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喜于探讨的话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进行试论:“发愤著书”说源干对黑暗政治、不幸命运的抗争;“发愤著书”说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发愤著书”的艺术手法:以小见大,以近见远,以古喻今;“发愤著书”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为“发愤著书”的理论剖析作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种世界观,在创作上也不失为是一种起着指导作用的文学创作基本原则.文章分别从源流探寻、文学创作规律两个维度阐述,昭示了“发愤著书”是古代文人们与黑暗现实、与不合理命运抗争的一种方式,是他们成就一种理想、一种人格、一种事业的手段。“怨愤出好诗”,这是美学史上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发愤著书”精神可细分为“发愤”精神和“著书”精神两个向度。“发愤”精神是对屈赋“发愤以抒情”诗学传统的发扬,“著书”精神是对《左传》“三不朽”文化思想的承继。二者都对汉魏六朝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前者激发了讽世抒怀的幽愤之诗,后者推进了积极有为的言志之作。  相似文献   

4.
“发愤著书”说在唐宋时期的新发展。以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影响最大。陆游、辛弃疾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给“发愤著书”说注入了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发愤著书”的理论来源、司马迁个人的生存状态及创作观、《史记》中的人物塑造三方面论证司马迁和《史记》所承载的并未为董仲舒等人改造过的儒家理念和因此而造成的深沉浓郁的悲剧意识。一、“发愤著书”的理论来源话题还是要从那个被大家谈烂了的“发愤著书”谈起。而所有论及“发  相似文献   

6.
关于司马迁《史记》的创作,大多研究者是持“发愤著书”的观点的。文章从司马迁创作的主观愿望和客观遭遇看认为《史记》的“发愤著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个人遭际的怨愤基础上痛定思痛之后思想认识的深化,二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发奋著书的信念。  相似文献   

7.
归庄之"两不幸"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庄是明代重要的遗民作家。其创作鲜明体现了以"际危亡之世"的"大不幸"和"身处厄穷"的"小不幸"相结合的理论主张。作品佯狂骂世的文字冲破了"发愤著书"的文论传统中儒家的中和思想,表现出一种与世抗争的时代精神,从而丰富和深化了司马迁以来"发愤著书"说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发愤著书”理论在清代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1- 鲜明的时代性。清初,许多作家借“发愤”说发民族之义愤;鸦片战争以后,发仇恨帝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之感情。2- 范围的拓宽。不少作者从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结合上,把它应用于小说创作中。3-“发愤”之作冲破“中和”思想,表现出与世抗争的精神。清代发愤说,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是最为杰出的辞赋理论家之一。司马迁为辞赋家立传并在其传中大量录入辞赋作品。“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学思想,只有联系屈原屈作,才能全面理解“发愤著书”说的丰富内涵与深层意蕴。《史记》中首次出现了“楚辞”的名称。考察《史记》中“辞”、“赋”、“辞赋”、“楚辞”等概念的使用有利于我们了解辞赋名称在汉代的演变情况。在辞赋的功用问题上,司马迁明确地表达了自己重于讽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以“诗言志”为“开山的纲领”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虽然是从“文以载道”“感物缘情”两个不同的方面拓开了自己的道路,却又始终统一在“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里,具有共同的基调。这里面,有一个不同凡响的声音,它就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说”,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现象首先被司马迁提出来,上承孔子“诗可以怨”,下接刘勰的“也积乱离,风衰俗怨”,又因韩愈的“不平则鸣”引起巨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及其《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中享有空前绝后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史记》所具有的高不可攀的史学和文学价值,更在干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伟大斗争精神和人格力量。本文分析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产生、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认为这一思想不仅包含有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雪耻、成一家之言、显身扬名的个人功利目的,更体现了他网罗天下散佚旧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而探析了其对中国文学传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穷而后工"说与"发愤著书"说辨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古代文论中的"穷而后工"说与"发愤著书"说是两个不同性质并包孕不同理论内涵的命题,人们惯常把后者视为前者的理论上源,这是有欠准确的."穷而后工"说回答的是作家的创作为何而工的问题,而"发愤著书"说回答的则是作家的创作何为而作的问题,一个属于作品缘何而工的成因说,一个属于情感缘何而发的动因说,两者各有其独自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联系历代贤圣之遭际与其作品产生的关系来印证,从而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发愤著书”说.以达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警戒社会、启发人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历史命运,大概也同他本人的惨痛经历一样,是相当坎坷不平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那些正统文人由于从体现这一理论精神的《史记》中闻到了一股离经叛道的浓烈气味而交相指责,有的斥之为“是非颇谬于圣人。”有的把书中的篇章指为“妄人”所录,有的则肆意谩骂:“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为谤书流于后世”;只有极少数有识之士才作了一点持平之论,其中的佼佼者更进而继承和发扬司马迁“发愤著书”  相似文献   

15.
在司马迁那里,"发愤著书"的命题脱胎于"穷愁著书",是"穷愁著书"的升华。理解这个命题需要从"发愤"和"著书"两个词的语境出发,展开一种历史语言学的追踪,以此为前提,所谓"发愤著书"只能是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由圣人完成的活动,这决定了它的神圣诗学内涵——借助叙事形态重新恢复人作为信仰者的身位,最终期望到达对天人性命之道的领悟。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史记》的创作动机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提出著名的"发愤著书"说,故此古今学者以"发愤著书"为《史记》定论,并把"李陵之祸"作为"发愤著书"的缘起,甚至有学者把《史记》的成功归结为"李陵之祸"。但从"发愤著书"说提出的时间、《史记》前后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的不同来看,这种观点又有不妥之处。《史记》的创作具有多种动因。  相似文献   

17.
<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见于他写给友人的回信即《报任安书》中,同时也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报任安书》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经典之作,作者发语酸楚沉痛,将叙事与说理融为一体,语言上交错使用长短句,并以排比、对偶句穿插其间,使文章更富于感情色彩。其中表达“发愤著书”说的一段文字,历来为后人所称道,为下文论述方便,此处不妨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著书立盲”说是在继承《春秋》的笔法、拓展楚辞发愤抒情内涵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司马迁“著书立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视点;坚持文学的现实批评精神,尚真求实不虚美,揭露抨击现实社会的罪恶和各种弊端;打破世俗观念为小人物立传,弘扬普通人物身上的正义之气。  相似文献   

19.
苏轼论宋诗,从总体上可以代表宋一代人的共同认识。其诗学观点主要有;“清”:宋人张扬的诗学个性;宋诗之主打风格:豪健乃宋诗之“筋”、“骨”;宋人之艺术天赋:诗、画(书)通神;“有味于枯槁”:宋诗美之所在;“穷而后工”:宋人对“发愤著书”说的理论超越;宋人诗学之精髓:人品乃诗品之魂;宋诗与社会的和谐:“有补于世”,适用为本;宋人诗艺之妙诀: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相似文献   

20.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在继承屈原“发愤以抒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文艺心理学命题。它蕴含着强烈的心理内驱力,是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心理动力;它隐含着内心巨大的自我表现欲,成为司马迁实现人生超越的心理基础;它饱含着深切的情感体验,透射出司马迁在《史记》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