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和丈夫约定,给儿子一个温馨的家庭,工作上的事情在单位解决,夫妻间的矛盾私下解决,绝不把情绪带入三编辑方竹玲人之中,让儿子能充分感受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真情。学会爱,是我们对儿子的期望。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幽静的校园里散步。儿子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拉着爸爸,走在两人中间,嘴里哼唱着从爷爷那里学来的老掉牙的民谣:“一二一,一二一,跟着爸爸上街里。上街里,进学校,进了学校考第一……”常常逗得我们开怀大笑。但儿子更愿把爸爸妈妈的手扣在一起,他趴在我们的手臂上喊:“啊,坐飞机啦!”这时候的儿子显得特…  相似文献   

2.
近日从《秦州日报》2004—1—2网站上看到一则一位日本家长育人的故事:“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江正川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轿车,每到节假日他都要驾车带着儿子外出旅游,但从来不用车送儿子上学,尽管学校离家很远。有一天,儿子身体不舒服,气管炎又犯了,再三恳求爸爸送他一程。‘不行!’江正川斩钉截铁地说。儿子只好一个人背着大书包一步一步地走向学校,在他吃力地爬着高坡快到天桥上的时候,他见父亲正眼含热泪在天桥的顶上等他。江正川见了儿子,掏出手帕为儿子擦去脸上的泪痕,然后一手拉着儿子,一手为儿子提着大书包,缓缓地跨上了一级级台阶,”笔者为这位日本家长将“爱藏起来一半”的育人做法拍手称赞!  相似文献   

3.
“借一还一”的方法,也就是先借后还的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在新疆流传:从前.有个牧民辛苦放牧一生,全部财产只有17匹马.临终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要把马分给三个儿子.  相似文献   

4.
《家教指南》2008,(2):33-33
孩子请家教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事情,而身为医生的张女士为她10岁儿子请家教的方法,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她给儿子找了一位大学生,这位大学生学习成绩好,而且有丰富的课余爱好,比如玩一手漂亮的篮球,爱读书、爱听音乐等。儿子在他的教导下,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身体健康,都有了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晶球     
从前有个女巫,她有三个儿子,这兄弟三人真是手足情深,可女巫却不信任他们,总以为他们会夺走她的权力。于是她把老大变成了一只苍鹰,只能生活在悬崖顶上,人们时常看见它在空中不停地翱翔盘旋。她又把老二变成一头鲸,每天生活在大海的深处,人们总看到他不时地从水里喷出巨大水柱。兄弟俩一天内只有两小时可恢复人形。小儿子由于害怕女巫把他也变成一只猛兽,一头熊或一条狼,就偷偷地逃走了。他曾听说国王的女儿中了魔法,被关在了金太阳宫,等着有人去解救。已有二十三个年轻人冒险去救她,可都惨死在那儿。现在只剩一人可以去救她,…  相似文献   

6.
梦是行囊     
赵绍立 《良师》2011,(5):6-7
他是鞋匠的儿子。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从小忍受着贫困与饥饿的煎熬以及富家子弟的奚落和嘲笑,但他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摆脱歧视,成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人。  相似文献   

7.
无论多少年纪,我们的心田都需要一股清凉的甘泉,那就是——故事!故事,让我们体验多重人生;故事让我们产生情感共鸣;故事,让我们的心灵有所顿悟。有人说:一个感性的故事胜于一千个抽象的大道理。那么,何不把故事引进我们的德育工作呢?一、让故事说话那天早上,昊的妈妈冒雨前来为儿子请假,原因是母子俩发生冲突,儿子赌气不来上学了。然后说起儿子的倔强、不懂事,不仅常与父母顶嘴,有时打他他还还手,说着,眼眶也红了,让人感慨万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又如何会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呢?不懂孝敬长辈的…  相似文献   

8.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爱,有大有小,爱国家,爱亲人,爱同学,爱朋友,爱动物,爱植物,等等。当我们的祖国有危险时,会有许多的人奋不顾身,这是爱的表现;当有人不小心摔倒时,旁边的人会将他扶起来,这是爱的表现;当有的同学考得不理想时,其他同学会鼓励他、帮助他,这是爱的表现。这都是爱,从大到小的爱。爱,特别是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爱的位置     
《快乐阅读》2008,(8):111-111
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王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你戴在头上歌颂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对父子正在演出。父亲神情淡定,手握话筒,注视着台下;儿子却张着嘴巴,左顾右盼,一手握着话筒,一手时不时将外套里的T恤往外扯。评委伊能静问男孩站在他旁边的人是谁,男孩傻笑着回答:“老师。”再问父亲时,父亲掷地有声地回答:“他是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1.
儿子的童年     
儿子是我一手带大的,我没有太高的素质把儿子培养成文化课上的尖子生,但我绝对给了他一个别人不曾拥有的童年生活,我想等他长大后,他会很幸福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我们生活的院子里,处处留下了他快乐的印记——他曾一个人蹲在雨后的小水坑边,专心致志地用他稚嫩的小手捏出自己喜欢的泥塑,自己却变成唱戏的花脸;他会在雨过天晴的马路上,捡起被冲出来逃难的最大的蚯蚓,趁我不注意时吓我一跳;路边的护栏边,他会和小朋友站成一队,扛着自己的玩具枪,有模有样地唱《咱当兵  相似文献   

