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汉语中的定位动词在不同的句法构式中都可分别表达动态和静态含义。对英语定位动词的研究认为,此类动词的动作义由状态义转化而来;而传统汉语研究则认为这类动词的状态义是在静态存在句的构式作用下由动作义延伸而来的。然而对汉语定位动词出现的句法结构、表达的事件类型及其内晨语义特点的分析表明汉语定位动词的动作义也是由状态义转化而来的——从而为定位动词可以同时表达动态和静态场景的特殊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句法演变过程中有一种规律,这就是"强性动作动词的优先充谓律",它会造成原有句子结构的变化,甚至会促发新型句法成分的产生,汉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动相补语、可能补语、多种有标记被动式、助动词的产生都与这种规律的作用有关。"汉语强性动作动词优先充谓律"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英汉心理动词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理状态动词和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基本句式分别为:S(感受者)+V(心理状态)+O(客体),S(使役者)+V(心理使役)+0(感受者)。汉语心理动词句式还包括“把”字句、“对”字句和兼语句式S(感受者)+V(心理状态)+0(有生客体)+V。英语心理使役表达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现,而汉语中多用兼语式的使役结构。英汉心理动词的主语选择由心理动词的语义成分、论元结构和人类视角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以2523个日语复合动词为主要统计对象,通过分析格构造、意义特征及意义领域,明确了日语复合动词前后项的基本像,认为日语复合动词前项要素的大部分为不包含变化意义的〈が,き〉格动作动词,并往往是与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相关的具体动作,而后项动词则很多是包含变化意义的、与〈に〉格相关的动词,由此进一步论证并发展了日语复合动词的基本结构是“主体动作(经过)→对象变化(结果)”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讨论了日语自动词和他动词,主要是相对动词及其与语态的关系。从日语学习的角度探讨了日语相对动词的形态特征,分析了他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意志性,非宾格动词的非意志性,讨论了"自动词+(さ)せる"的动作的双重性,他动词动作的单重性问题及"他动词+(ら)れる"的主观动作的状态性和自动词的动作、状态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6.
英语状态被动结构(stative passive structure)表示主语所具有的状态特征或者主语由于动作的完成所导致的行为结果。表示行为结果的及物动词,包括表示情感变化的心理使役动词和色彩使役动词,以及表示运动变化和状态特征的不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于状态被动结构。英语状态被动结构以被动形式表示主动意义。英语状态被动结构包括be型状态被动结构(be+v-ed)、特殊连系动词型状态被动结构(special link-verb+v-ed)和get型状态被动结构(get+v-ed)。  相似文献   

7.
我们把运动和状态这两种现象合称为"运动事件",运动和状态这一语义范畴包含各种语义成分,如动作以及动作的原因、方式和结果等.不同的语言在表达这些语义成分时,采用的词汇化模式不尽相同;然而,同一语言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词汇化模式也可能是有差异的.本文尝试运用词汇化模式理论以表达"位移" 义的部分动词为例,对比分析了古今汉语在词汇化模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卢爱龙 《初中生》2003,(27):30-31
begin,start,buy,borrow,join,finish,die等动词其动作的开始与结束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即它们所表示的动作刚一发生便停止了,因此,这些动词都称为短暂性动词(或终止性动词)。该类动词可以用于现在完成时,但在用法上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一、在现在完成时的肯定句中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如:他的祖父已去逝五年了。[误]Hisgrandfatherhasdiedforfiveyears.[析]上句中的die为短暂性动词,在现在完成时中不能和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如:forfiveyears,since1999,sincefouryearsago等连用。正确的翻译有以下四种:1.用表示持续状态的相应…  相似文献   

