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最经济的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字,长的数千字不等。《新共和》周刊每年要评介五百来本新书。出版商十分重视书评宣传,不但每有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2.
在出版界的支持下,由纽约银行家波特·比波投资创办的全国性书业杂志《文字》(word)将于今春在美创刊。该月刊的重点是图书评论,每期将刊登70种书评,此外还报道书刊出版状况及动态,另外  相似文献   

3.
’95欧美最佳图书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31日海舟子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杂志以每年评介图书数量众多、文章权威、统计手段先进、编辑眼光“狠毒”而历来为读书、出版界所重视。该刊于每年12月评选出的该年度欧美最佳图书颇具影响。我们特编辑出其最新的...  相似文献   

4.
不朽的园丁     
《不朽的园丁》在美国上映时,美国影评界即好评如潮。斯坦利·考夫曼是美国最权威的影评家之一,在《新共和》杂志上写了几十年影评,他认为这部新片近乎完美。美国知识界最有影响的《纽约书评》专门刊登长文,深入探讨这部电影。能拍出如此轰动影片的,是何方神圣?看创作人员名单才发现,导演和原著作者均非泛泛之辈。  相似文献   

5.
美国书评界不仅有刊载书评专栏的刊物,而且还有一些专门以评论图书为办刊方针的书评刊物,这些书评刊物包括综合性的报纸附刊或杂志,专业书评杂志,以及专门评论特殊印刷资料,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的刊物。  相似文献   

6.
《书林》是评介图书、引导读书的书评性质的读书杂志,以广大读书爱好者为对象,内容为评介中外图书,交流读书心得,传播图书信息,丰富读书生活。《书林》创刊于1979年9月,原为双月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应读者要求,自1986年1月起改为月刊。《书林》创办以来,始终以“绐人老老实实的知识”,“不语‘怪、力、乱、神”,不发假大空的文章”为自己办刊的宗旨。在刊物如林的激烈竞争中,有些刊物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竞相刊登一些格调不高的言情、武侠、  相似文献   

7.
四、呼唤书评权威书评需要权威。书评权威不但能对图书的价值作出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判断,还以其权威性影响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它依附的形式有二:一是权威书评报刊,像美国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英国的《泰吾士报·书评周刊》和《伦敦书评周刊》那样,他们褒扬的新书一定会在国内畅销,他们  相似文献   

8.
创刊于1905年的《书单》(Booklist)杂志,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的刊物,目的在协助全美图书馆和一般读者选购好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最具权威性的书评刊物。《书单》各期最后几页的“参考书通报”更是此份刊物最著名的专栏,有独立的编辑委员会和主编,每  相似文献   

9.
1、美国报纸的书评专栏美国各大报纸都设有书评栏目。报纸书评因报纸出版周期短,新闻性强,书评往往发表于图书未出版或再版之际,具有很强的时间性。然而,也正因为追求快速,新闻性以及根据图书校样撰写书评等特点,报纸书评与图书实际内容常有出入,不能准确地深入地揭示图书。此外,报纸书评大  相似文献   

10.
美国唯一的全国性大众日报《今日美国》(USA Today)近日在其生活版中首次开设了不同于《出版商周刊》和《纽约时报书评》的全国50种畅销书排行榜栏目。其排名依据是全国近3000家连锁书店和独立书店的图书销售统计。该排行榜每周四刊登一次,是一个包括所有图书类别在内的综合性畅销书名单。  相似文献   

