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羁旅离情是柳永词的主题之一,柳永词羁旅离情抒发方式有:以景物烘托感情,以细节凝练感情,以同忆深化感情,以假想拓展感情,以警策升华感情,等等。  相似文献   

2.
世人以为柳永曲俗,这是就其创作以情词为主流而言的,也是儒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创作以雅正为标准,对柳永词的不尽全面、不尽公允的评价。如果我们今天仍这样评价柳词,那是不客观的,其实,柳永词俗只是一方面,柳词内容多样,在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方面的特色,不可一以概之。本文就对柳永的男女情词、羁旅词和表现太平气象的词作一分析,来看柳永词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柳永《雨霖铃》一词围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进行构思,曲折回环而又极有层次地将羁旅愁苦和离愁别绪酣畅淋漓地表露出来。全词情景相生,虚实叠印,意境浑然天成,成为咏离情的千古绝调。  相似文献   

4.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苑中绽放最灿烂的花朵,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芳香浓郁;古人以诗言志,以词言情,古诗词以其丰美的艺术琼浆滋润着读者的心灵,给赏析者无尽的美的享受,笔者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在赏析古诗词中,捕捉作者生存的时代背景,体会古诗词表现出来的山村田园之美,羁旅愁怀,离情别恨之情,领悟古诗词弦外之音,感受古诗词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5.
柳永词向以风流著称,然而,其人其词实不乏儒雅情怀,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他在词中所体现的这种情怀,同时分析其形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情怀主要体现在他咏怀词中的兴寄精神,宦游词中的隐逸情趣,羁旅词中的骚雅情绪,它的形成实受家学-仕宦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传统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考点说略]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羁旅诗倍受命题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考点说略】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  相似文献   

8.
司空曙是唐代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歌感情真挚、情思动人,艺术造诣也有独到之处。司空曙的羁旅诗虽不多却颇有特色,诗人常以其敏感的诗心直接把握时代的心理节奏和情绪特点,常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表现凸显诗人复杂深微的心态,表达对历史社会的感慨和对现实人生的领悟。通过对司空曙羁旅诗思想内容的大致解读,把握其情感指向;通过对羁旅诗常用表现手法的归类,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以羁旅诗研究为基点,不但可以弄清其本身的特征,还可进一步认识司空曙诗的审美价值和诗史影响。  相似文献   

9.
阅读诗歌要从下面几点入手。关注诗题。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诗题之中,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进而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咏史诗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离愁别绪,羁旅诗的漂泊愁苦,边塞诗的或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把握意象。意象即诗中的景和物,由于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思想及感情,因而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雁代表思乡和漂泊,菊代表高洁、隐逸、飘零,竹代表正直、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  相似文献   

10.
唐代以月亮为题材的羁旅诗的大量产生与儒家感情的平和及月亮所蕴含的象征意义有关。本文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了诗人们因月亮的光线、圆缺的特性及其象征意义所引起的思乡之情 ;同时探讨了他们在当时思想文化环境的影响下 ,将感情移注到月亮上的原因 ,在取得心理慰藉的同时诗作达到人月合一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1.
唐诗排行榜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是指诗人因各种原因远离家国,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激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怀想。羁旅诗中的感情是古今相通的,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它就像镜子一样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环境,阅读羁旅诗,要注意了解社会历史大背景  相似文献   

12.
羁旅诗长期遵循着言志抒情的咏怀思路,自然物象无法凸显独立出来,随着魏晋时代山水审美意识的勃兴以及山水游览风气的盛行,行旅诗也逐渐增加山水描写的比重,并将山水游赏与羁旅情思结合起来,二者融合才有谢灵运羁旅山水诗的出现。其间玄言山水诗以山水阐说玄理,注重祛情去累、以理遣情,将羁旅的困境体验导向证悟哲理玄境的解脱,山水显得外在而与诗人的精神世界难以相契,至南朝尤其是谢朓的宦游山水诗篇,山水形象与世俗生活情感相交融,才有羁旅山水诗歌传统的正式定型。从羁旅咏怀到羁旅山水,情事相生转变为情景相照,正是山水诗诞生的内在理路之一。  相似文献   

13.
柳词的接受,宋人多有偏颇之见,谓其“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蝶之语”;“浅近卑俗”、“声态可憎”。但考察《乐章集》,我们会发现,柳词中有不少对于“升平”气象的颂赞歌唱,而他的这些词作中,反映出柳永从小培养起来的“卿相”情结。本文通过对柳词的细致分析.择出其描写升平气象的颂赞之词,把柳永词中对社会的关怀与其功名之心相联系,将柳永的“卿相”情结作一体现。  相似文献   

14.
柳永词历来被视为是婉约派之代表 ,柔婉、艳丽基本上成了柳永词风的典型概括。而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从柳永慢词的产生过程 ,我们可以较为详尽地看到柳永词所体现出来的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柳永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从婉约风格与音韵和美等角度进行赏析,文章在肯定前述特点之外,突出柳永词的绘画意识。分别从词画关系、以画为词缘由及事实、以画为词的创作方式及赏析要点予以探究,再现词人以画为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俯视型受众对柳永词的不同态度及论争,不仅促进了柳永词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北宋都市娱乐生活与审美观念的转变,而且直接影响了柳永词创作的内容与风格,使其词作不断雅化与诗化。  相似文献   

17.
柳永词透露出了北宋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中内容不仅描写了当时市里坊间的独特风气,同时也展现出了当时思想价值观的碰撞以及繁荣社会下的社会行为,柳永本身的魅力以及行为,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拍即合。基于此,从柳永词的特质、社会人群、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对柳永词广泛传播的原因,以及柳永词的文化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词的传播是北宋时期特殊的化现象,它不但是诗、乐、声、舞多种艺术审美的撞击过程,而且是以北宋化传播的整体存在为依据的化整合活动,是柳永词得以存在、得以实现其艺术和化效应的社会行为,歌妓的演唱是柳永词存在的活化机制,柳永词的传播实现了词体的传播化,推动了市民俗化与士大夫精英化的分庭抗礼。  相似文献   

19.
世人以为柳永曲俗,这是就其创作以情词为主流而言的,也是儒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创作以雅正为标准,对柳永词的不尽全面、不尽公允的评价。如果我们今天仍这样评价柳词,那是不客观的,其实,柳永词俗只是一方面,柳词内容多样,在艺术风  相似文献   

20.
宋代词人借“恨”这个简单的字,在词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离情别恨,爱恨情仇和失意怅惘。将个人感情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这个字的语义表现出种种的多样性。对不同作品中“恨”语义的解读,有助于更好的品味词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