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287家创新型企业的问卷调查,本文从企业专利保护需求的视角对我国专利保护水平和专利政策发展方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专利保护水平对创新型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机制,以及企业对我国专利保护水平的评价,探讨了创新型企业对于专利保护的内生需求,由此提出加强我国专利保护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专利制度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型企业专利活动呈现出高水平、制度化的特点,但我国专利保护执法水平不高使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活动效率大大降低,大多数企业认为提高专利保护水平对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规模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数据表明,专利活动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了1990—2007年我国海外专利的总体格局和发展态势,重点研究了我国在欧洲专利活动特点,结合欧洲专利制度对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欧洲的专利申请策略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利制度作为调节发明者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公共政策,具有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二元性。专利制度可以推动科技进步,也可以阻碍和禁锢科技进步的发展。采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我国专利指标与区域科技进步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授权量指标都与区域科技进步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但不同区域的专利指标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大小不一样,同一区域不同的专利指标促进科技进步的关联度大小也不一致。这表明专利与区域科技进步的关联性很强,成为推动区域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专利制度发展的考察,认为"专利爆炸"是现代专利制度不断强化专利保护的结果,同时专利制度自身的缺陷,专利审查过程中对效率的追求,也加剧了"专利爆炸"现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下全球面临气候非正常变化问题,要求经济模式向低碳发展转型,专利制度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利用专利信息分析方法,以我国专利系统为对象,对近15万份低碳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偏弱,外国向我国转移低碳技术积极性不高。利用制度经济学分析的方法,对专利制度成长史及其固有缺陷进行研究,指出以专有为中心的专利制度及其价值化倾向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原因。以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低碳技术运用为目标,设计面向低碳发展的我国专利制度创新方案,为构建中国特色气候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支撑。  相似文献   

6.
专利钓饵已经进驻中国,对我国的专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专利钓饵的制度成因,分析了专利钓饵的影响以及美国法院、企业的防范措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专利制度中可能被专利钓饵利用的“漏洞”,并结合我国专利制度的特点,参考国外对专利钓饵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对我国企业、政府防范专利钓饵的诉讼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尤敏 《情报杂志》1990,9(4):76-79
我国自颁布专利法,建立专利制度以来,专利文献四通八达、广泛传播,为人们全方位、多层次利用专利技术提供了方便条件。专利文献的利用,促进了专利技术的实施,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给我们的民族带来了繁荣和昌盛,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了信心和力量。全国形势喜人,但是发展也不平衡,尤基是基层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做好基层专利工作,使人们普遍地、自觉地、积极地开挖专利文献这座宝藏,本文浅述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和育东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55-1164
 专利政策目标的三元论或二元论导致价值分裂和政策目标不统一,给法律适用带来困难。专利权既不是自然权利,也不是人权,专利权保护本身只具有工具价值。现代专利理论认为专利制度的目的在于激励创新而不是激励发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主张国家积极干预创新,因此专利政策应当以“激励创新”作为惟一目标。考虑到专利政策的国际格局,我国专利制度的政策目标应当是“激励本国创新”,专利授权、确权政策和司法政策都应与此目标相符。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工具分析了专利的资源配置效率,指出专利制度是通过赋予专利持有者市场垄断力量的方式对专利所有者的投入进行补偿,但垄断又必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而决定了专利制度不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通过根据不同情况而构建不同的最优专利组合(专利长度和宽度的组合)来平衡社会收益与私人的收益,可以提高专利制度的效率,这一点对于专利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专利制度是知识创造与知识应用之间平衡的观点出发,论述专利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技术创新并不必定以自主专利为起点.同时对当代专利制度保护的国际化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趋势中所面对的困境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当今专利制度所需达到的目标以及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实施专利是专利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的基本规定,但因专利技术本身不具有商业可行性以及专利权人故意或懈怠等原因,实践中大量专利并没有实施。将专利付诸实施是早期专利保护实践中权利获得或维持的必要条件,但在整个20世纪中,随着专利政策的改变以及由此而来的专利私权观念的加强,专利是否实施与专利保护之间几乎没有关系。在专利权数量剧增、专利诉讼由消极防御转向积极进攻以及生产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量专利不实施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与专利制度促进创新的宗旨相悖。