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知(Read to articulate)是指用言说或书写方式表达出隐性的思维,是读思言模型构念之目的型教学模式的第三环节。本文应用英语“读思言构念的目的型阅读模式”融入概要写作来设计初中读写课堂教学,重点是读后能言,目标是概写。本课例安排读的三个活动、思的两个活动和言的三个活动,活动设计最终目的是把学生概写的文本作为可视化思维产品及评估学习结果之证据。实践表明,融入概要写作的“读思言”阅读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真正落实"以读为本"的思想,巧妙做到读、问、思、写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本领,提高阅读能力.笔者现结合<雪猴>等课的教学实践,具体谈一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以问促读、以读促思、读写结合",如何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到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那种浓浓的情,以及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那种无言的默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教研组的省级课题研究为依托,将“读思言”阅读教学模型落实到高一、高二和高三的读思课、读后续写课中,旨在促进高中生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英文原著阅读教学和教师的有效指导,能让学生更会读书,更喜欢读书,从而提升语言素养,实现对学生心灵的润泽和塑造,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导读课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读思言教学模式在英文原著阅读导读课中能够以思促学、读思结合、以言抒情,能让学生的表达力得到提升,能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5.
赖伟昌 《天津教育》2023,(21):156-158
<正>高中英语新教材增加了读思这一板块,目的是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出与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在实际教学中,在高中英语读思板块教学中采取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的深入阅读和思考创造更好的条件,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提升教学整体效益。基于此,本文以读思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英语读思板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读思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并提出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英语读思板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游小璐 《教师》2023,(8):51-53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但初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浅教”和“浅学”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初中生在文本阅读中深入思考不足,进而影响到其阅读学习效果。文章介绍了“读思言”教学模式的内涵,明确了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即启发性、支持性、灵活性原则,探讨了基于“读思言”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教师做好教学规划,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使学生能够有效获取文本信息,发展深度思维,实现知识内化,从而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走向深度阅读,教学评一体化必不可少。教学、学习、评价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又统一于教学目标。“读—思—言”深度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而且蕴含了教学评一体化。“读”“思”“言”环节,既有教学也有评价,使教、学、评协同一致,从浅层阅读上升至深层阅读。  相似文献   

8.
刘晓棠 《学周刊C版》2023,(24):135-137
当下,传统阅读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从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在这一背景下,“读-思-言”教学模式被提上日程,成为阅读教学的热门方式。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设计丰富的阅读活动,借助“读—思—言”模式来引领学生不断成长,从而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力和创造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与“思”有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多读、精思,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师生共读整本书,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分享与交流,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教师应依据年段特征,给学生推荐适合的读物;读前精心推介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核心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读中聊人物聊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读后分享阅读见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实施示范引领策略、读思结合策略、快乐阅读策略、实施巧妙阅读策略以及读评结合策略,能够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促使学生“乐读、会读、巧读”,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2.
杨桂淑 《家长》2023,(26):121-123
<正>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向多元化、开放性、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学者提出了“读—思—言”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读—思—言”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阅读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离不开"读"这一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广泛的阅读对学生形成同情心、责任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心智活动,能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触发联想力和想像力,增强思维力和创造力. 一、引导学生勤读、多读、读思结合 1.观念上的引导 (1)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多读书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接受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阅读书籍的黄金时期.大量阅读对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心理体验能力、演讲表达能力很有好处,终身受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形象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书读多了,何愁写不出好文章?何愁语文水平提不高?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高度活跃的思维活动,这就是"思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思考渗透到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拓展"思读"的内容,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开展相关活动,迁移运用课堂内学习的阅读技能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思读",提高他们阅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圆融语文"五环节"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凸显、践行圆融理念,着力促进"教""学"圆融、"学""趣"圆融、"读""思"圆融、"言""意"圆融等。其中的"读""思"圆融主要是指立足教材,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从要素落实、品质培养、关联生活、优化评价四方面,阐述了促进"读""思"圆融,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指校内组织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思考与实践联结的一种教师研究与修习活动。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读书、思考与实践联结,教师在研修中共思、共情、共成长。教师校本“读·思·行”研修可相对划分为多种类型,主要有:学习成长型、研究探索型、学科教研型、教学改革型、文化变革型和人生体验型,每种类型由不同的目的与需求确定。  相似文献   

17.
郭少芳 《天津教育》2022,(23):123-125
<正>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长时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将阅读教学的重点置于词汇与语法方面,忽视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整体的理解,导致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难以有效提升。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以读—思—言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究加强初中英语阅读工作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一、读—思—言模式的内涵在新一轮教育优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与载体,其教学方法应在我国古代阅读理论中深入开掘。"读、思、行"揭示了我国古人阅读的一个完整过程。"读"不仅要张弛有度的"诵",更要"熟";"思"要在"求甚解"和"不求甚解"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行"是阅读的最终旨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为了改善低效课堂的教学现状,很有必要构建"读思课堂"。需要抛除之前仅是一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教学方式,读思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将读与思相结合,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过去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说明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口诵心惟、熟读成诵,说写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妙语连珠.新大纲在“关于阅读“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读中求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