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信息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网络的信息系统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学习资源,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的丰富,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然而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并没有充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且没有充分地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教师只有对数学教育教学不断改革,才能够使数学教育实现根本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有其四大特色:没有《课程标准》,只有试行的指导纲要;没有教材,只有指定的四大领域;没有专职教师,要求全员参与;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些评价理念。这特色既给教师更多的压力,又给了教师更大的权力,于是很多教师都是自己想做什么活动就做什么,忘记了活动的主体者是学生。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把选择活动的权力归还给他们,其更多的是起引导提领的作用,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学校活动、日常生活中来挖掘活动题材,选择活动主题,使后续活动更健康、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很多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家长给教师反映了很多问题,如作业速度慢、花费时间多;总是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要被逼着才会认真学习;总是出错,考试成绩没有提高等等。这些看似是学生的问题.其实也从侧面给我们教师提了醒.我们在教知识的同时是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了呢?我认为,之所以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说明了学生学习活动有不妥的地方.或是教师的教学没有引领学生的学习。只有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才能让学习状况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正确运用资料,把材料与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观点而缺乏富有说服力的材料给予说明,这个观点便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往往只给学生干巴巴的几条“筋”而已。相反的,只有零星的材料而没有  相似文献   

5.
<正>转型性变革,必须读懂教师。只有真正读懂,才能真正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帮助教师。读不懂教师,不改变教师,一切都是空话。现在有人提"学生中心""先学后教",其实"先学"的东西还是教师给的,如果教师不变,给的还是原来的,那么变的只是给的先后形式,本质并没有变。只有教师发生变化,真正把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主人,真正与学生共同投入教学,互动对话,才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同时教师也获得智慧成长。  相似文献   

6.
孙丽群 《成才之路》2014,(17):15-15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许多教师共同的认识。在以前的教学中,认为学生没有提出问题就是对所讲的知识都懂了,没有提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这样就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淡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座位的编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学合理编排学生座位,不但要给学生适度的自由选择权,还要给教师留有充分的合理搭配权;既要满足家长的正当诉求,又要回绝家长的无理要求。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坚持带着感情编排学生座位,取得了令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性教育中,强调以文化知识教育为主体,智育为脉络,德育为灵魂,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赫尔巴特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那么,在教育中如何渗透德育,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敏感、天真的学生,只有当教师真正以坦诚之心和勤恳的劳动感染他们时,他们才会回报给教师至真至纯的敬爱。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语文教学比较普遍地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已很难看到读的过程(这里不单指朗读),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问题的结论上。在教学中教师忙于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则忙于回答教师的这些问题。教学的时间都花在“是不是”、“是什么”上,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阅读过程都被遗弃了。文言文的教学更是只有“言”没有“文”;只有翻译解释,没有阅读体会;只有教没有学。可以说,绝大多数的文言文教学仍是教师的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水的鱼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方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相似文献   

11.
叶澜 《云南教育》2023,(Z1):20-21
<正>转型性变革,必须读懂教师。只有真正读懂了,才能真正知道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帮助教师。读不懂教师,不改变教师,则一切都是空话。现在有人提“学生中心”“先学后教”,其实先学的东西还是教师给的,如果教师不变,给的还是原来的,那么变的只是给的先后形式,本质并没有变。  相似文献   

12.
<正>读不懂教师,不改变教师,则一切都是空话。现在有人提“学生中心”“先学后教”,其实先学的东西还是教师给的,如果教师不变,给的还是原来的,那么变的只是给的先后形式,本质并没有变。只有教师发生变化,真正把学生看作主动发展的人,真正与学生共同投入教学,进行互动对话,才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同时教师也会获得智慧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个主阵地,方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我的眼中,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学习快慢之别。我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尝试从课堂做起,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革进行数年,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课程改革要提高政治教师的业务水平,只有政治教师的教育质量提高了,专业素质上去了,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政治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水的鱼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万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解决疑问的主要阵地,教师只有利用好课堂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议,希望能给广大物理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只要有学生存在,就有“问题学生”存在.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这类学生更多一些,这类“问题学生”普遍问题是对学习漠然与冷淡,对学习毫无兴趣,而且行为习惯也差,给教学、管理加大了难度.面对这样的现实,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积极面对,针对不同的学生对症下药,才能有助于学生得到进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8.
黄丽君 《教师》2010,(1):12-14
一所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教师发展,学生才会得到发展;只有教师快乐,学生才会快乐;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幸福。教师是人.他不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他的学识水平有限,他的能力也有限,需要学校给他以成长的土壤,不断给他注入新的活力.不断给他力量与源泉.因此学校要把对教师的培训与对学生的培训等同起来,让教师与学生在学校这块沃土中共同成长。我们学校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提出了“把学校打造成为特级教师摇篮”的口号。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无论干什么事,学生只有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劲头才会大,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要想让学生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问过我的学生:世界上如果没有老师会怎样?我满以为他们会说没有老师就没有知识,没有老师就没有科学等,可是孩子们的回答却令我失望:没有老师就没有考试,没有老师就没有作业,没有老师就没有暴力……听到这些回答,我不禁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孩子,我用什么触动你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给了我太多的教育体验和情感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情感交流的纽带便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因此师生之间要有和谐的情感共鸣。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