为此,应通过改造强制许可程序、鼓励专利经营实体发展、还原专利申请和维持的市场结构等多种措施,促进专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对现有失效专利的定义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专利一词既可以用来指称“专利权”,也可以用来指代“专利文献”或“专利技术”,基于专利不同的含义来定义失效专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此外,对“专利申请权”、“外国专利”等概念的把握也会影响到对失效专利定义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公开”和“垄断”是把握专利制度本质的关键,也是认识失效专利本质的一把钥匙,凡是在专利文献上所公开的技术,在不享有我国专利权的情况下都属于失效专利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谈国家教委专利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5年我国实行专利制度和实施专利法以来.在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中国专利局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国家教委专利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各教委直属高高认真贯彻我国传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克服了条件和经验不足的困难,在培养专利干部和人才、建立高高专利代理机构、组织专利申请和实施、普及宣传知识产权知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专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专利工作骨干队伍,建立专利工作体系高等学高的专利工作起步较早,曾经被中国专利局誉为“专利的知音”。在我国筹备…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专利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软件专利审查基准的实施也有10年,如今美国在软件行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软件专利的保护作用举足轻重。中国的软件行业起步不久,软件保护尤其是软件专利保护还亟需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软件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希望能对我国的软件专利制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是我国专利工作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专利工作必将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因此,探讨并作好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的专利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市场经济与专利市场经济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经济体制,而专利制度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推动科技进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一种基本制度。专利制度与市场经济存在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促进市场经济有利发展的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谷丽  阎慰椿丁堃 《科研管理》2018,39(12):179-188
专利代理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权的重要环节,专利代理人是与专利质量密切相关的专利制度实践者,是专利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专利代理人是与专利质量密切相关的专利制度实践者,对于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的研究能为我国专利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借鉴。本研究从专利代理人的胜任特征内涵入手,构建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的理论框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模型,并对每项胜任特征的内涵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专利代理人的胜任特征是一个多维层次结构模型,胜任特征模型由九项胜任特征构成,分别为:知识结构、技能经验、外语技能、职业能力、社交能力、个人品质、发展动机、职业素养、业务素养。针对专利代理人胜任特征模型的讨论,能够为我国专利质量的提升以及专利代理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乔永忠 《科研管理》2019,40(12):155-162
专利收费制度是专利制度正常运行的核心机制之一,其通过调整专利行为影响专利制度运行绩效。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专利收费制度对专利申请行为、专利维持行为以及其他专利行为产生影响,且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这种影响水平存在差异;专利收费制度对专利行为的影响值得重视,但应注意其影响限度。  相似文献   

18.
张勇  赵剑男  李青青 《科研管理》2019,40(5):203-211
专利制度安排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专利成果的有效转化。同时也影响着由专利转化而形成的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专利向技术标准转化是技术转化的一条新兴战略选择。在这种路径设计中,由于专利产权划分不合理与专利信息不对称,易发生专利权滥用的不经济性冲突现象。虽然企业通过采用专利联营战略应对这种冲突,但是该战略存在不足,因为始终无法解决专利权的私权行为。因此,建立企业间共同拥有专利产权的团体专利制度,有助于更好解决技术转化中不经济的冲突。文章通过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团体专利合作模型,论证了该制度安排对企业专利发展及其利益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通过该制度的实践为我国专利成果的有效转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同时,也为国家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专利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9.
毛昊 《科学学研究》2016,33(8):1169-1176
立足于国际比较和制度实践,本文从专利研发周期与成本、专利实施与运用现状、创新主体专利保护强度诉求、专利诉讼机制运转等方面对我国专利制度实践进行了综述。同时在专利动机改变与制度异化,专利价值多元属性与质量评价,强弱专利诉讼机制等问题中进行了国际比较。进而提出借助专利调查平台拓展专利研究的思路,阐释了从专利制度、市场规律、政策绩效层面发掘中国专利调查学术价值的方法。本研究的政策指向在于呼吁政府开放基础调查资源,加强问卷设计科学性,优化组织管理流程,提升中国专利调查在学术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因专利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科研管理》2002,23(5):26-30
基因专利的出现,一方面对专利制度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人们不得不对有关理论进行修正,如发明与发现的界定,“三性”的认定问题等,另一方面,使得专利制度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的特性更为突出,各国竞相建立自己的基因专利制度,并在世界范围进行基因专利争夺,针对这些形势,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