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数量、类型和功能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有关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全面分析并掌握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研究文献的现状,为后续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经济地理学研究提供研究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政策法规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暴露出体育设施建设布局政策法规滞后于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发展和执行不畅的问题,体育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模式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在多方投资主体构成的组合体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责任义务与权利利益分担与分配的制衡机制下,发挥各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使得体育设施建设布局顺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布局已经与城市规划及城市发展紧密关联。城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制定与实施是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具体表现形式。体育设施建设布局过程中区位的选择及确定与城市用地规划直接关联,有关理论及方法的显露及借鉴折射出城市规划及发展指导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实践价值,同时也是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的内在诉求。经济地理学理论方法可能是体育设施建设布局研究的科学合理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荣芝 《体育科技》2010,31(4):19-25
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和载体,世界各国及我国都有通过兴建体育场地设施,带动该地区城市发展及体育运动普及的先例。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城市体育设施迎来了一个建设高潮。处于加速发展期的浙江省城市和现代体育的发展对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设施建设已经同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本研究以浙江省城市发展为背景,在考察和实地调研等的基础上,以现代体育为导引,论述了浙江省城市发展与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关系,提出城市发展视角下的浙江省体育设施建设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生活体育设施构建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活圈理论,结合上海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方式的时空特征及其体育行为对生活体育设施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加强城市生活体育设施建设是促进城市体育发展,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提出了日常生活圈、周末生活圈、节假日生活圈的体育设施布局框架,明确了这3种生活圈的体育设施功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应当既能与国家规范相适应,便于制定各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标准,又与行政区划相一致,便于实施管理。在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过程中,必须依照配置体系、配置标准,进行体育设施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进而形成相对完善的网络体系。本文从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目标、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的政策措施三...  相似文献   

6.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在城市中的布局涉及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选址和空间分布模式等内容.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还是很少的.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和三种空间分布模式非常重要,必须同城市特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以利于赛事组织和赛后利用.促进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北京市城市建设中体育设施发展及其在城市发展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北京市体育设施的发展是城市建设的缩影之一;具有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提高城市形象等多种效应。建议:未来北京要大力发展为大众体育服务的中小型公共体育设施,以适应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政府在城市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如何扮演,都会对城市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就我国的现实情况及发展阶段,不能简单套用"让市场来替代政府"、"让私营部门来替代公共部门"的理念和方法,在城市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中应该有自己的不同的重心、路径和努力方向及模式。在城市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中,要考虑的不是政府退出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政府能力的问题。政府在城市居民小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及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9.
对2010年亚运会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解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10年亚运会城市规划建设及主要场馆规划建设进行研究,在分析2010年亚运会主要场馆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一些不足。研究认为:2010年亚运会给广州城市体育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但应进一步加强将公共体育设施列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把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进行;适当配置服务设施,焕发体育场馆的活力;加大旧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建立新的体育行业,形成体育产业链、加强各社区体育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阐释了公共体育设施的概念及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从时代历史演进,规模布局演进,功能结构演进,配套设施演进和管理模式演进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历程。在总结与分析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全球体育城市排名位次持续下降,这与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愿景存在偏差。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国际机构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量化评估的基本看法。目前学者们没有给出“赛事之都”的确切定义,对体育赛事之都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不够。在城市发展中,体育赛事往往被当作一个孤立的要素存在,缺乏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将赛事之都建设纳入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之中,对“赛事之都”定位进行分析。调查发现:上海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广度与深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赛事亲民化不足,由赛事推动的城市设施规划的大众利用转化率较低,缺乏国际话语权等问题。提出:上海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过程中应进一步丰富赛事种类与级别,加快引进或成立体育赛事发展的专业性机构,提升依托赛事建设的体育设施社会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运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谢幕,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得到前瞻性的拓展.由于西部地区具有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人口稀少等特征,铸就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的学校场馆设备、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及农村村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及法制化进程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并提出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为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更科学合理的建设及其法制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质性研究等方法,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场地设施发展与执行实效,分析不足并提出发展策略。发展与执行实效:体育建设用地得到保障,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出台助推发展政策文件,大力新建体育场地设施,积极向外扩充体育活动空间,着力盘活闲置体育场所。发展不足:中心城区发展规划不足,PPP模式运作不成熟,住宅小区场地设施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智能化发展规划,户外场地设施发展规划不完善,盘活现有资源的路径有限。发展策略:体育用地和经费支持向中心城区倾斜,推进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明确小区场地设施发展目标,重视智能化建设,推进户外场地设施建设,盘活城市闲置体育场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现代体育科技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技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呈现出综合化、人文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公共体育设施科学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存在着现代科技的高投入与低利用率之间的矛盾;体育设施科技运用的指导人员欠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的科技投入力度;开发公共体育设施科技信息平台;做好公共体育设施科技应用的规划和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并对问卷和实地访谈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比较分析,针对广西城市社区体育的建设、服务体系、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场地设施、文化建设、经费保障以及服务人才配备的现状等进行了调查。从不同的角度对广西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今后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为广西体育行政部门推动城市社区体育方面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作为补足公共体育设施、推动大众健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论为基础,剖析我国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实践中国家强位、“强国家—弱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时段性核心转变。得出了国家与社会权利边界不明晰、配套政策尚需完善及社会参与不足的缺憾。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法治建设、激发社会参与建设热情,3个新时代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抓手。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的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还比较缓慢,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格局,在很多地区有关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资源的共享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结合城市公共健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提出城市公共健身体育设施在资源共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可行性对策,不断改进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我国公共健身事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