9.
持续性动词和终止性动词不仅在词汇意义方面不同,而且在与某些时间状语连用时也有区别和差异.持续性动词强调动作或状态的可延续性,而终止性动词强调的是动作的短暂——即动作发生后就立即结束.该两类动词在与某些同一时间状语连用时,却表示的意义不同.因此,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动态助词了表示动作行为完成或状态的出现,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后面。朱德熙(1982)将其称为动词、形容词后缀。例如:看了一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了(已经看完),和看一遍的意思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汉语的了和印欧语动词的过去时词尾作用不同,印欧语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调查了情态助动词在两个自建的英语学位论文语料库中做模糊限制语的用法,通过对比分析存在的差异,以期对模糊限制语认识及英语学位论文写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英语没有专门的语法标记来表示作格与受格的区别,所以英语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非作格语言。但英语动词表现出来的在聚合关系上的差异却说明了英语及物性和作格性的客观存在性,像break这样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作不及物动词的动词为典型的作格动词,含有这种动词的结构往往为作格性结构,而像lose这样只有及物用法的动词为典型的及物动词,含有这种动词的结构往往为及物性结构。本文主要对作格性结构和及物性结构的语义特征及其词汇基础、句法特征等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以对英语的句法及动词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其他语言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哪些英语主动词后接介词to一直是英语教和学中的难点。检索coca语料库中所有的v+to+v-ing结构,能帮助归纳出这类结构中主动词的语义特征和使用规律,v+to+v—ing结构中的主动词大致可分为四类,这四类主动词有着共同的语义倾向,都和该结构中介词to的语义特征保持着或高或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在量子力学中,变分法可以用来研究中心力场V(r)中存在束缚态的条件。我们用变分法对以下5种中心力场:V(r)=-γδr-a),V2(r)=-V0e^-r/a,V3(r)=γe^-r/a/rV4(r)=-e^2/r,V5(r)=-A/r^2,研究了存在束缚态的条件,结果分别为(1)μγa/h^2〉0.68,(2)μV0a^2/h^2〉0.84,(3)μγa/h^2〉1,(4)e取任意值,(5)无论A取何值,均不能形成束缚态。我们还对这些势场的定态薛定谔方程,用精确求解的方法得到的条件分别为(1)μγa/h^2〉0.5,(2)μV0a^2/h^2〉0.07228,(3)μγa/h^2〉0.84,(4)e取任意值,(5)无论A取何值,均不能形成束缚态。对比以上两种结果看出,由变分法得到的条件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变分法是简单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李广风 《学科教育》2014,(2):94-101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与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显著相关,课堂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作用大于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环境的影响作用,课堂环境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环境的九个因子中,主要是课堂参与、学生责任、任务取向、教师支持影响自主学习中的所有维度,即评估过程、制订计划、明确要求、监控策略和使用策略。课堂环境感知和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匹配类型(感知好能力强、感知中等好一能力中等强)和不匹配类型(感知好能力中等强、感知中等好能力差)。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要创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情感和认知的积极发展;重视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加强“任务”教学,提高学生对“任务”的积极认识;强化策略培训,提高学生使用策略进行学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唐玉柱(2001)提出虚词there是存现动词的独立论元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在英语存现句中,there出现时,不管方位介词词组(LP)是否出现,there都是存现动词的一个独立内论元;如果LP与there同时出现,LP为附加语;当LP出现在句首而there不出现时,LP是存现动词的一个论元,可以做主语。  相似文献   

17.
感叹句是用于表达各种情感的一类句式。传统语法所认为的感叹句仅是全部感叹句的一部分。在对实际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汉语中感叹句被重新分类为:由程度副词"多么"等引导的感叹句;感叹词"啊"等提示的感叹句;独词或短语类感叹句;句末带语气助词"呀"等的感叹句。除第四种外,每一类在英语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句式,因为英语中没有用于句末的语气助词。此外,通过对两种语言各类感叹句所占比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感叹句的使用,汉语较之英语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生活的镜子,习语是语言的精华。由于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体的参与,因此就产生了许多与人体部位或器官有关的习惯用语,即习语。英语的人体习语十分丰富,所以,要想精通英语就得研究这些习语。主要对英语中常见的人体习语进行分类、释义及探源,旨在帮助初学者正确应用此类习语。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燕京理工学院2011级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问卷调查的数据及其在2011年英语入学考试中的成绩为基础,探索民办大学英语学习者成败归因的特点与趋势。研究发现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被试的归因趋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归因于兴趣(内部、稳定、可控)、努力和方法(内部、不稳定、可控)这三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华语文学习需求的日益升高,使得以“母语为非华语者”的华语文能力测验也逐渐受到各国瞩目,然而,这些华语文能力测验仍有一些限制与不足之处。本研究目的是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架构(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CEFR)为基础,参考蔡雅熏(2009)编制的《华语文能力指标》,研发A2级的华语文听力与阅读测验,并导人现代测验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之技术,建立一套具有信度、效度的华语文能力计算机化测验。最后,本文透过次级量尺分数估计方法,探讨受试者在CEFR中四种语言能力之表现,研究显示受试者表达与理解能力优于互动与转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