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汇和修辞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从词汇构成的语言成品中研究各种表达手段和技巧,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新闻标题作为一种语言成品,自然其中也包含着修辞词汇化现象。本文以新闻标题为切入口,分析其修辞词汇化现象,以及对新闻标题制作、新闻写作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学研究对新闻学写作研究的促进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策略性手段来运用的修辞,在新闻的具体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语体方面,应该准确具体、新鲜生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在内容方面应真实、公正、客观。可在目前的网络新闻作品中,背离这些原则,不当修辞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就网络新闻的标题而言,就存在着血腥残忍的暴力修辞、冷漠前卫的幽默修辞、毫无厘头的“性”喻修辞、价值观偏移的预设修辞等。这些不当修辞严重影响了网络新闻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应该引起网络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反思与警醒。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和叙事学具有内在的关联结构和通约逻辑。有别于经典叙事所擅长的语言修辞模式,数字叙事客观上呼唤“数字修辞”这一全新的修辞理念。所谓数字修辞,意为面向数字文本的一种修辞观念、形式与实践。融合新闻叙事的数字修辞原理,可以从修辞本质、修辞语法、修辞情景和修辞效果这四个维度加以综合分析。在修辞本质方面,融合新闻超越了传统的修辞劝服模式,越来越多地转向界面引导,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义生成方式——引导式生成,即在用户的参与中实现某种“共享”的意义生产。在修辞语法方面,融合新闻通过语义规则维度的程序设定、文本结构维度的时空操控、意义路径维度的情节决策,重构了一种基于互动的叙事语法。在修辞情景方面,融合新闻的情景修辞主要体现为对故事情景的创设,对新闻现场的模拟,以及对混合情景的再造,从而在情景维度上重构了文本语义感知的元语言系统。在修辞效果方面,融合新闻沿着文本故事和体验场景两个维度,拓展了新闻叙事的情感向度,构建了一种基于情感认同的现实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它隐含着一定的言语交际技巧,这些技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以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的相关理论解读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现象,可以领悟其中所蕴涵的言语特点。通过逆向会话的言语背景,能够推出其话语信息是否适切和共知的问题。言语交际的双方是相互关联的,发话者在预设话题时如能把握受话者的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一定能够达到其采访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动态交际活动,它隐含着一定的言语交际技巧,这些技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以认知理解和语用推理的相关理论解读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现象,可以领悟其中所蕴涵的言语特点。通过逆向会话的言语背景,能够推出其话语信息是否适切和共知的问题。言语交际的双方是相互关联的,发话者在预设话题时如能把握受话者的认知界域和语用场景,一定能够达到其采访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骏德认为,记者的顿悟性思维是一种迅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活动。往往好奇心驱使新闻工作者发现一种突出、显著、反常的现象,而探究精神使现象显示了某种实质,新闻工作者对某种事态所表现的意义随即理解了。新闻事实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透过现象才能认清本质。记者的顿悟性思维活动也是符合这一哲学原理与认识过程的,只是速度要比其他调查研究活动快得多。记者通过顿悟性思维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把对于本质认识的观点蕴含在客  相似文献   

7.
王向宇 《新闻世界》2010,(11):119-120
修辞是某种思维活动的外化过程,广告修辞有着明确的动机,即表现产品(品牌)或传达与产品(品牌)相关的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广告人通过现象、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邻近性发挥创造性的联想与想象,激发被压制的思想,进而产生广告创意。  相似文献   

8.
华进  何纯 《新闻导刊》2007,(2):22-23
新闻叙事是面向受众的暗含劝服性特征的叙事,梵·迪克说:"新闻修辞不仅限于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相反,它还包括为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精确性和可信度而使用的策略性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修辞对于完成新闻  相似文献   

