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宫》的热播,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将目光投向穿越类题材,一时间,电视荧屏上穿越成风。观众的态度也是旗帜鲜明,有的爱的如痴如醉,有的则认为"粗制滥造"、"不尊重历史"、"山寨"而坚决抵制。穿越剧在观众们的爱与恨中收视一路飘红。穿越剧究竟魅力何在,未来还能走多远,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娇娇 《今传媒》2011,(12):70-71
穿越剧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题材,大部分改编自网络穿越小说,最近在荧屏上红极一时,甚至出现"未播先火"的现象,受到观众的热捧。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之外,穿越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观众的一些新的心理需求,例如对现实的逃避。本文结合当下热播的穿越剧《步步惊心》,从穿越剧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及受众的心理需求几个方面分析了穿越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穿越剧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子嫣 《今传媒》2011,19(3):91-93
2010年央视开年大戏《神话》掀起"穿越"热潮,2011年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宫》更是收视率暴涨,不少穿越题材的小说相继也要搬上屏幕,可见穿越剧俨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影视剧种。在理论界至今还没有人对穿越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考察,所以本篇论文通过查阅来自于网络和电视及有关文献等资料,对穿越剧的含义、历史、形式、内容、价值功能、比较分析等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填补这一类型电视剧在理论研究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以《步步惊心》为例,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解读"穿越剧"的文化意义:穿越过去是在历史想象中找寻自我认同,也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碰撞中彰显当下的人格纠结,更是在回味历史,关注现实中展望美好未来。"穿越剧"作为一种流行亚文化,有其存在的价值,但终将被另一种流行文化所替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内陆刮起一股穿越类电视剧的热潮,继2011年新春穿越大戏《宫锁心玉》之后,同年9月份开播的《步步惊心》更加蹿红,在网络话题榜上名列首位,穿越剧高温不降.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关于穿越剧研究的论文和专著,针对学者对穿越剧兴起原因、传播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等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以对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和空间进行展望,并推动传播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央视开年大戏《神话》掀起"穿越"热潮,2011年湖南卫视开年大戏《宫》更是收视率暴涨,不少穿越题材的小说相继也要搬上屏幕,可见穿越剧俨然成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影视剧种。在理论界至今还没有人对穿越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和考察,所以本篇论文通过查阅来自于网络和电视及有关文献等资料,对穿越剧的含义、历史、形式、内容、价值功能、比较分析等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填补这一类型电视剧在理论研究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万萍 《新闻知识》2012,(9):15-17
"穿越剧"的热播,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外,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受众新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以当下热播的《步步惊心》为例,试从受众传播心理学角度解读它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部穿越剧 这年头,不能让你穿越的片都不是好片。作为四大名著新版翻拍剧中最贵的一部.新《水浒传》怎能没有穿越戏?  相似文献   

9.
周雪 《东南传播》2012,(4):58-60
随着网络穿越小说的走红,2011年起,穿越剧在全国各大上星卫视热播,收视率一路飙升,但其自身存在的种种诟病仍然难以被其华丽的光环掩盖,由于肆意篡改历史、过渡娱乐、并扎堆荧屏等问题的日渐严重,国家广电总局颁下"一纸禁令",限制此题材在黄金强档播出,其后又有"不会一刀切"的调控政策传出,而对于此番"限播令",媒介又该怎样发挥调控作用,从真正意义上使政策有效实施,最终穿越剧又是否能在这场风波中涅槃重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0.
穿越剧     
《视听界》2011,(6):8-8
中式穿越,步步谈情 养眼的偶像明星、另类的历史解读、雷人的古今对撞.这是中国穿越剧的特色。中国穿越剧满足了现代人对美貌、爱情、权势、地位的种种要求,白领们热衷于通过时空旅行干预历史、功成名就、花好月圆.从而造就出中国荧屏上另类的幻想成功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穿越剧的流行自有合理性。穿越剧并非乍然兴起,它契合了消费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是大众对历史、对文化的精神性狂欢,而这一切实为商业利益和意识形态在操纵。然而,在华美的商业和几近疯狂的商业炒作背后,始终无法掩饰的是穿越剧作自身的贫瘠与虚弱。  相似文献   

