从善如流。但是,在这部戏剧里的"恶人"麦克白,也仅仅是丑恶社会的受害者。那么,这个"恶人"的失败能不能称之为悲剧呢?麦克白能不能被称为悲剧英雄呢?  相似文献   

17.
吴小雪 《科教文汇》2007,(8X):177-177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众多小说中结局较为圆满的一篇,然而,一向以荒凉为作品底色的张爱玲并没有在这篇小说中改变初衷,而是将悲剧的内核包裹于圆满的外壳中,从而更加彰显小说的悲剧意味。本文中,笔者试图从小说环境,小说主人公以及小说结局三个方面阐释《倾城之恋》中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8.
忠孝之道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的,结合《效颦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谈谈论新时代的忠孝之道。  相似文献   

19.
王国礼 《科教文汇》2007,(10S):189-189
以往对《伪君子》的研究多集中在该剧的喜剧性方面。而莫里哀本人曾说:“喜剧的责任是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病,我认为执行这个任务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绘,抨击本世纪的恶习。”因此,他的作品是以喜剧的形式反映悲剧的内容。本文从《伪君子》主人公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和情节的悲剧性两方面论述该作品的悲剧性因素。由此,全剧在充满戏剧气氛的同时也跨向了悲剧边缘。  相似文献   

20.
现代作家茅盾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子夜》中塑造了吴荪甫这一现代文学长廊中熠熠生辉、耐人寻味的艺术人物形象,它既给人以审美的体验,也给人们以理性的思考。茅盾并不是以一种批判的口吻讲述这个人物,相反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叙述语调来塑造这个人物,人物的失败让人感喟和同情。但仅仅把吴荪甫的悲剧归结为时代的悲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是片面的。笔者认为吴荪甫形象的悲剧性是多方面造成的,他的悲剧既是性格悲剧,也是情感悲剧,从更高的角度来讲也是命运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