9.
蔡雯  伊俊铭 《新闻大学》2023,(2):104-116+121
当前我国新闻加速研究采用的“常规”主导视角难以回答编辑室外的新闻加速现象,相关探讨上存在“编辑室中心主义”现象。时间社会学“关系”视角为反思及扩展新闻加速研究提供了新起点。本文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关系视角对于新闻加速研究的意义与具体思路,在认识论层面启发了将新闻加速置于新闻生态主体实践及主体间关系互动的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围绕“用户催更”现象实证探讨了“用户-媒体”关系互动对于新闻加速的驱动逻辑及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并从经验性层面进一步验证了关系视角对研究新闻加速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10.
(二)在新闻中,增强事实生动性的修辞方式是很多的。常用的至少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借代、转换、对比、映衬、摹绘等等。下面,着重对其中的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方式的特征、修辞效果以及在新闻中运用的要求作些说明。一、比喻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喻体)来描写、说明所要表现的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11.
策划性新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策划与策划性新闻 “策划”本是广告学常用的术语,指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这一概念已悄然进入新闻界。“新闻策划”和“策划性新闻”已成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新闻策划不仅挂在编辑、记者的嘴上,还落实在他们的实际工作当中。有人甚至将新闻策划称作中国新闻改革的“新的生长点”。伴随着新闻策划的发展,策划性新闻也从不自觉状态而日趋自觉化,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使之成为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过新闻策划和策划性新闻尽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二者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设计、一种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整个新闻活动的过程之中,大到整个报、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栏目设置,小到单个专题的报道思想、采访思路、人员安排、采访手段的使用、版面或节目的设置等等,都属新闻策划的范筹。策划性新闻是指由新闻媒介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发展并予以报道的一种新闻类型。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确定新闻线索或报道思想后,对即将进行的报道活动进行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具有前瞻性、创意性的构思与谋划,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获取最佳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在新闻传媒内部,新闻策划已渗透到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新闻向高层次推进发展的方向。它是关照社会现象的一种新角度,一种对新观念的市视、新规划的组合,已经越来越为新闻从业人员所接受和自觉运用,并成为新闻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喻爽 《中国传媒科技》2023,(5):35-38+55
【目的】探究四种数据新闻的视觉修辞生产模式——时间修辞模式、空间修辞模式、交互修辞模式和技术修辞模式,剖析数据新闻的现实应用困境,总结数据新闻未来发展的策略,助力数据新闻的创新发展。【方法】采用视觉修辞理论探究数据新闻的四种视觉修辞生产模式,运用抽丝剥茧的方法层层递进,融入案例研究法针对四种不同的视觉修辞生产模式进行剖析,得出数据新闻现实应用上的困境,提出数据新闻现实应用上的破壁策略。【结果】经分析,发现数据新闻现实应用上的困境在于报道方式上避重就轻,内容呈现上千篇一律,图表形式上标新立异。【结论】总结出数据新闻未来发展的优化策略在于视觉形式上讲求技术之思,视觉内容上做到内容之新,视觉法则创作上追求规律之美。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是一种强大的宣传手段和颇具优势的新闻传播媒介,新闻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内容。事实是新闻的三个构成要素之一,充分认识事实和新闻的关系,是真正把握新闻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掌握新闻宣传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语法和修辞是现代汉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基本现象和问题,讲求的是语言科学和语言艺术。电视新闻报道应该像报纸新闻一样,讲求语法和修辞规律,并以艺术和修辞的形式报道新闻事实。比喻、象征、拟人、双关、借代、对比、排比等修辞格同样可以运用到电视新闻语言中。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报道效果。在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中,就恰当地运用了一些艺术和修辞手法,从而使作品增色不少,加大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本文通过对《难圆绿色梦》语言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与研究,拟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和认识:电视语言艺术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电视语法学和电视修辞学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有人说新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预告性新闻要少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谓预告性新闻,是指预告某一新闻事实将要发生的消息。正确地认识、采写和刊播预告性新闻,对于新闻媒介扩大信息量,更好地发挥指导政治经济活动、服务群众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6月26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新闻学术界的许多热点问题采访艾丰。访谈中,艾丰对探讨、分析当下的“新闻策划”热尤其有兴趣,提出了一些新鲜、独到的见解。 一、新闻策划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 艾丰认为,新闻策划实质就是造就“宣传性现象”,所谓“宣传性现象”,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情况下,由于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和干扰而产生的或者是为满足某种宣传目的而人为制造的一类现象”。 访谈中,艾丰强调;“我读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就叫《论宣传性现象》。我认为,宣传性现象就是策划产生的。我那时候没用这个词,但我…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新闻时有发生,如何能快速捕捉到新闻线索,这需要记者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寻找、捕捉、判定新闻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职业敏感,也是一种顿悟性思维活动,是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如今,信息爆炸时代,新闻竞争意识、新闻策划、新闻线索来源等,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一)从新闻修辞的角度来说,理想的新闻语言在对新闻内容作出恰当、完满的表达之时,在形式上还应该具有引人的魅力。新闻修辞,既要研究如何使新闻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也要研究怎样使新闻语言本身充满形式美感。追求语言的形式美,促使新闻事实的有力传播,是新闻修辞的重要目标。在我们的新闻语言中,常常可以发现有的新闻语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具有四大属性:信息性、舆论性、宣传性和商品性,这从侧面指出了新闻传播是手段,不是目的,即让尽可能多的目标受众都知道新闻的内容,都知道新闻中说得对、说得好,只是工作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作为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新闻传播最终是要取得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