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向互动形式是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的突破和创新,因为和谐需要沟通、理解,也需要互动。近年来,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都在积极搭建互动平台。而其中,广播恰恰是最适合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沟通、互动、理解的一个有效渠道,它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展示和树立了党和政府与媒体的开明形象。  相似文献   

2.
科技进步促进了传统广播与网络媒体的互动和融合,从传统广播的网上传播,发展到专门的"网络电台",近年又涌现出"播客"和"让用户创造内容"等新样式.在这互动融合中,广播突破了地域性限制和保留性差、选择性差等不足,实现了随时随地点播,突破"播者"与"听者"的界限,实现更为便捷的互动,拓宽了商业经营渠道,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播客"等资源,积极"让用户创造广播内容",积极利用网络优势为传统广播发展服务,利用传统广播品牌和内容优势发展网络广播,使传统广播和网络广播在互动中实现深度融合和提升,从而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新媒体的涌现、宽带上网的快速与普及,传统的广播受众出现了不断转移的现象,年轻人倾向于网络的互动与自主,各个国家广播受众的年龄结构正在发生演变。在这样的传媒受众结构和社会人口结构之下,传统广播媒体如何向新版广播媒体过渡,从而以应变的姿态和行为增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开创广播互动传播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快捷传播和互动传播是广播的两大特征。随着现代传播学的发展,广播的这两个特性越来越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在现代信息社会通信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为适应听众需求而几经演变,并促使广播从一度沉寂走向现在的辉煌。互动广播与广播的发展在广播发展的初期,广播的双向互动传播是延时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获取信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广播的发展受到冲击。为打破瓶颈,交通广播在原有的热线、短信互动基础上,又增加了微博、微信平台、网络直播互动。同时,依托本地特色,注重品牌战略,从专业出发,做听众关注和关心的节目。交通广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全力打造"互联网+"、"广播+",使交通广播成为处处听得到的广播,常常看得见的广播,时时有温度的广播,人人谋创新的广播。  相似文献   

6.
阙俊波 《中国广播》2018,(12):38-40
本文从"互动,广播改革的第一战场""互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进化""互动方式,改变着节目形态""互动与人工智能"四个方面来阐述互动在广播变革中的角色和作用,并通过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演化的互动模式路径来分析广播未来的可能走向。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需要公共服务广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目前香港电台面临的检视过程为由头,对公共服务广播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作用和外部结构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公共服务广播是构建均衡的广播体制和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类。她与政府规制、商业广播互动和并存,才能构成社会的新闻和信息服务的良性运行框架。对于香港来说,公共服务广播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中国内地来说,这一制度安排引入具有非常正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海燕 《大观周刊》2012,(33):188-188
新课程.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新课程的根本价值,在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发展为本,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放在教育首位。  相似文献   

9.
曹璐  张彩 《中国广播》2012,(7):11-13
广播要在新媒体时代实现“重塑”,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打造新媒体时代开放、平等、互动的公民话语平台;结合自媒体时代的“微力量”,开发广播的核心资源;开发和利用与广播具有互补和共生性质的“微力量”本身。  相似文献   

