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发布的调查结果是国家物局课题“关于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工作调查研究”中观众调查部分最终成果的简报。此前已经在《中国物报》上发表了之一:“六一节,你去看博物馆吗?”和之二:“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本分为三个部分:一、2004-2005年度中国博物馆参观的基本构成,二、与参观相关的观众行为分析,三、博物馆及其展览信息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中国博物馆在展览展示中已开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与藏品进行互动表达与语言转化,使观众从“观看”传统艺术转化为“体验”传统艺术,这种藏品展示与观众体验相结合的参观方式巳成为我国博物馆展览展示创新的趋势。基于博物馆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现代社会文化语境及大众审美心理的相互结合,开发了VR皮影戏“田忌赛马”互动体验软件,该软件是皮影艺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所构建出的兼具体验性与交互性的皮影展示系统,既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又保留了皮影戏本身的特点。实践证明,科艺融合可以为濒危的皮影艺术传承发展、参与全球性话语书写与文化形态建构提供特殊通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1.博物馆要从展示文明转变为推动文明 博物馆过去被单纯地看做是展示文明的“窗口”,但全新的博物馆理念却认为“博物馆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观众到博物馆来学习、娱乐、休闲,当然是以其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获取博物馆的各种信息、感受博物馆的特殊体验。据统计,人类通过眼睛摄取信息约占进入大脑全部信息的90%,所以眼睛是感官之首。既然博物馆是以展览展示作为面向观众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那么,观众通过“视觉”从展示中如何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博物馆设计者如何使用“视觉艺术”设计吸引观众的展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博物馆设计中的视觉艺术必须与观众互动  博物馆展览设计必须囊括三方面的需求:观众的需求(学习、娱乐、休闲……)…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教育是为观众的自主学习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和强化观众的学习行为,并使观众的学习结果与博物馆教育目标相结合的过程。在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中,教育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责任,也是首要的任务。儿童博物馆作为一有明确的观众和任务导向的特种博物馆,教育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尤显重要。要实现儿童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即通过特色的展示规划和教育活动,提供一般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2009,(1):13-13
为推动全国博物馆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时代要求,更好地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新形势,不断提高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水平,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家文物局日前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下达《关于开展第八届(2007~200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工作的通知》(文物博函(20093648号),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英国博物馆在资金短缺的严峻形势下,积极改革创新,深入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博物馆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文化属性,贴近社会、贴近健康、贴近学校,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不断提高观众对博物馆认可度的同时,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激发了政府和社会机构的支持热情,推动了世界博物馆发展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观众行为研究是博物馆满足公众需求、做好公众服务的基础。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的观众研究也是大势所趋。通过RFID射频识别技术可以了解观众在不同展项前停留的具体人数和时间,并在一定程度上考察观众对展览的满意度及其对展示设计的建设性意见,以促进博物馆展陈设计工作向贴近公众的需求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陈列的“内容与形式”在博物馆理论和实践中是一个恒新的问题,本认为。在正确理解陈列的内容构成和形式功能的基础上,以观众为本,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统一在观众因素上.应该成为现代陈列设计的基本原则,用这一原则来指导陈列设计实践.就要求内容和形式既要科学化又要艺术化.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从参观陈列中真正获得认知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移动端推送博物馆展览是博物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博物馆面临数字化应用无法实现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预期,导致下载量和使用量较低的处境。本文以“故宫展览”数字化项目为例,通过对开发数字产品观念意识、展示设计能力的分析,总结出在设计数字产品中结合博物馆需求与观众需求,结合观众心理习惯与博物馆特色,构建以“物”为核心的展示内容,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展示形式,应用分众化传播策略等方法,探讨借助移动端数字应用对博物馆以教育为目标的传播属性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