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励  邱理 《当代传播》2015,(1):41-43
网络流行语在反应网络舆论、建构流行文化的同时,经历着从流行语向话语的转向。网络流行语话语建构的根本原因是传播机制及传播技术的变迁。网络话语的建构过程是网络流行语从符号替换向符号重构过渡、从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演进的进程。话语作为网络流行语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其重要的前提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平台为网络话语的建构提供特定的社会性语境。如今,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话语平台呈现出了民主化趋势,同时也呈现出了社会性话语建构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话语范式是库恩的范式理论在话语学领域中的实践和应用,囿于范式理论内涵的复杂性和相对主观性,话语范式的现实分析往往需将其放置在一个具体的话语情境,网络脱口秀节目则是新媒体话语实践最为充分的应用场景。其中,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作为特色鲜明的话语应用主体,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话语范式。以网络脱口秀节目及其主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话语主体、话语样态、话语功能三个维度,思考相对于传统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话语范式“祛魅”特征,以及在新媒体赋值赋能下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话语范式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话语产生的暴力效果普遍称作网络暴力。网络暴力引发的各种后果的关注,不仅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采取法律手段予以禁止和制裁。关于网络暴力研究结果颇多,已有的研究,或以效果为依据探讨如何有效制止网络暴力,或针对青少年群体发生的网络暴力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或探讨网络暴力的文化成因。文章将运用福柯的话语理论,从话语层面解读网络暴力生成过程,包括考察网络话语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语境被配置的方式,揭示网络话语暴力的运作方式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2006年以来出现网络话语暴力现象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网络话语暴力产生的原因,即从内因(网络环境本身的特性)去具体分析如何导致网络话语暴力现象的产生;而外因--一是历时性因素,"五四"以来话语暴力路线的延续;二是共时性因素,网络话语暴力是由当前社会语境所造成,诸如话语体系的低俗化,与中国处在转型期的焦虑心态,以及后现代主义某些特征在网络上的反应等.文章最后从积极意义上讨论如何看待网络话语暴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网络民间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武汉519路女公交车司机被打事件”为案例,探讨网络民间话语的传播特质、民问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刘晗 《今传媒》2013,(1):94-95
本文从话语的角度探讨了传媒文化,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传媒话语的共同特征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话语特征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网络话语的碎片化、可写性及表述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7.
网络主播是互联网技术推动就业结构更新迭代所催生的新兴职业。对网络主播的定义、角色定位、话语方式、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能够为该职业群体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现阶段网络主播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职业范畴,可以将其分为带货主播、才艺主播、游戏主播、经验分享主播、虚拟主播等角色类型。带货主播需要运用亲和亲近的朋友式话语,经验分享主播需要运用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大众式话语,游戏主播需要分析性、引导性强的专业式话语,才艺主播需要情感式话语,虚拟主播需要根据人设选择话语方式。网络主播已经呈现出规范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网络直播将由AI主播和真人主播共同担当。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赋权”的影响下,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结构转型具有层级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呈现出融合和分化两种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新崛起的活跃分子群体来考察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融合趋势,关注其在话语空间整合中的“桥接”和“放大”作用。同时从正和博弈的视角出发,把握网络公共话语空间分化态势中呈现出的和谐因素,并在制度建设、转变思维模式和增加透明度等方面为提升网络公共话语空间内部的对话与合作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3,(23):1-7
流行于网络的"模仿体"创作是近年来越发显著的网络文化现象之一。本文以戏仿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网络模仿体四种以戏仿为基本特征的修辞类型:对位、亵渎、夸张、悖反;并深入分析"模仿体"的三种话语功能:表达利益诉求、批评社会现实、揭示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模仿体"的话语意义:作为公民"另类"的政治表达方式,以及作为官方话语形态之外的话语生产方式,参与了积极的话语建构。  相似文献   