12.
穿越小说2007年就开始在中国图书市场走红,金子的《梦回大清》、李歆的《独步天下》、波波的《绾青丝》、桐华的《步步惊心》、晓凤听月的《清宫·晴空·净空》、之之的《望天》以及被作家出版社以百万元高价签下的"四大穿越奇书":海飘雪的《木槿花西月锦绣》、天夕的《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夜安的《迷途》、晓风听月的《末世朱颜》等作品掀起一阵阵的穿越小说阅读热潮.这股阅读热潮在2011年达到了最高峰.因为这一年有两部热播的穿越剧成为了穿越小说阅读热的强动力,一是上半年热播的《宫》,一是下半年热播的《步步惊心》.说2011年就是"穿越小说年"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冷凇  张丽平 《声屏世界》2011,(12):43-45
当日剧、韩剧、“翻拍剧”的浪潮还未完全退去,“穿越剧”又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了当代中国的影视荧屏。近几年,观众对“穿越”影视剧的热情只增未减。造就了一大批“穿越迷”。2010年1月,美国科幻穿越电影《阿凡达》在中国内地上映,成为内地票房最高的影片。今年上映的美国“穿越”电影《源代码》尽管在宣传和上映档期上均不占优势,但一经上映,便胜过了国内其他类型的电影,把持着票房的冠军位置。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中的“穿越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穿越剧,①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在我国早些年就出现了。无论是早期根据热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还是近年的《神话》,都曾掀起一股穿越风。特别是2011年春节期间在湖南卫视播放的大型古装穿  相似文献   

15.
古装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越剧在备受追捧的同时,有些学者对其审美价值导向持有一定怀疑的态度。"文化化人,艺术养心",[1]古装穿越剧这一大众文艺形式,在表现其审美娱乐功能的同时,更应高举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伟大旗帜,将大众的审美取向引向"养心"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孟婧勐 《新闻世界》2012,(7):240-241
本文从穿越剧的出现、发展历史、走红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穿越剧要从尊重历史和从情节上进行创新,以展现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从2001年的《寻秦记》到2011年的《宫》,穿越剧在中国走过了10年左右的历程。在穿越剧的发展中,其影响力在最近几年才被人们广泛关注。从其受众市场细分来看,40岁以下的年轻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是其主要细分市场。穿越剧基本符合媒介市场细分原则,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克服自身的短板,同时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只要国内穿越剧符合主流价值观,尊重历史,积极推出精品,广电总局仍然会支持穿越剧的发展,其市场前景依旧光明。  相似文献   

18.
党丽霞 《视听》2016,(7):89-90
叙事符号学是法国结构语义学家格雷马斯在普洛普和列维·施特劳斯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为研究叙事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新方法。国产穿越剧如今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期,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符号学理论中最突出的研究成果符号矩阵理论,分析中韩穿越剧在叙事模式上的差异,从新的视角探究国产穿越剧式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翁一洲 《新闻世界》2012,(8):302-303,308
电子媒介的发展,使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情境空间进一步被打破,使得我们生活当下的时空观发生了变化。本文从当下信息传播机制本身来描述我国穿越剧的背景,结合梅罗维茨的情境分析理论,探讨中国穿越剧情节建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孙傲飚 《传媒》2015,(24):40-42
近年来,宫廷戏的争斗、穿越剧的情爱,将古装剧这一电视剧类型的发展几近带入"死胡同",然而随着2015年"IP"影视的火热,一部《琅琊榜》又将观众拉回到了电视机前.这部由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古装剧,由孔笙、李雪执导,胡歌、刘涛等领衔主演,自2015年9月19日登陆北京、东方两大卫视,该剧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最高达到CSM50城3.275%的收视率,连续多日取得收视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