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5年问,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在发育速度上,回族、维吾尔族学生明显快于东乡族、土族学生,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15年间,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青海、西藏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青藏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年间,青藏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藏族学生快于土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除13~18岁土族学生明显下降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1985-2000年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天成  罗婉红  涂绍生 《体育科学》2004,24(3):43-44,50
为了提高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利用湘西、青藏高原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1)15年间,湘西、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其中,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5.
1985—200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湘西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5年间,湘西土、苗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多数未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且苗族学生快于土家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除力量素质外)多数出现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6.
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湘西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苗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15年间,土、苗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未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15年间,土、苗族学生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15年间,土、苗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多数出现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四川、西藏地区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并结合环境因素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年来,川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已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藏族学生好于羌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羌族学生有较明显的下降,而藏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土、撒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并通过两个少数民族间的横向比较,分析土、撒族学生体质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实行民族优生、优育、优教,进一步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西部开发,青海经济的振兴,提供合格的人才储备.研究结果表明15年间,土、撒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很快.同时,发育过程也有明显提前的趋势;土、撒族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为负,其中,土族学生平均下降幅度大于撒拉族学生;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撒拉族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出现下降,其中,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提高幅度多数大于撒拉族学生.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东地区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体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涛 《体育科学》2004,24(3):45-46,57
通过对高原土族男性少年儿童与同龄汉族之间的体质对比分析,研究高原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体质现状,提高其群体健康水平。结果表明:土族少年儿童身体形态发育落后于同龄汉族;呼吸机能状况土族明显好于汉族;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20年来新疆、贵州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20年间,新疆、贵州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并且苗族学生比柯尔克孜族学生早进入青春突增期。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柯尔克孜族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苗族学生却出现下降;肺活量的相对值和绝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速度和耐力素质多数出现下降。以期为新疆、贵州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3个(女22个)少数民族18岁青年学生体质水平分别进行1985、2005年和20年变化的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①20年来,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体质水平总体评价提高幅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是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和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幅度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机能发育水平和素质发展水平多数出现明显下降所致;②1985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体质水平总体评价的5个等级各具特征,其体质水平的总体改善,要根据民族、性别、地域环埔的芳异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地区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天成 《体育学刊》2002,9(2):92-94
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青藏高原地区土、撒、汉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1)15年间,土、撒、汉学生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在长期趋势中仍处快速增长阶段;发育过程,土、撒学生有提前的趋势,汉族学生多数出现推迟;胸围平均增长值,土族学生出现负增长,撒、汉学生有所提高。(2)15年间,土、撒、汉学生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汉族学生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土、撒学生。(3)15年间,土族学生身体素质平均增长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撒、汉学生各有增减,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本文利用2000年和1991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有关数据,对两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视力、龋齿、低Hb、蛔虫卵和营养不良作9年的动态分析,以揭示土、撒族学生健康状况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相互之间内在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改善学校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对甘肃省五所高校近三年的1859名藏族、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19y-21y)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实地测试法、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选取10项指标: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BMI、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指数、体前屈、50m、立定跳远进行分析。结论:(1)影响甘肃省男女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是由4个主要因素(共性因子)构成。男大学生为:营养状况因子、心血管机能因子、柔韧因子、爆发力因子,女大学生为:营养状况因子、心血管机能因子、身体素质因子、身高因子。(2)营养状况因子和心血管机能因子是影响甘肃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子。(3)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回族、土族、东乡族、裕固族,裕固族和东乡族男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的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7-18岁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营养状况以及握力等方面获得了提高和改善:(1)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2002年我国7-18岁  相似文献   

16.
张天成 《体育学刊》2008,15(3):79-83
利用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高原地区的羌族、纳西族、土族、藏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结果发现:1)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生长发育速度均已步入快速增长期;男生胸围平均增长值(除纳西族外)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女生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生长发育整体水平,纳西族、藏族学生好于羌族、土族学生.2)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高突增高峰年龄(除纳西族女生外)提前1~4年,体重突增高峰年龄(除土族女生无变化外)提前1~2年,胸围突增高峰年龄变化不明显.3)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高速度高峰(PHV)变化不明显,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体重速度高峰(PWV)2005年多数小于1985年,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胸围速度高峰(PCV)和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  相似文献   

17.
利用湘、青1991年和2000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青海省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青海省土族、撤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的年增长值、年增长率、青春突增期的变化作15年的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了解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速度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提高青海省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和掌握青海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和发展趋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和卫生保健工作并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对青海特有土族、撒拉族女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土族女学生的生长发育普遍好于撒拉族学生,撒拉族女学生的体型出现偏瘦的趋势;土族女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高于撒拉族学生。  相似文献   

20.
张天成 《体育科学》2002,22(6):39-42,91
研究目的:为高原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利用青海省1985年和1999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土、撒学生的体质状况作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1)14a间,土、撒学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过程有提前的趋势,胸围平均增长值均出现负增长;(2)肺活量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身体素质总体发展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