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考中,作文位置之“显赫”无其他题型能比,所以对作文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话题作文向材料作文转轨,议论文写作的指导比起记叙文的指导更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根据材料提炼观点要比通过材料链接生活揭示生活容易得多。二、议论文“有形”结构比“无形”的构思要浅显得多。三、整个初中生活的素材宝库给议论文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根据以上优势可见,在九年级中考复习的作文演练中,指导学生写好议论文不乏教师作文指导的捷径。怎样指导学生们进行议论文写作,我觉得从材料中让学生提炼出深刻新颖的立意,是中考议论作文中取胜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仍处在低谷之中,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大道,仍像上“蜀道”那么艰难。细思其中原因,症结还在教师身上,这就是教师本身没有过好作文指导关,教师自己都不能胸有成竹去指导学生作文,难怪学生作文摸不着边际而无从下手,致使他们每次作文都头痛,都写不好作文。因此,要让学生作文好,除要求他们平常学习、观察、积累作文素材外,更主要的是让他们找到作文的途径和方法。异步教学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是一把作文指导的金钥匙,教师可以有序有法地指导学生作文,培养学生掌握作文最基本的要领和方法,在反复的训练中提高作文技能技巧。下面谈谈五步指导法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加宽松的评改、交流环境。笔者提出了“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做法。具体操作是:学生作文完成之后,不是当堂收上来。而是让学生先保留两天。在这两天里。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作文“推销”出去,主动给作文寻求读者,并且让读者留下评语(评价内容不限。字数多少不限)。活动的进行是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文自评、互评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了兰瑞平老师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高中生周记、作文互评指导》(本刊2002.8)以及《自主互动,认真互评》(本刊2003.2)后深有感触,也忍不住想把笔者的一些所谓“经验”谈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新课标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我曾经感到茫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  相似文献   

5.
近日,听一位教师执教作文指导课,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引起我的反思。这是一节“情境-体验-话题”作文指导课,习作目的是“表达真情实感”。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1)上课伊始,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朋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以往在指导学生写想像性的作文时,我总是创设想像的情境或给一个想像的触发点(如“二十年后的我”、“克隆自己”、续写、故事新编等),训练学生将想到的合理组合,写成一篇习作。可一次想像作文的指导改变了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而我们现行中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遵循的模式却是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日久天长 ,学生往往形成一种潜意识 :作文是自己的事 ,批改是老师的事。到头来 ,学生作文是只见量的增加 ,不见质的飞跃。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 ?笔者认为 ,抓住作文讲评课 ,采用“五步”修改法是其中重要一环。第一步 ,同桌互评 (15分钟 )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底子 ,让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同桌 ,这样有利于修改 ,两位同学都会急着看对方是如何写的 ,比自己写的如何 ,取长补短 ,暗中“较量”,作文质量慢慢就会…  相似文献   

8.
季晓燕 《陕西教育》2006,(10):36-36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文指导往往偏重于写前指导,从命题、选材、确定中心、选择写法、开头结尾到词语的运用等,都会作一番详尽的指导,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把握写作方法及内容,但无形中就提高了作文标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快乐作文”的源泉,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写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9.
段美玉 《湖南教育》2002,(16):27-27
北宋欧阳修说过:“作文之初,意欲奔驰。”如果教师忽视学生“意”的奔驰,作文时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划定写作素材,规定写作方法,看似“苦练基本功”,结果却不利于学生放开手脚,其思维受到束缚,立意自然“奔驰”不起来。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关是让学生放开思维,寻求“意”的驰。只要教师有心,不论课内还是外,都能找到让学生的思维放开驰的天地。以课内为例,我教完将相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选择中一个故事进行改编,体裁、情、语言都不作具体要求,让大家体自己的个性,结果大家兴致很高,出了一批立意很有特色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作文。怎样将“快乐”与“作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喜欢作文,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从心坎上认同作文,喜欢作文,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快乐作文“六步曲”。  相似文献   

11.
“经历作文全程,切实落实四放”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现将作文全过程和教学过程图解如下: 一、范围“放”宽。主要解决“写什么(选择题材)——为什么写(表达愿望)”的问题,在课前和课内完成。 1写作时间放宽。作文前,要给时间让学生充分酝酿,充分准备。①提前布置写作内容或题目。一般提前3-5天,难度大的内容,可提前4-6天,对本次作文提出任务、要求和准备过程。“选择题材”和“表达愿望”是紧密相联同时进行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根据教师布署的或自己确定的作文内容,选择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反复比…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启动欲望1.谈话交流,引出“幸福”。2.小组交流:什么是幸福?要求以“幸福是,因为”这种形式进行简单的交流。(设计意图:在平和的师生交流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想”,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开始“作文”。教师有意识地在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初步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为下面指导学生习作进行铺垫。这是指导习作的第一步,意在调动学生的内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参与到作文中来。)二、交流启发,指导习作1.引出主题:你幸福吗?对于“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同学们都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效果的综合性体现 ,搞好作文教学 ,对培养“四有”新人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有着重要意义。为使作文教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从 1 999年 3月开始 ,在市一小进行“三课六步”作文教学法实验。实验中 ,我们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紧扣《语文教学大纲》中的作文要求 ,依据教材内容特点 ,通过三个课时 (准备课 ,表达课 ,评改课 )、六步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观察 ,学生习作 ,学生读议 ,师生讲评 ,学生修改 )完成一次性作文 ,充分运用各种手段 ,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一、实验目标及基本结构特征1 .…  相似文献   

14.
作文指导课要坚持“从内容入手”的教学原则,必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研究了下面一些从内容入手的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模式,现分别介绍如下: 1.观察发现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观察,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认识,直接获取作文题材,直观性强,真实有趣,有利于发展学生“五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感知能力,和对“七情”(喜怒哀乐爱恨愁)等情感的体察能力,以及对“事理”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名家说招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取这样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大量阅读、勤奋写作,自己摸索出窍门;二是讲解“什么是好作文”以及“如何写好作文”的要求与方法,但没有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其共同结果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用不大,因而给人作文教学不可为的感觉.改变的思路是,将作文教学过程具体化,通过作文教学过程指导对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往往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作文指导如何凸现以“习作”为目的,笔者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一、激情“没有真实激动的感情 ,就写不成好文章。”(孙犁)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又令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模拟活动 ,诸如小品表演、课本剧表演、古诗配画作文等形式 ,将课堂变成一个微型的社会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认识。笔者曾经指导过“师生模仿大赛”、“‘盲人’摸‘象’”等作文活动课 ,学生情绪高涨 ,参与劲头十足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师生模拟大赛”的作文活动课中 ,我既做“主持人” ,又当“参赛者” ,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的视线。亲自上场“参赛”又博得阵阵的笑声 ,难怪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什么 ,全国第一届模仿大…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把绘画创作的过程形容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分别代表观察、构思以及最后的表达,这也很适用于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个基本的艺术创作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多看——要学会观察。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观察什么?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不会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思就容易枯竭。(一)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  相似文献   

19.
[理想描述] 作文指导课应该如何上?一节优秀的作文指导课又应具备哪些特点呢?对于这些,鲜有人提及.笔者认为,一节好的习作指导课应有五大亮点: 1.以生为本.语文教师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将写作视为一件愉快的事,意识到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个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而这一热点的中心就是如让学生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来,这当中指导写作固然是个关键步骤,但科学、有效地批改作文则是激励学生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才能“乐其业”,满意的习作也将应运而生。笔者认为“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