11.
溢美应避亲     
从美国返沪为自己新著《温馨上海悲情纽约》签名售书的董鼎山先生,是年逾八旬的旅美老作家老报人。他年轻时从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后,就到《纽约时报》与《时代》周刊从事新闻职业,对美国传媒有深切的了解。20年前,他在北京《读书》杂志上开辟的“西窗漫记”专栏,可说是给我们打开了解美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窗口。最近,有记者在上海访问董鼎山,他说的一段有关书评的话,又打开了我闭塞的心扉,受到极大的触动。有记者说国内书评界存在无聊的吹捧和一棍子打死的恶习,董鼎山说,书评要绝对客观,不能让朋友给朋友写书评,又说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刊有天津马晓声先生《论导读性书评》一文。读后有一些想法,写出来与马先生商榷,也请方家赐教。开首马先生把书评分为四类:以介绍图书内容为主的评介性书评;以评论、判断图书内容、形式等价值为主的评价性书评;以深层次探讨图书内容及其得失为主的学术性书评;以引导、辅导和指导读者阅读为主的导读性书评。将书评分类研究很有必要,这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4,(10):13-13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1931年,沃尔特·李普曼在结束了《世界报》社论版主编的职务后,接受《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聘请,撰写“今日和明日”的专栏,每周两次,后又在《新闻周刊》开此专栏,前后持续30多年之久(1931-1967),他于1967年3月25日写完《新闻周刊》最后一期专栏文章时,是78岁。“今日和明日”专栏成为20世纪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专栏,并通过“专栏辛迪加”在美国及世界各国200多家报刊上刊登。拥有读者近5000万人,“整整三代人都靠沃尔特·李普曼指点政治事务的迷津”。他与《纽约邮报》的戴维·劳伦斯、《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马克·沙利文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弗兰克·R·肯特成为了20世纪严肃型政治专栏的四大代表性人物。詹姆斯·赖斯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此人被认为是时报的一大功臣。他逝世之日,时报在头版撰文,称之为“一位举世无双的报人”和“美国新闻界的巨人”。他开创了时报的社论版对页。在1971年9月26日开始推出的  相似文献   

14.
除出版商、图书馆等对书评的重视,读者对书评的信任,庞大的书评队伍,完善的检索体系等外,美国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书评媒介亦颇引人注目。而在这个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组成的媒介体系中,书评报纸和书评杂志的历史尤为悠久,亦尤为书评研究者们所重视。一、美国书评报刊的历史沿革从范围、性质的演变来看,美国书评报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15年~1871年,杂志书评栏的开辟1815年,《北美评论》在美国创刊,它以每期两栏的篇幅刊登书评,从而揭开了美国书评报刊建  相似文献   

15.
四、图书宣传与推销活动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出版商不得不特别注意广告宣传和推销活动。用于宣传与推销的费用约占图书定价的10~15%。同时批发商、书店也要花相当多的经费做广告,以使出版商、书店和读者之间的图书信息保持最佳畅通状态。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书评活动,出版书评刊物请专家对新书发表评论,肯定图书的价值,是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了。因此出版商在出版一本新书后,总是用最快速度将书赠送给有关书评专家,并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这些书评,美国一些最著名的报刊,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幸福》杂志、  相似文献   

16.
何星 《今传媒》2013,(4):47-48
在“大媒体”环境下,“全民阅读”更加引起人们的思考.我国的全民阅读率(除去教材、教辅)仅为20%,这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而媒介在推动全民阅读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笔者以《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为研究对象,以书评为着眼点,分析和评价了该报在书评工作方面的特色、优点和不足之处,为做好图书评介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格林伍德出版集团最近创办了一份书评杂志《新亚洲书评》季刊。该刊将对亚洲出版的图书、杂志以及多媒体出版物进行评论,并发表有关文章。据该刊主编詹姆斯·波顿介绍该刊将成为西方了解亚洲图书出版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来,在美国资产阶级报业垄断集团加速发展的同时,外国资本也加快了打入美国报业的步伐。八月十三日美国《华盛顿明星报》在题为《外国人接管了美国报刊吗?》的文章里,反映了以下一些情况。澳大利亚的鲁珀特·默多克收买了纽约的《纽约邮报》。他还拥有《纽约杂志》、《乡村之声》、《新西部》几种杂志。英国的维尔·哈姆斯沃思的报业联合组织在《老爷》杂志大量投资,并准备为美国律师  相似文献   

19.
盛韵 《编辑学刊》2012,(4):56-59
《纽约书评》是美国知识界的必读,创办半世纪以来,定义了美国甚至英语世界的智性讨论。本文介绍了《纽约书评》的创刊缘起、办刊立场与风格以及经营与发行方面的特色。"至死方休"是《纽约书评》的一个鲜明特色,总编、特约漫画家和核心作者为之奉献一生,读者一读也是一辈子。对作者群、对刊物内容的极致追求也成就了《纽约书评》稳定的读者和盈利。  相似文献   

20.
陈天授、徐启平在《中国出版》1993年第壹期发表的《图书大系统和广义书评学》一文中提出了“广义书评学”的概念并加以界定。认为广义书评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图书大系统,而不只是书评本身,其研究目的是优化图书大系统,提高图书质量;其最终目的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其理论依据是系统论和控制论。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凡涉及到图书编辑、出版、发行、流通、管理、评介的各个方面的总体可以视为图书大系统。三审制中的复审、终审只是编辑部门的反馈,校对是印刷过程中的反馈,但都是局部反馈,只有“评”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