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每个班几乎总有个别让人特别“头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纪律都比一般学生差,被称为“学困生”或“后进生”。这些学生很“特殊”,是一些迟开的“花朵”,对于他们,如何耐心对待、悉心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绕不开的难题。本期“教师手记”栏目,分享两位班主任在这方面的教育心得。  相似文献   

2.
一、利用卡片激发兴趣 低年级孩子有较强的口头表达欲望,可以借助拼音卡片激发其说话的兴趣。如,在学生看卡片呼出音节“hua”时,教师问谁能给“花”找一个朋友?学生答出“菊花”、“花朵”……教师又用期待的口气问:谁能在“花”的前面加上一个说它很美的词语呢?学生答出“鲜艳的花朵、漂亮的菊花……”谁能用“花”说一句话?学生争相发言:“我家种的菊花很美丽……”这样,把说话训练贯穿到语文课中,给学生创造多种说话的机会,激发他们说的愿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邓海曦 《中学文科》2009,(15):138-138
人们常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在塑造学生心灵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如何才能当好学生的“心灵调剂师”,为学生树起一块人生路上的指向标呢?我在此不敢妄谈理论,仅就个人经历浅谈如下一些感受。  相似文献   

4.
梁远金 《中学文科》2009,(18):127-128
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单学习差而且纪律差,有时甚至严重扰乱班级的教学秩序。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后进生。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才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又被称为潜能生。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即用教师的爱激励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5.
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单学习差而且纪律差,有时甚至严重扰乱班级的教学秩序。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后进生。其实他们并不笨,只是才能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因此又被称为潜能生。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对潜能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即用教师的爱激励他们进步。  相似文献   

6.
“花”语     
如果是个粗心的人,说到“花”以为就是长在花园中的花朵。其实“花”并不只是鲜艳和芬芳,你仔细地观察,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  相似文献   

7.
瞿群  倪坚 《教师》2012,(8):25-25
人们常把孩子们比作是祖国的花朵。在祖国这个大花园中,有早开的花朵,也有迟开的花朵。“问题学生”可能就是这迟开的花朵吧!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班主任的细心呵护,关怀体贴,理解尊重,谆谆诱导……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与希望,要使我们的文明之花常开,开得鲜艳,就必须在学生中实实在在地开展学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的春风吹开朵朵文明之花。  相似文献   

9.
为人谁不想为自己树立威信.因有威信者受人尊重。受尊重的人不但随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还有利于工作。所为的威信就是人们常说的.这个人具有一定的“魅力”。尤其是人民教师.要承担“偶像”、“良师”、“益友”的多重角色,更要有这样的“魅力”.因为三尺讲台的位置不足那么容易站的。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没有“魅力”,五十分钟的课堂.学生就如一天之长,甚至十分反感。平时在校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任性起来。没有“魅力”的教师,有可能无法控制局而。甚至会束手无策地怕起学生来。如果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魅力”,学生会自然服从他、尊重他、协助他.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得死也必然学得死.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首先应当从“搞活”课堂开始.课堂教学如何搞活?  相似文献   

11.
郭平 《现代语文》2007,(4):103-103
常听人说,教师需要点教育理想。许多人都不以为意,想必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因为目前许多老师认为教书无非就是让学生上个好大学。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我真觉得是该洗洗脑了。所有学科教师无不如此,语文教师尤其应该有点教育理想。人们常说,立言先立人。立人是立言的基础。把语文教好,与教学生做人是一条路道上的任务。离开“立人”之道而专钻“言语”,恐怕就有失语文教育的根本。语言里有什么,我们该强化学生对言语极其强烈的敏锐力,能够较快捷地把握“言语内核”,这“言语内核”包涵的就应该有学生发展需要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认为:“作文教学一向是最难处理的问题。教师批改下工夫很大,学生不看,等于白花力气,应该改变改变方式。”习作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进行习作评价,便能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催化剂”。有一个小孩吃饭总是吃不多,家长哄、骂,要孩子多吃点,总不见效。一次,家长出差带回一只别致的椰壳碗,用它来盛饭,结果孩子饭量大增,家长喜出望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椰壳效应”。其本质就是改换一种新颖的方式,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以获取较好的效益。目前许多习作评价还处于批改、定等级,然后学生修改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金风送爽,秋光明媚,庭院里的霄花又送来阵阵幽香了!我第一次接触到凌霄花是在舒的《致像树》一书中。书里对凌霄花解道:“凌霄花又名紫葳,木本草,茎攀缘他物而上升,高可达数。”看吧:它橙红色的花朵,钟状的冠,在羽状复叶的衬托下,舒展五角星样的花瓣,显得特别鲜艳。尤其令人注目的是,那具有特殊“气生根”的细茎,缠绕在梧桐树那笔直、粗大的枝干上,攀得高高的、高高的,“高可达数丈”,使得凌霄花能在万仞碧霄傲然开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花的同类中,它是最有精神的一种———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然而,人们对这种花,往往颇多微词。说它攀附…  相似文献   

14.
所谓班主任威信,概而言之,就是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班主任老师的品格、学识、能力、教学艺术诸因素在学生心理上唤起的信服和尊崇的效应。 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劳动者的劳动者”。这些话准确地道出了教育工作区别于其它各项工作的特殊性。正因为教师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说明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的前提是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地“传道、授业、解惑”。于是,教师为了保证授课的顺利进行。积极地备教材.备教法,真可谓使出浑身解数来力求万无一失.总不能在“一杯水”面前丢了“一桶水”的面子。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面对生动活泼的课堂,又有谁敢保证一定会按备课计划进行。学生一定会按老师的想法去提问。所以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初探兴山县教研室秦太华(443700)一、情感转化情感转化是将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良好感受转化成对某一事物研究的意志。如在上“花的结构”一课时(先布置每个学生准备一朵鲜艳的花),教师这样讲:人人都爱花,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这是因为花香、花...  相似文献   

17.
所谓班主任威信,概而言之,就是学生对班主任老师的尊重和信赖,也就是班主任老师的品格、学识、能力、教学艺术诸因素在学生心理上唤起的信服和尊崇的效应。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劳动者的劳动者”。这些话准确地道出了教育工作区别于其它各项工作的特殊性。正因为教师培养的对象不同于工厂里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会思维有感情的人,因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自身形象大小、威信高低,对教育任务的完成具有微妙的奇特功效。丰富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远足 《家长》2009,(4):43-44
我拿起花篮,吹了吹上面的浮尘。“清明节时我请人做的,”不知何时蓉姐已站在我身后了,“用的是干花,它不太鲜艳,却也不会凋零,就像母亲对我的爱。去年母亲节时,我和妈妈闹别扭,也就没给妈妈买花。本来觉着不着急,想今年再补上,却……”蓉姐哽咽了。我把花篮郑重地摆到陈大姨相框旁,深深鞠了一躬。人的生命只有一种时态——现在进行时。人们常说抓住现在就抓住了一切,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教学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合作”和“沟通”的过程。新课程认为教师教的本质在于引导,而引导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基于沟通基础上的一种启发;同时,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并非教师仅仅教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过程,即“学习是学生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话有一定哲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对之反思,赋予其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