12.
一位母亲在电话里哭泣着向我们咨询,她说她的儿子非常优秀,曾经代表学校参加全省的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位优秀的孩子还见过很多大场面,多次面对上千人、上万人表演钢琴独奏。可是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个杰出的儿子,却不能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我问她孩子都不能面对哪些小事,她说:“我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很坚强,可是他却特别爱哭,遇到什么小事都哭。比如,铅笔芯断了,带到学校的水杯打不开了,他都会哭。总之,这个孩子好像很让我们失望。“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对他的投入就很大,作为父母我们深知…  相似文献   

13.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贫病交困的晚年,用全副心力酝酿写成的。他以先前看见的一个年轻军官弑父为情节核心,塑造了老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志趣和生活倾向的儿子:老卡拉马佐夫纵欲贪婪,大儿子德米特里粗野率直、狂暴任性;二儿子伊凡对社会抱着犬儒主义的怀疑嘲弄态度,小儿子也就是作者的理想人物阿辽莎却真诚地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  相似文献   

14.
<正>周末在家上网,儿子站在旁边扯着我的衣服,一个劲儿地要求带他去公园。"可是外面正下雨呀,你看,雨下得那么大,满地是水。"我放下鼠标把儿子抱到窗前。透过玻璃窗看着天空细密的雨滴,儿子半响没说话,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失望。"我们撑着雨伞去,好吗?"儿子望着我,乞求道。"昨天不是去过公园吗?今天为什么还想去?"我问。  相似文献   

15.
刘湘梅 《幼儿教育》2013,(12):20-20
爱是一种能力 儿子出生后.我们就决定每年以他的名义至少做一件善事.等他长大一些,带着他一起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是我们培养孩子最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爱的教育     
对儿子爱的教育源于去年春天的一个周末。那天,单位要加班,我只好把儿子放在了他姥姥家,临走,我一再嘱咐儿子,姥姥身体不好,要听话,望着儿子诚心接受的样子,我放心地走出了家门。下午加班回来,我一进门他就小鸟般地扑了过来:“妈妈,妈妈,今天我让姥爷买了汉堡包,可好吃了。”听了儿子的话,我有些生气,他怎么能随便向老人要东西吃呢?我知道,即使儿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一向生活节俭的父母也不会拒绝的,然而,孩子的满足欲是个无底洞,假如有了第一次,可能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因此,我必须对儿子这次的行为负责。在父…  相似文献   

17.
爱的作业     
一天,老教授在授课时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撑着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做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的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相似文献   

18.
育儿成人     
从孕育小生命的那天起,我和爱人就告诫自己,不求望子成“龙”,但求育儿成“人”。儿子蹒跚学步时,摔倒了我们从不扶他,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于是,孩子学会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并继续向前走。他3岁的时候,就能在自己的房间独立睡觉,刮风下雨的夜晚,他会自己打开录音机听着歌曲入睡而不害怕。儿子朦胧地知道大小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要把大的水果给爷爷奶奶,小的留给自己。当儿子舍不得手中的大水果时,我们就给他讲爷爷奶奶多辛苦,要爱他们的道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孩子流行一个“巨”字,如巨远、巨乐等等,表示巨大的开心。这里,我们也向孩子学习,向父母们提出要做“巨爱”孩子的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是因为本期文章《网站不过是个玩具》中的被访问者宋铁军就是一个巨爱孩子的父亲,但是他和他的儿子宋司宇却创办了e童网,宋铁军任这个网站的首席执行官,宋司宇担任首席信息官。通过读这篇文章,您会发现,他的巨爱就是不怕孩子把电脑弄坏了,坏了就去修,修不好就送到专业店去修,但从不埋怨孩子;他的巨爱就是孩子不想上数学学校就不强迫孩子去上;他的巨爱就是如果妨碍了儿子的思…  相似文献   

20.
小儿子还有几个月就要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了。全家人和他一样最舍不得的,是他的老师皮特。小儿子属于那种天生就知道要把自己的东西和事情照顾好的孩子,笑容也甜,没有人不喜欢,但却超级倔强。小班的时候,他和哥哥都去一家国际幼儿园。那幼儿园就在动物园里,环境极好,氛围轻松,哥哥在那里度过了非常愉快的两年。小儿子的老师史蒂文来自爱尔兰,人很好,我们常常会在下课后开心地聊很久。那时候小儿子爱把彩色铁丝穿进塑料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