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提到贝多芬的交响曲,很多人或许跟我一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再熟悉不过的"命运主题"了。与《第五交响曲》(命运)相比,《第七交响曲》虽然没有广为人知的标题,但也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无标题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余容 《学与玩》2023,(1):36-37
<正>贝多芬《第十交响曲》,顾名思义,就是贝多芬创作的第十部交响曲。与前九部交响曲一样,这部作品激扬澎湃,充满生命力。不过,它也与前九部不同:如果有一天入选了音乐教材,署名应该是贝多芬还是贝多芬+AI (人工智能)团队呢?看到这里,大家也许明白了,这是一部由AI续写的贝多芬作品。关键词一未竟之作众所周知,贝多芬的代表作有九大交响曲。其中,《第九交响曲》是他在1924年完成的,以永恒之作《欢乐颂》收尾,是贝多芬作品经典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如果用"性别特点"来形容交响曲的风格,你会发现有一些偏于"女性化",例如舒曼的《第一交响曲(春天)》。如果再加以区别,"女性化交响曲"中还有"大女人"和"小女人"之分。此外,也有一些交响曲特别"Man",就像"猛汉"一般,例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李斯特的《交响曲(浮士德)》等。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E小调第五交响  相似文献   

4.
一、完整地欣赏音乐作品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音乐并非生活必需品,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自然也大都仅是浅尝辄止,能够对一些经典作品的主题或其他重要部分的旋律有所了解,并形成听觉记忆,这已经足够.但对于从事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师而言,仅达到以上认知层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以世人最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为例,其第四乐章的"欢乐颂"主题可谓家喻户晓,大部分人均可准确哼唱其旋律.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做到此点已经能够令人满意.但对于音乐教师而言,要求则必然要高一些,笔者认为,了解以下内容应当说是十分基本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学习高一第一册自读课本中的《贝多芬百年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1.导入:课间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上课伊始询问音乐名称及作者导入。2.整体感知:一般祭文的特点是什么?这篇祭文主要写的是什么?3.重点探究:(1)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书上是怎么说的?文章又是如何表现  相似文献   

6.
许多音乐评论家对贝多芬的《黎明》这首奏鸣曲极为称赞,认为它是一首欢乐的生活颂歌,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的先声。如果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8是《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步重大的准备的话,那么Op.53是明显的第二步。在第一乐章和最后乐章中,时代的鲜明轮廊是十分清晰的。巨大的尾声几乎相当于  相似文献   

7.
谢景全 《江苏教育》2012,(Z1):102-103
一、完整地欣赏音乐作品对于普通大众而言,音乐并非生活必需品,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自然也大都仅是浅尝辄止,能够对一些经典作品的主题或其他重要部分的旋律有所了解,并形成听觉记忆,这已经足够。但对于从事音乐教学活动的教师而言,仅达到以上认知层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以世人最为熟悉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为例,其第四乐章的"欢乐颂"主题可谓家喻户晓,大部分人均可准确哼唱其旋律。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做到此点已经能够令人满意。但对于音乐教师而言,要求则必然要高一些,笔者认为,了解以  相似文献   

8.
听第25届奥运会会歌《巴塞罗那》,很自然地要和汉城奥运会会歌相比,总觉得《我们心手相连》激情奔放、群众性强,旋律通俗流畅,结构严谨规范;特别是巧妙地隐伏着贝多芬名作《欢乐颂》的主题(3345|5432……)“影子”(33 45 5.4|4.33.2213……),表达了世界人民渴望团  相似文献   

9.
学习高一第一册自读课本中的《贝多芬百年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1.导入:课间播放贝多芬的《欢乐颂》,上课伊始询问音乐名称及作者导入。  相似文献   

10.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世界交响曲中登峰造极之作。文章力图从调性、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赏析,使人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the Symphony Op.92 in A major)》,是于贝多芬创作盛期1812年在特普利策一地完成的,并于1813年上演.据说,这部作品最初上演之时,有人曾说这是一部酒徒的作品,是关于一个沉醉之人的作品.①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中,这部作品是最受人欢迎的.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板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可以说是他的交响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贝多芬花了31年的时间去酝酿这部交响曲,作品中体现了他三个创作时期的不同风格。本文主要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并且简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世界交响曲中登峰造极之作。文章力图从调性、曲式结构、主题旋律、创作背景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赏析,使人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写的是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的感受,作者对贝多芬的乐曲有较好的欣赏力,对贝多芬的思想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贝多芬敢于跟不公平的命运抗争更有着自己的感受。作者从贝多芬对命运的拷问中,联想到人活着就应该向不公平的命运挑战,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音乐能荡涤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音乐能带给人们享受和感悟,作者正是从贝多芬那美妙的音乐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主持人文之这几天一直在听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以下简称“贝五”),一遍接一遍,听着不同版本的“贝五”。无论是哪个,都把我的心挠得痒痒的,使我情不自禁地想去演奏…  相似文献   

15.
《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开始的4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乐曲体现了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抗争的思想。笔者将欣赏《命运交响曲》一课制成课件进行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Beethoven王子     
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贝多芬是一个不知人间冷暖无情无理自以为是的音乐人。因为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让我对贝多芬的音乐与为人非常的厌恶。《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个音符就如此的不羁,什么玩意儿。从此我拒绝这传说中天才与不朽的音乐人的CD。不过,那一次,那一首曲子,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漫长的音乐发展史上,"第九交响曲"像个魔咒,让一位又一位大师沦陷其中。这也被后世的乐迷们津津乐道。"魔咒"源自伟大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创作了《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之后,他开始构思《第十交响曲》,然而生命戛然而止,流传至今的只有一个乐章。在贝多芬魂断于"9"之后,许多作曲家纷纷止步于这个神秘的数字,例如贝多芬的追随者、歌曲之王弗兰茨·舒伯特,捷克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以及20世纪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姆斯。他们都在完成了《第九交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德国杰出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乃至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也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而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酝酿和创作与著名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处在同一时期,作曲体现了作曲家热情奔放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痛苦,被认为是作曲家最成功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鲸》(人教版第九册)的教学活动中,我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教学效果良好。一、巧设“抢答”,学会探究针对《鲸》这篇课文的特点,根据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我设计了“鲸的知识”抢答赛这个环节。第一轮抢答有关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知识。第二轮抢答这一课要求掌握的难点知识。这个环节的设计,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胜欲望,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真研读课文,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然后在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由小组长作记录,看谁学…  相似文献   

20.
<正>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杭州"以贝多芬的《欢乐颂》压轴,让我再一次回想起暑期阅读的《名人传》,对贝多芬又多了一份崇敬之情。他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不朽的音乐,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艰辛困苦?贝多芬,18世纪伟大的音乐家,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他的童年非常的痛苦、悲惨,他的父亲使用暴力迫使他学习音乐,甚至使他差一点因此而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