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研究我国宜农荒地资源及其合理开发的意义 本文“宜农荒地”的含义,是指以发展大农业为目的,适宜于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的天然草地、疏林地与未被利用的土地,有别于“荒地”仅指尚未被利用之土地的传统概念。所谓“适宜”的意义是从土地的自然属性出发适宜于开垦农用,而不是应该或必须开垦作为农用土地。因为后者属于土地利用范畴,它不仅取决于土地的自然性质,而且往往更多地  相似文献   

2.
戴旭 《资源科学》1984,6(2):7-13
黑龙江省科委、省土地管理局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内蒙古大学等单位,于1973—1977年间,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的额尔古纳左旗和扎赍特旗境内进行了连续五年的宜农荒地资源评价。通过这一工作,基本查明了该区宜农荒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为合理利用本区土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提供了基本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资源科学》2006,28(1):F0003-F0003
石玉林,著名的土地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土地资源室副主任、主任、综考会副主任、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石玉林院士长期从事土地资源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编制”、“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中国宜农荒地资源研究”等国家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4.
充填开采不仅能减少地表沉陷,提高资源回收率、处理废弃物。充填开采还是对岩层扰动和破坏最小的开采方法,煤矿塌陷区要根据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科学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使遭破坏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煤矿充填保护土地的开采技术,矿区采煤塌陷土地复垦的治理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50年来 ,内蒙在开发土地资源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 ,但由于对内蒙古土地资源特点、赋存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 ,合理经济地开发利用、保护土地资源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内蒙古土地资源的脆弱性及利用模式的研究不够 ,致使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 ,并在不少方面已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具体归纳如下 :1 内蒙古土地利用现状及持续利用所存在的问题1 .1 对土地资源自身的缺陷欠科学的认识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陆腹地 ,属大陆性气侯 ,因而土地资源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1 )水份条件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决定因素 ;( 2 )地素物质…  相似文献   

6.
嫩江地区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北部,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适于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安排好各业用地,真正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副则副,妥善处理各业的关系,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本区农业综合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两年来对嫩江地区土地资源的考察研究结果,本文拟就该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近期的土地调查数据,总结出该地区土地利用情况,指出在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岱海流域土地资源状况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多受土地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状况制约,研究和探讨这类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发展战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契机,抓住岱海流域有利的区位条件和独立封闭的内陆河流域特点,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流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优势、潜力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布局方向  相似文献   

9.
浅谈土地复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复垦是因地制宜的恢复和发展土地利用价值的活动,也是解决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有效途径。本文简要阐述了土地复垦概况、土地复垦标准及内蒙古的土地复垦标准。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是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分布;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评述。并针对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国忠 《资源科学》1993,15(3):18-24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综述了内蒙古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诸如人口与耕地,粮食之间的矛盾;土地资源退化,环境恶化;土地用养失调,地力下降;水与土壤污染以及土地管理失控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玉林 《资源科学》1986,8(3):54-57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已成立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先后组织了30多个大大小小的综合考察队,开展了东北、黄土高原、内蒙古、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南及南方山地等以区域资源开发为中心的综合考察研究。土地资源是在综合考察研究中逐步地形成和发展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土地资源学,开拓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经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未利用地适宜性评价成果,将宜农未利用地作为分等范围区,选取农用地分等的因素作为宜农未利用地分等的参评因素,并选取限制性因素进行修正,划分宜农未利用地利用等别;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制订各等别间的等级折算系数表,测算出待开发未利用地中补充耕地的潜力及相应的粮食生产能力,根据各等别所对应的理论标准粮产量,划分开发潜力区。本研究结果为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提供了衡量依据,解决了被占耕地与补充耕地在数量上与质量上的可比性;也为土地开发项目选址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14.
以华北-辽南土地潜力区为案例区,研究了GIS技术支持下基于多要素空间数据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对象包括土地限制因子、土地限制型、土地质量等和土地适宜类。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和土地资源系统特征,选取气候、地形、灌排水、土壤和植被等五大类10个指标为评价因子;应用基于栅格数据模型的空间分析技术在1km2尺度建立评价因子基础数据库,并将评价原则用地图代数语言加以表达,形成了“要素数据”、“原则标准”与“分析技术”相结合的、逐级递进的评价技术流程。案例区实证研究表明:评价方法与技术切实可行,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有效的分析技术共同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准确与高效;案例区的土地限制因子以土壤质地、水文与排水条件、坡度和灌溉条件为主,而土地适宜类则以宜农类、宜林牧类和宜农林牧类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正确与否,不仅决定着提供产品的数量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对各种产品的需要量日益增多。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内蒙古土地的特点、优势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赛罕街道办事处相关土地数据资料的研究,运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该街道办事处各类土地的利用现状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最终使区域土地利用更为合理有效,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健康持续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健康增长以及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土地保障。为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城市化的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宁夏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气候干旱,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同时也是我国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之一。全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10.6万公顷(1659万亩),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80万公顷(1200万亩),其中200公顷(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宜耕地后备资源26.7万公顷(400万亩)。全区按自然条件分为北部黄河平原自流灌区、中部丘陵台地干旱带扬黄节灌区和南部黄土丘陵雨养区三个农业区。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土地资源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阶段和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3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资源学才逐渐发展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目前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与立法。随着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步扩展、面向国家目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3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承载力、城镇用地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马飞  覃建雄  阚瑷珂 《资源科学》2011,33(8):1584-1590
基于Google Earth卫星地图,采集中喜马拉雅4条典型高山峡谷带遥感影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按山地垂直带的5级海拔指标和青藏高原土地种的4级坡度指标,分析研究区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2200m以下无耕地,坡度影响强烈,海拔2500~3800m的宜农坡度带(〈5°、5~15°),是耕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潜力的核心区域;②草地优势海拔为38004800m,坡度影响较弱,4个谷地在宜牧坡度带(〈5°、5~15°、15~35°)的草地数量差异性小;③横向比较发现,吉隆谷地可利用土地最多,其次为朋曲谷地、波曲谷地、绒辖谷地,但受海拔和坡度限制,不宜农、牧坡度带也有不同程度的农业生产活动,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对探索区域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缘山地小流域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礼 《资源科学》2004,26(7):151-155
该文简述河北省张家口市坝缘山地自然、经济概况及生态环境恶化现状,指出坝缘山地要以小流域为单位综合治理及其治理原则,重点讨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途径与方略:详细阐明小流域综合防护体系,包括坡面防护体系和沟道防护体系的布局、措施;强调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相互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实现防护与经济效果相结合;建设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