10.
郑燕芳 《东南传播》2018,(7):128-130
网络脱口秀节目在话语角色、话题选择、话语建构、话语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征.节目的价值在于提供了口语传播的新范本,拓展了公共话语空间,也体现了网络亚文化对节目制作的影响.脱口秀语言节目一定要有自己的理念和坚持,真正做到"好笑要有意义",才能开创网络脱口秀节目健康良性的生态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1.
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销售模式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有效渠道。在后疫情时代,网络直播带货对经济的全面提升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全民直播带货的热潮之下,带货主播的行为和话语成为判断网络直播带货的参考指标。带货主播的话语表达形态成为连接主播、受众和商品的桥梁,但有些主播的不规范用语和行为让行业乱象出现。如何构建高效的主播话语形态,推进直播带货规范有序发展?文章从情感、经济和社交三个维度分析带货主播的话语形态构建,通过真实感、陪伴感与参与感三个维度挖掘主播话语形态的内核,并对主播直播话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最终给予主播话语形态构建的建议,也给观众正确认识网络直播带货、树立正确消费观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话语风险充斥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诸多方面的冲突与调适,带来舆论失序。应对网络话语风险,政府和主流媒体应构建并完善法理情有机结合的对话机制,在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的前提下对网络话语风险进行综合治理,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凝心聚力的主流思想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透过"被××"现象分析"被时代"的话语博弈的特点,辨析其在话语权博弈层面上的价值及意义。网络"被时代"呈现出的是组织化了的公众话语权力的力量,在网络话语的发展道路上极具进步意义。本文同时指出网络"被时代"话语中的不和谐音。  相似文献   

14.
网民通过网络论坛、与政治家对话等形式公开表达对公共事务的意见和愿望,这种公共表达是否真的实现了哈贝马斯所说的"话语民主"?本文通过对"话语民主"内涵和原则的详尽分析发现,由于网络空间话语主体政治身份难以界定、网民私人角色与公共性原则的冲突、网络话语理性与非理性交织、言论的分散化、碎片化等特点.使得哈贝马斯"话语民主"所必须的原则与条件在网络空间难以实现.但我们可以借鉴"话语民主"中有益的理论内容,对网络空间公共表达进行有效的规范,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民主优势.  相似文献   

15.
黄桂萍  谭小兵 《新闻界》2007,(5):138-139
本文从网民暴力产生的语境的三个要素话语方式、话语范围、话语风格探讨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认为对待网络暴力这个新媒介的新生现象应抱以宽容的态度,但同时应通过软控制来规避网络暴力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吕峰 《中国出版》2023,(9):61-64
提升网络空间主流价值传播力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题中之义。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以及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时代,提升网络空间主流价值传播力要注重培育话语主体的综合素养,构建话语主体—受众协同对话机制,提升话语主体的引导力与影响力;要注重实现话语内容的现实性转化,话语表达的时代性转化,话语形式的现代性转化,提升话语说服力与吸引力;要注重优化传统网络传播平台,抢占移动网络传播阵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提升话语载体的辐射力与渗透力。  相似文献   

17.
刘丽 《采.写.编》2021,(7):107-109
新时期,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使得网络话语生态环境更开放、更自由、更个性、更多元,新兴话语形式使人们日常交往行为复杂化,高校作为信息化的前沿阵地,新媒体话语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力和渗透力更加迅猛,这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体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00后"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媒体语境下高校话语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分析高校思想教育话语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新困境,并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会的话语实践,主要凭依虚拟、多元、开放的技术时代的优势,彰显了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符号多样性话语方式,同时张扬着社会转型时期新鲜的民主期待和话语权格局,但也严重挑战和威胁着传统的道德伦理和社会价值取向。从多维向度考查网络社会的话语实践,有利于我们客观、辨证地审视这一新时代话语方式,也能拓展认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表达的渠道,然而在网络表达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表达的现象。康德把理性划分为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实质上是网民的非理性实践。网络舆论主体结构失衡引起的认知障碍和洞穴是形成非理性认知,进而导致非理性表达的重要原因。平衡的主体结构是网络舆论理性表达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官方舆论、精英舆论与民间舆论多元主体平衡参与;官方信息、精英信息与民间信息多元共振;官方话语、精英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互构。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话语权释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话语权既包括话语权利也包括话语权力的内涵出发,分析网络话语权释放存在的公众不珍惜话语权、恶意利用话语权和公权力限制与干扰等问题,并提出了在网络规制、媒介素养和网络技术三方面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