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必须改变教育思想观念、优先安排教学经费、突出 抓好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切实搞好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赖晶晶 《考试周刊》2012,(40):190-191
“灰色儿童”是一个在中小学及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受外界因素、儿童自身特点和家庭因素影响,表现为行为“孤独”,性格内向、孤僻、胆怯,交往能力差。对于“灰色儿童”,必须通过培养自信心、交往能力和家园同步教育,使他们步入正常成长轨道。  相似文献   

3.
“双负”问题是汉语圈流行的“反自然的无儿童的教育学”的必然产物。这类教育学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忽视儿童内在的自然的成长,甚至于为了知识、技能等的传递,而损毁乃至牺牲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幸福。这类教育的评价标准高悬于儿童世界之外,于是,儿童愈是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愈加压抑天性、舍弃本真、背离童年,而为所谓学业“优胜”作出种种牺牲。这必然导致教育产生内卷、内耗。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又与社会阶层的流动结合在一起,迫使学生家长与这类教育合作,争先恐后加入“教育竞争”,从而进一步强化教育脱离儿童世界,亦进一步强化教育对童年的损毁,从而导致社会内卷。破解“双负”问题,就是要发现儿童,打破这种教育学,另建以儿童为中心的、以成长为取向的现代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张红 《教育文汇》2013,(12):36-38
合肥师范附属小学多年来,特别是2007年迁人合肥滨湖新区后,一直进行不懈地探索,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核心办学理念——“启迪心灵,明亮人生”。我们将其简称为“启明教育”。我们之所以用“启明教育”作为核心办学理念,主要基于以下认识:——教育必须开启儿童的心扉,激发儿童发展的内在活力;——儿童伴随心灵深刻变化的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促使儿童心灵深刻变化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教育现场实验法对儿童情绪教育戏剧课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儿童情绪教育戏剧”课程能显著提高儿童情绪胜任力整体水平,在增强情绪理解、情绪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调节策略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同时,“儿童情绪教育戏剧”课程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儿童陷于僵硬模仿,在课程中欠缺自主性和创造力;学习过程侧重戏剧表演,情绪教育目标有所忽视。推进“儿童情绪教育戏剧”课程开展的建议有:关注儿童,更新教学理念,发挥儿童主体地位;分解剧本,寻找教育引线,突出情绪教育目标;营造环境,巧用戏剧范式,推动儿童进入角色;丰富师资,探索多种渠道,补充活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中国未来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做出了精辟阐述和高度概括,突出强调了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三个优先”,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三个必须”和四点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7.
“创业优先”,指的是创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优先发展地位,包含以下三层涵义:第一,以创业为导向;第二,优先发展创业学科;第三,创业者优先。我国高职的创业教育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为三级同心圆状结构,相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为三级梯度排列。实施创业优先,必须明确“创业是目的,专业是手段,素质是保证”的关系模型,还必须建立包含理论、师资、内容、形式与方法、评价和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构建资源共享型创业教育大平台也成为务实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赵霞 《少年儿童研究》2023,(4):89-97+127
马克思主义儿童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儿童持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在本质观上,坚持从人的本质出发认识儿童,主张儿童是主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地位观上,高度肯定儿童的地位与价值,将儿童视为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权利观上,高度重视用法治保障儿童权益,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权利,促进儿童平等地享有权利;在发展观上,高度关心儿童的发展,坚持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以儿童为本的发展原则,以实践为基的发展路径,以协同育人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组织化为依托的培养模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时代儿童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儿童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更加重视引导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其优良品德,夯实儿童社会化的基础;更加突出儿童主体地位,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更加坚持儿童优先、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多处提到“儿童优先”的原则,如在前言部分指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定政策,认真实施。”在总目标中第一句话就是“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在“儿童与教育”领域的国  相似文献   

10.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采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增为 《上海教育》2022,(33):22-23
<正>“活教育”思想是站在儿童立场上的教育理解,包含了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在理解之上的教学指引以及作为教学规范的应用推广。学习“活教育”思想,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第一,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第二,什么是教师应有的能力;第三,什么是教育应有的成效。什么是遵循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是“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知道儿童怎样,才能设计符合儿童需要的学习环境和过程。“知道儿童怎样”,是遵循规律的前提,也是教师所需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以及全球化的加深,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人意,矛盾愈加突出。就高职生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需结合“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的特点;同时要重发展、转观念,重情感、变方式,强化实践环节,确立优先地位,以不断提高实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定”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高校“成人、成才、成功”教育取得实效的起点和基础,当前高校“成人、成才、成功”教育成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突出以人为本,在单纯追求部门政缋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和关注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指标,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三成教育”工作,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确认学生在“三成教育”中的根本地位,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三成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儿童种子观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石,是指种子般的儿童有自动生长的潜能,有自我生长的节律,是尊重儿童天性,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思想内核为“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儿童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必须通过儿童的自主发展才能得以落实。同样,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把种子般的儿童摆在核心地位,充分发掘儿童自动生长的潜能,通过评价引导儿童自主学习、自能学习,最终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开始思考“成长需要”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价值。本文在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中理解大学生“成长需要”的概念;分析论证了“成长需要”的结构框架;进而提出比较适合“成长需要”的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最后归纳了“成长需要”研究的价值追求,为大学生“成长需要”提供了比较现实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师生观反映了西方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看法。“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成为最早出现的关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儿童中心论”突出儿童的主动性,主张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标志着西方师生观开始由“教师中心论”向“儿童中心论”的转移;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师生“对话”则实现了师生观从“中心”到“对话”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王万祥  李洪 《四川教育》2023,(Z1):17-19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化”“程序化”倾向严重,“形式化”“浅表化”问题突出,从“满堂讲”“满堂练”转化为“满堂问”“满堂跑”。重知识传授、记忆,忽视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状态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解决“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等问题。让·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指出“同化和顺化相伴发生并不断建立新的平衡,才构成认知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只有组织学生深度参与,才能促进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青少年时期在社会性方面所受到的培养和熏陶奠定了人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影响源 ,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家庭必须丢弃“自我为中心”观念模式 ,用社会性意识规范儿童行为 ;必须珍视家庭气氛和交往互动的教育力量 ,注重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的教育 ;必须让儿童自尊、自信 ,在“自律”中求得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儿童生长课堂是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学校百年课程育人文化的积淀,生发于“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样态。生长课堂还原儿童成长主体地位,聚焦儿童学习方式,以真实学习理念为方法论依据,从大概念问题引领、进阶性任务驱动、过程性实践操作、灵活性迁移应用、表现性任务评价等方面,呈现了符合新时代儿童生命成长需求的课堂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20.
李庾南:在学习中享受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蔓 《江苏教育》2007,(17):61-61
无论在教学论抑或课程论的学术领域,还是实践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人们已经从更多的关注“教”、转变到更多的关注“学”。这种转变无疑是源自教育功能观的本质回归,东西方诸多教育流派在现代社会的各种“社会病”大发作后,终于有了共同的指向:教育必须对人、对儿童自身的发展负起责任。儿童在怎样成长,这种成长是如何通过主体性的学习来获得的,已经引起大家的关注。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