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庞燕 《传媒观察》2008,(6):41-42
广告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且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反映的是一种大众文化。著名学者伯曼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在大众文化中,最具支配性的社会机制是广告。广告形象是考察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2.
关文慧 《新闻世界》2013,(10):250-251
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探讨。独特又复杂的社会背景促成了广告文化批判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本文着重从这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广告文化批判的宏观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50年代,当电视电影在西方蓬勃发展时,一些文化理论家,批评家从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出发,颇为忧虑地发出各种警醒性的批判言论,他们从多角度对影视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们大多是精英派的代表,怀着一种无可奈何却又顽强抵抗的态度写下:“一种普遍的从意识形态向意象形态的转变已经出现,从表象上看,是文字文化向图像(亦称意象)文化的转变,究其深层,实在是传统知识分子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说清楚了也就是大众文化对知识分子文化的冲击与取代。图像的胜利实质上就是大众文化的胜利,而文学的萎缩也即是知识分子文化的退却。”(米…  相似文献   

4.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导致了传媒娱乐化 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的出现,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不期而至.客观地说,大众文化至今仍是个带有歧义的概念,不同的论者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或理论视野各有其侧重.大众文化一词究竟是用"MASSCULTURE"还是用"POPULAR CULTURE"去表述,至今没有公认的结果.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大众文化有一个较为宽泛的认识.从不同论者的理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大众文化是一种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手段,按照商品规律生产和制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体验的文化形态.其主要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广告等等.  相似文献   

5.
弹幕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已经逐渐进入大众文化视野,并被主流文化收编而运用于商业广告中。通过追溯弹幕广告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学界对弹幕广告的研究提出的若干种不同的视角界定,可以总结较为普适的弹幕广告内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黄娟娟 《青年记者》2017,(26):14-15
广告本身成为批判对象由来已久,但是从既往的研究成果可见,广告批判在很多时候除了切入点、落脚点存在问题外,往往没有抓住批判的对象.广告是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认知的折射,这种认知又被广告以其特有的方式进一步夸大和普遍化,进而形成一种影响社会的大众文化,加深对各个阶层和性别的刻板印象.①在商业广告中展现和暗含的符号,传递出在社会特定情境下传承历史意识和当下意识结合的信息,并通过一种反身性的方式不断得以实现并强化.对这类信息的解读,有助于探知当下社会和市场中的广告消费文化和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7.
谭辉煌 《青年记者》2012,(36):45-46
法兰克福学派对广告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源于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即遵循的是文化批判的研究取向,"这种批判实践与传统的文化批评、文学批评不同,它并不是以文化超功利的永恒价值为坐标,而是以总体的社会关系为参照来解读广告文化现象;它关心的并不是广告文化的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朝后现代的转变,媒介为大众制造了新的媒介景观,全民狂欢的盛宴来临,现代人已经感染了一种叫流行性物欲症的病毒,广告在这场活动中首当其冲。本文主要论述广告媒介与消费社会的关系,并运用大众文化批判视角对后现代的广告及消费行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王会 《新闻世界》2010,(8):161-162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文化形态,而在大众传媒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无孔不入的广告则不断地刺激着受众的视觉和大脑。那么广告对大众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魏殿林 《新闻界》2012,(8):26-29
影视剧作为一种主流的传统大众文化产品,近年在网络视频领域再次成为竞争的热点。本文从网络视频中影视剧文化消费形态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现状入手,分析当下文化消费的特征与趋势,拟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以及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大众文化观的后现代性分析作为理论工具两种路径进行推论,提出两个学术追问,以从学界及业界的共识中发掘出这种新型文化形态所蕴含的重要潜在价值与昭示未来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另一种声音:文化批判语境下的广告传播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广告已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一种社会化运行机制,应该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广告文化传播负面价值的研究是一种批判性研究,即采用整体的、多层面的角度分析广告内容,并将广告传播活动视为整体文化的表现,以研究广告内容在制作和收受上的整体社会文化关系。在文化批判的语境下解读广告,将带来广告文化生态的一次彻底重构。首先,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制造了一种“间离效果”,使受众成为具有独立批判意识的主体。其次,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确立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揭示出广告文化自身表象背后的操纵实质。最后,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强化了人们的反思品性,有助于广告文化的健康发展。广告文化批判研究需要澄清一些理论误区: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所遵循的既不是传统解释学也不是现代解释学;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并不代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并非对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否定。  相似文献   

12.
对广告文化批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关于广告文化、广告批评的研究渐渐多起来,本文就三个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批判的视野中还原广告真相;批判性地研究广告文化的价值建构问题;亟待强化受众独立的批判意识和反思品格.本文主张广告文化批判实践要持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不应在一种虚拟的理论空间展开这种批判实践,而是要对广告文化进行语境式解读,也就是将广告文化置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13.
王越 《视听界》2004,(1):41-42
所谓大众文化,是指现代都市和大众消费社会里流行的文化类型(诸如流行音乐、娱乐消遣的影视片、世俗文学、广告文化等等)。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脑电信)在高科技带动下兴起的,是当代竞争社会中从个人领域生长出来的一种新的消费性文化,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群众性的特点。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文化市场,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文化需  相似文献   

14.
法兰克福学派对广告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就是直接导源于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即遵循的是文化批判的研究取向,秉承的是"皮下注射"模式。虽然这种批判存在明显的缺陷,但该学派建立了有别于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范式,从而在上世纪形成了广告研究的两大学术重心:欧洲的文化批判研究和美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沉石 《军事记者》2003,(9):66-6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双休日。人们从紧张的生活中放松下来时,需要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状态下的人与社会关系,新闻界率先推出了适应人们阅读口味的报纸周末版以及文化周刊、生活周刊等等。于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副刊文化,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接受。而多元化的文化通过社会的进程与开放,获得了迅猛发展。然而,文化形态所反映出的文化内容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文化形态的裂变。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无非两种:一是以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二是以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对高雅文化进行拆解。其实,这两种观点在本…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广告不仅表现为一种商业促销活动,而且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告文化.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它典型地反映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内地广告行业得以快速、长足发展,消费者价值观得以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形态,传统文化类广告在中国现代广告发展进程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广告类型。本文通过分阶段研究,探讨传统文化类广告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和特点,梳理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类广告的发展脉络,分析传统文化类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展现了我国当代传统文化类广告发展的清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这种消费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在广告中,大量的女性形象不仅作为黄金符号被使用着,同时也以一种社会承认形态,或借助社会承认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与角色认同。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甚至主导着消费潮流。因此,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琦 《当代传播》2003,(6):17-18
作为一种历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最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科技的长足进步,大众传媒的全面普及,大众文化得以在20世纪90年代崛起,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分析是传播批判学派中的重要一支力量。在广告传播理论的批判研究领域,一直缺少一种整合性的研究构想和研究方法,而意识形态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研究现代广告的视角,同时也为广告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