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我国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大概可以分为:提出了领导权思想,又提出了领导权理论;逐步掌握了实际斗争中的部分领导权,到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全部领导权的历史发展过程。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现,必须经过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查阅中共的历史文献资料,首先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是蔡和森。他于1920年8月  相似文献   

2.
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应该成为领导者的思想,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结合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而提出来的.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列宁的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策略方针,怎样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按照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把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提出来?是仍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首要问题.正如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根本问题。瞿秋白第一个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并为如何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进行了探索和论证,指出无产阶级必须争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必须注重农民问题,加强工农联盟,必须强调同资产阶级右翼争夺领导权,必须争取对政权和军权的领导。瞿秋白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为中国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首要问题.只有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首要问题,才能明确地提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但是没有提到和民族资产阶级去争领导权,受彭述之"天然领导权"谬论影响很大,存在着缺陷.所以,不能说"四大"已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在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领导人共同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其中,毛泽东同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此,谈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党在四大以前对民主革命领导权认识的评价,乃是研究第一次大革命领导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同志断言:在党的四大以前,“此时我们党认为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只是参加者和赞助者”。直到四大,“我们党才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主要是政治领导权,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弄清实现无产阶级政治领导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显得十分重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实现无产阶级政治领导的条件的问题,从八个方面作了深刻系统的论述,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最近有些同志提出了异议,认为当时无产阶级对领导权问题的认识不足,力量不大,组织上没有掌握住整个革命运动的进程,因而,只起了部分的领导作用,实际上没有实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我则以为,大革命的初期和中期,亦即大革命胜利发展的时期,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基本上实现了对革命的领导权,而后期,则因犯了放弃领导权的错误,导致了革命的失败。但总的来说,第一次大革命运动从其组织、发动、胜利到逐步失败,都体现了无产阶级领导作用。因此,认为无产阶级发动和领导了第一次大革命运动这样一个论断,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因而是站得住脚的。  相似文献   

8.
十无党制、一党领导制或多党领导制无产阶级专政实质的主要点,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共同点。如我们早已指出的,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掌握领导权,无产阶级不和其他任何阶级分掌领导权;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又是通过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共产党和工人党——来实现的.说得确切些,共产党的领导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灵魂.1871年巴黎公社的历史,特别是十月革命开首的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充分证明:无产阶级这个先进阶级如果没有自己的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并且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的党,就不可能争得专政,争得了也不可能保持专政;而没有这样一个政党,所谓建设社会主义就纯粹是空谈。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权构成要素的生发点,无产阶级领导权是研究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逻辑起点。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的新起点,判定起点的关键在于无产阶级成为独立政治力量,并逐渐融聚起思想要素、组织要素和同盟要素,在此基础上承担起革命领导阶级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要面临的问题。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充分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就要从思想自觉、组织自觉和政治自觉角度深入揭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历史演进,自觉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10.
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曾是80年代党史学界讨论的热门问题之一。笔者亦曾参加讨论,认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提出和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地总结我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果。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很难说是那一个人在那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事实上,在中共四大以前,没有那一个人或那一篇文章(包括党的文件)专门、全面地论述过这一问题。因此,研究无产阶级民主革命领导权问题,不能把着眼点放在谁是首倡者上。上述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重视。最近,《毛泽东思想论坛》发表了赵楚芸、徐应麟二同志的《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思想的首倡者不是瞿秋白,而是邓中夏》一又(以下简称赵文),阅读之后,颇受教益。但也有些不同看法,特写出来参加讨论,并就教于赵徐二同志。 谁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呢?邓中夏、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高君宇等人,都曾被说成是首倡者。但是,这种把着眼点放在究竟谁是首倡者上面的讨论,由于个人所定的标准不一,很难有一致公认的结论。为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思想的提出和形成过程,首先作一  相似文献   

11.
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涉及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问题.课本没有明确交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其标志是什么?而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又必须明确.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是在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通过了他提出的右倾投降主义策略时形成的.这次会议,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并统治党中央的标志.这里重要问题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形成"标志"的科学含义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是衡量"标志"的尺度和标准.毛泽东同志指出:"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特点,就是引导无产阶级适合资产阶级一群一党的私利","自愿地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那次革命遭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层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帜,是革命领导权的转移,即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从而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胜利发展中,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为社会主义开辟更广阔的道路,从而它的发展方向,是革命胜利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前者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后者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资产阶级领导还是无产阶级领导,既然是新旧民主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机关所犯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集中地表现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我不同意那种实际上认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早期和中期革命领导权已经完全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的观点.一九二四年初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但是,在当时国民党中央执、监委中,共产党员只占很少数,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各部及秘书处的重要干部中,共产党员占了一定的比例.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中争取了部分领导权,但大都不是关键职务,更谈不上领导整个国民党了.关于若干重大政治事件的处理,国民党始终处于左右局势的地位.我党曾掌握黄埔军校的部分领导权.  相似文献   

14.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家葛兰西提出的重要概念.本文具体分析了"意识形态领导权"概念的含叉、特征,指出这一概念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瞿秋白对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批评与斗争。瞿秋白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掌握革命武装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不明确到逐渐明确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认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象“四大”这样明确地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此,党史界有一种意见认为:以“四大”为标志,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问题确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大革命时期的领导权,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中仍然是一个值得说明白的问题。我认为,要全面地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就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与整个时代的关系认识大革命的领导权,应以这一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为依据。长期以来,多数坚持大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观点,但对当时所处的时代强调不够;少数认为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观点,则根本脱离了这个时代。中国大革命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内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一)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实质就是通过贯彻党的纲领、路线来实现无产阶级对同盟者的领导,使革命和建设事业按照党的纲领、路线所规定的方向不断发展。(二)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经历了严重的斗争。无产阶级要取得完全的巩固的领导权,引导革命走向胜利,不仅要克服民族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道路的幻想和影响,而且要揭露和挫败大资产阶级从革命内部分裂革命阵线、篡夺领导权的一切图谋。(三)在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有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状况和党的自身建设的状况,决定着党的纲领、路线是否正确,党的组织是否坚强有力,从而直接影响着那个时期党对革命领导权掌握的程度,最终影响甚至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四)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表明,由于国内外的复杂原因,维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为了赢得这一斗争,当前最重要的是搞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由于本期版面所限,此文第四部分将于下期续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谁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史学界有过多种说法,但都被一一否定了。近些年来,又有人说是瞿秋白,一些党史教材纷纷照抄不疑,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所谓瞿秋白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首倡者,主要根据是他在1923年6月和12月发表的《新青年之新宣言》、《自民治主义至社会主义》两篇文章,其中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论述。但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所有这些论述,都不能作为“首倡者”的依据。从论述的内容上看,瞿秋白所倡导的不过是一种“未来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一方面,他认为无产阶级在社会关系中,“自然处于革命领袖的地位”,即使资产阶级的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