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启圣与清朝统一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在统一台湾过程中有两大功臣,一位是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另一位是福建总督姚启圣。史学界对施琅研究较多,对姚启圣却关注不够。与这一局面相反,日前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以下简称《康》剧),则赋予姚启圣以重头戏,以艺术形象塑造了这一历史人物。当然,电视剧所追求的是引人人胜、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所以,往往既有史实又有虚构。而作为史学工作,理应分辨出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虚构。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鲁迅1924年间到西安讲学时,曾经五次观看秦腔的史实作了梳理,尤其是第五次观剧时的具体史实作了考证。这对中国戏剧史和鲁迅研究,在资料上都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受争议的著名人物,或日之“小人而有才者”;或日之“北洋怪杰”;或日之“独夫民贼”、“窃国大盗”;或日之“走向共和的英雄”,等等。评价历史人物须以史实为根据,史实客观,标准公正,尺度适中,如此才能对历史人物有正确的把握,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在这一系列的学术研究环节方面,史实客观是最为要紧的。史事不实或不清,其他则无从谈起。若欲厘清史事,必藉史料,史料之搜集、考证与再认识,史料范围之扩张,新史料之发现等等,不仅能丰富史实,而且也能有益于史实的澄清。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2005年5月版),正是一部有助于辨明清末袁氏沉浮史实的新史料。此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孔祥吉教授与日本学者村田雄二郎合作整理,并被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献丛刊》。  相似文献   

4.
我校从2003年开始进行姚剧进校园试点(姚剧是浙江余姚的地方戏,俗称“余姚滩簧”。形成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清乾隆年间。它流行于余姚、慈溪、上虞等地,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本人参与了姚剧进校园试点的各项活动,在姚剧进校园进课堂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想晒晒本校姚剧进校园之事例,以解戏曲进课堂之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宗仰与1903年前后的清末革命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潮之所激荡,风雷之所趋驰。1903年前后民主革命思想的急湍奔涌,宗仰上人正以跳踉跃搏的姿态,实现了从爱国到革命的飞跃。本文从具体的史实入手,揭示了厕身于辛亥革命准备时期的宗仰上人,虽为方外之人,却忧心国事,感时奋发,奔走呼号于世纪初的特定历史舞台,从而谱写了独具光彩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典藏宏富,具有广博的文史与古代科技研究参考价值。被誉为“宋代野史巨擘”的周密,其经意之作《齐东野语》便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笔记著作之一。《齐东野语》所保存的南宋史料,可与记载同时史实的其他著作互相参证,而“补史传之缺”。  相似文献   

7.
唐病坊表徵     
杜正乾 《家教指南》2001,(1):121-127
唐代病坊设置于何时,职掌何事,其渊源所自及与佛教之关系是什么,目前学界鲜有专文论及。笔者在排比史料、勾稽史实的基础上,认为唐代病坊肇建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其前身则滥觞子则天长安时(701-704年)的悲田养病院,主管收容贫病孤疾者。病坊经办权在唐官府和佛教寺院间频繁更迭,反映了唐统治者对佛教既利用又斗争的史实。  相似文献   

8.
辛亥广州起义史实考略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孙中山先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高度评价了辛亥广州“三·二九”起义。教材、《教参》介绍是役有关史实对学习原文不无助益,然涉及之史实语多舛误。是役前人爬罗剔抉已著信史,兹据以考析如次:一、是役殉难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德国当代作家鲁格的《光芒渐逝的年代》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所反映的家族史、资本域与侨易性。从“光芒何以渐逝?”的问题着手,以“渐逝”与“渐常”这两个概念的平行设立入手,着重揭示文本中的物象之符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而层层展开家族史、资本域与侨易性的若干概念,希望提供有效的阐释。并结合文本分析,提出“渐易”概念,即渐之“缓剧疏”,易之“变常交”,两两相合,则可成九义,即缓变、缓常、缓交;剧变、剧常、剧交;疏变、疏常、疏交。  相似文献   

10.
《排瑶历史文化》史实商议李默近读练铭志等著《排瑶历史文化》一书,颇受启发,亦发现一些史实方面之疏误。余与房先清同志合编《连南八排瑶族》,十年来从事收集整理人排瑶族古籍文献资料,现按该书顺序,就史实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供参政。(一)“清康熙─—道光八排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