10.
李伟峰 《东南传播》2012,(2):153-154
厦门旅游广播是福建省首家以旅游为主题的专业电台。尤其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力发展,海峡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两岸民间的交流互动,旅游广播的传播交流极为重要。本文以厦门旅游广播为例,从广播频率的定位、受众分析、节目设置,价值取向等角度出发,分析了三网融合+新媒体化如何开创互动新模式的传播方向,并试着从市场的构建等角度,提出了现阶段最适合旅游广播发展策略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1.
白贵  康智 《现代传播》2019,(11):37-41
从社会发展时空的概念将广播界定为民国时期的"新媒介"形态,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信息获取的壁垒。在广播的社会化进程中,相伴而来的伦理冲突也日渐凸显。特别在抗战时期,广播的伦理规范与社会责任问题持续引发争议。利用包括广播在内的媒介实现战略与舆论思想上的胜利,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呼声。受众的"新媒介"批判,促使广播通过自律、他律强化了伦理规范,并出台了监管层面的法规,共同使得抗战广播在改善不良内容、抵制低俗娱乐、进行战前思想动员与战时信息传递、普及战区大众教育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抗战广播的伦理规制强化了国民对国家与民族的认知,是民国"新媒介"社会化进程中伦理变迁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社会与人的互动,不断规制影响着新媒介的伦理与责任走向,以及媒介伦理思想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如今,"广播互动"这一概念,已从节目范围扩展为营销范围。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作为实践,它的地位和作用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播互动"是广播电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完成宣传、服务、引导、监督等社会功能的同时,扩展自己影响力,提高美誉度的有力武器,是争夺市场份额,实现媒体生存竞争的一块上马石。"广播互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通过听众参与节目,丰  相似文献   

13.
卢明宇 《大观周刊》2010,(48):137-137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已被大多数人认可.所谓新课程,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教师、同学、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动、共生共创、整合构建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时代,广播应该如何彰显自己的魅力,以保持媒体市场份额的“基本盘”,并扩大“势力范围”,是所有广播人最关心的问题,换言之,是广播如何在自媒体时代生存、发展、繁荣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抛砖引玉,提出一些应对的举措:广播更要顺应时代传播趋势,充分尊重并搭建听众对信息传播“自我与自主”的权利平台,为听众创造更为自主、便捷参与互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图书馆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和重要内容。为推动图书馆治理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文章基于共生理论,通过分析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互动共生关系建构其共生机制模型。该模型由共生要素层、机制互动层、共生效果层3层构成,在共生要素层的作用下形成互动、选择、进化以及诱导4个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探寻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突破策略。结果表明:图书馆应进一步优化共生模式,增强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生态系统共生单元协同;强化共生界面,提升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生态系统知识互动与选择;营造共生环境,助推图书馆治理与数字化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牛颜 《新闻知识》2013,(7):22-24
广播以其所具有的传播快捷、随意性强、容量大、互动传播、收听成本低等特性,满足了像贵州这样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农民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山涧水边、家里外出随时收听,以便能接收到最及时、最实用的丰富资讯。目前贵州对农广播没有专业频率,对农广播栏目也屈指可数,应对媒介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贵州对农广播必须充分利用与发展本土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坚持"三贴近"和"三创新"的传播原则,重视农村广播,加强政府职能,壮大县乡广播机构作用;建立长效对农广播机制;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广播"三网融合";加快对农广播频率建设,拓展对农广播合作平台;创建对农栏目品牌,创新对农节目内容,从而促进农村广播在贵州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释广播节目形态本质内涵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改革开放30年来广播新闻节目形态的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并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从中概括出广播新闻节目形态演变与发展的"碎片化、互动化、多元化"等基本特征,进而得出结论:坚持"受众本位"和广播的媒介特性与传播规律是广播新闻节目革新与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作为电子新媒体依次进入人类信息传播领域,和书报、杂志共生共存,又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媒介的微观编辑活动变化和编辑角色的转变,也是互动发展的结果,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来阐释媒介之间的交流互动规律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宁 《今传媒》2013,(8):147-149
2008年9月,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天津电台成立电话广播工作室,为省级正规媒体与大学相关专业实践全面、稳定、深层次合作的实践形式提供了借鉴经验。新课程围绕电话广播备稿、播音、录制、制作进行,形成教师学生互动、播音系与社团各负其责的制度化运作格局,成为建在校内的"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真正"的专业水平,为建立学生自己的网络媒体提供了条件,是电话广播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明晰主导性新闻观念、确立明确的"新闻主义"是时代的要求。本文认为,建立在"发展新闻主义"与"专业新闻主义"统一基础上的"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是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在观念论视野中,发展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以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实现新闻业自身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整体发展、促成新闻领域与其他社会领域良性互动发展的"新闻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