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深入开展真理标准的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如何正确估计逻辑证明在认识真理中的作用以及它和实践检验的关系问题。研究和阐发清楚这个问题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对什么是逻辑证明,逻辑证明的作用究竟怎样估计,逻辑证明和实践证明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是不同的。把逻辑证明和实践相并列,认为真理有二个标准是错误的,但是,否认或贬低逻辑证明的作用也是片面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基础上,正确估计了逻辑证明的作用,并科学地阐明了这两者的关系. (一)以认识或客观对象为标准为什么不可能真理的标准,是指据以区分真理和谬误的准绳。由于真理和谬误都是主观对客观的关系:前者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后者是歪曲的反映,因此,真理的标准,从本质上说,也就是据以判明和衡量主观与客观是否相一致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实践.离开实践,试图从认识或客观  相似文献   

3.
本同意逻辑证明是检验现代敖学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讨论了逻辑证明是一种实践活动的问题.因而本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逻辑真理问题是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哲学和逻辑学界对其一直存有异议,尤其是在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划分上存有多种看法。本文试图立足于现代逻辑哲学角度,从考察“真”的定义和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关系入手,对有关逻辑真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考察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通过逻辑证明,人们也能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这样似乎就产生了如下的逻辑矛盾:如果逻辑证明能够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实践又怎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我们认为,不能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上的巨大意义,但它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什么是逻辑证明证明(即逻辑证明或叫论证)就是用一(些)真实判断来确定另一判断的真实性。下面是一个证明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讨论,牵涉到认识论以及逻辑学的许多基本问题,它们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这里想着重讨论一下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的关系问题。出于说明问题的需要,并就一些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真理检验标准的一致见解。实际上,逻辑证明也在扮演着检验真理的角色,只不过实践标准是根本的,而逻辑证明则是非根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可以从一些基本的概念、公理、定律出发,运用逻辑推理、数学演算的方法,得到了一系列正确的定理、结论。似乎这些定理、结论并不是从实践中来,也不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只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可以证明它的正确性。这就容易给人造成一个错觉,在高二哲学的学习中,不少同学也提出了逻辑证明可否代替实践而成为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问题。那么,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是什么关系,逻辑证明能否代替社会实践而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呢?一、逻辑证明及其在认识世界中的意义和作用简单地讲,所谓逻辑证明,就是运用已知的正确判断,通过推…  相似文献   

9.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欧洲历史上伟大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他对真理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真理可以分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人。本文将对其真理观进行追本溯源,从影响产生真理观的天赋观念出发,阐释莱布尼茨的真理观的产生、内容以及本文对莱布尼茨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直觉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对应的,是未经严密推理而迅速对某些问题的结论作出大胆推测、设想的一种思维过程,在传统解题教学中,比较强调逻辑思维的作用,而事实上,直觉思维往往引导着逻辑思维的方向,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波利亚也曾指出:“直观的洞察和逻辑的证明是感知真理的两种不同方式,直观的洞察可能远远超前于逻辑的证明。”下而  相似文献   

11.
1978年,真理标准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存在是真理反映的内容,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逻辑证明是检验某一判断正确与否的手段,而不是标准.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不外有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一切真理都有阶级性;第二种认为有的真理(指一般社会科学的真理)有阶级性,有的真理(指自然科学以及语言学、逻辑学等真理)没有阶级性;第三种认为一切真理都没有阶级性。我是持第三种看法的,我认为:真理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阶级性的。下面围绕讨论中主要分歧之点谈四个问题。一、真理究竟是主观范畴还是客观范畴? 我在去年八月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提出了真理属于客观范畴的看法,许多同志表示不同  相似文献   

13.
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入讨论,学术界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又一次展开了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的热烈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对于自然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看法比较一致;而对于社会科学的真理,特别是反映具有阶级性的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真理,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意见分歧很大。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思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直都是哲学的重要内容,真理是它们之间相符合的重要哲学范畴。但是,逻辑哲学的真理理论却是一种与经典哲学完全不同的真理理论,因此,了解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目的,将它与经典哲学真理观区别开来,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逻辑哲学真理理论的价值及作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简要介绍逻辑哲学真理理论与经典哲学真理理论的主要特点,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做出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因工作方面的原因,我没有及时读到田崇勤同志的《真理有阶级性一面吗?——评<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讨论>》的文章(见本刊1980年第一期)。在读到了之后,深切地感到,搞哲学的要学点逻辑。列宁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列宁全集》第38卷,第216页).哲学自然不能例外。真理问题的讨论,同样要应用逻辑。尤其是辩证逻辑,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哲学问题的武器。本文的主旨不是阐述我对真理有无阶级性的观点,而只想就这次讨论的方法论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调强实践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肯定逻辑论证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在检验真理中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逻辑论证的前提u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且经过实践证实的,逻辑论证所赖以进行的思维能力、思维规律、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7.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逻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逻辑或逻辑真理本身是否需要辩护等问题上存在着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两种截然相反的逻辑观。逻辑的实在论观点能说明逻辑真理的客观性、普适性和认识论价值 ,但需要精致化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数学实践中,数学知识(如果有这样的知识的话)是通过在定义和公理的基础上证明定理来获得的.问题在于该怎样理解证明中所得到的东西是如何构成知识的,具体而言,即是要给出一个关于数学真理和数学知识的统一的解释,该解释能够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此处的困难是,根据贝纳塞拉夫的为人熟知的论证,由于塔斯基语义学认为真与对象的联系(通过单称词项或通过量词)是不可消去的,因此在数学中无法将塔斯基语义学与完整的认识论相结合:数学知识要么是通过证明得到的,这种情况下数学知识与数学对象是无关的,因此我们就无法解释数学真理;要么数学对象是数学真理的构件,从而数学知识不是通过证明得到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无从理解数学知识.接着,本文通过一系列阶段,将这些困难一直追溯到最基本的逻辑观念,即将之看作形式的和纯粹解释性的:如果数学是从概念出发仅仅使用逻辑的推理实践,依照康德,那么数学应该是分析的,也即,仅仅是解释性的,根本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我认为,这对数学真理是真正困难的问题.本文概括了四种回应,其中仅有一个有希望解决我们的困难,也即皮尔斯和弗雷格的回应.根据他们的方案,逻辑是科学,因此是实验性的和可错的;符号语言是有内容的,尽管并不涉及与任何对象的关联;证明是构成性的,因此是富于产出的过程.通过充分发展这些观点,我们将有可能最终解决数学真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奎因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教条,分析了经验论者对真理进行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的划分的做法,强调任何真理都必然联系于经验事实。奎因的真理理论强调真理的融贯性,肯定了逻辑真理的可修正性和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哲学立场和历史局限性等原因,其理论在真理的定义等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真理作为具有现实性的理论,标志着思想图象与现实图象的符合与一致。根据来源的不同,真理分为反映性真理与创造性真理。反映性真理意味着主观符合现实,创造性真理则意味着现实符合主观。真理标准包括理论要件和现实要件。检验真理的直接途径包括感觉——理性分析和实践——感觉——理性分析两种类型。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间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