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刊2005年第九期刊登了《“九一八”·柳条沟》一文,作者李辉以翔实的史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在广西永福县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中,也有一些记载“九一八”事变的照片,同样可以充分证明日本军国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奸诈和凶残本性。永福县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一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东方  相似文献   

2.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张珉 《山西档案》2007,(4):49-53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开始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并准备扶持当时地方实力派人物中资格最老、影响最大、实力最强的阎锡山为其充当“华北自治运动”的领导者。阎锡山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与日本方面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他的日本故交多次来太原访问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坚决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抗战。在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作为西部重镇的贵阳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波又一波高潮。  相似文献   

5.
敖良飞 《青年记者》2006,(19):57-57
75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拉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作为中国的“国耻日”,这一天应当为所有中国人铭记。然而大多数的地方媒体尤其是报纸,在面对“九一八”这个每年必做题材时,报道被弱化处理了。为什么说是弱化处理呢?  相似文献   

6.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的东北并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统治东北约有14年.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弥为“伪满时期”.日本控制东北期间,不断兴建扩建广播电台,强化政治和新闻节日,而对当时十分发达的广播广告节目却极不热心。这倒不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不唯利是图,不追求利润。在日本侵略者看来,与其靠广  相似文献   

7.
近代的图书馆事业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而一切巨大的历史性事件则无不对当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着直接的促进或阻滞作用。发生在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也不例外。作为外国帝国主义对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武装侵略,它给我国东北三省的图书馆事业以极其严重的摧残。仅以  相似文献   

8.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沈阳城失守。日军在相继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挺进,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据《中国青年报》7月6日报道)。仅就辽宁省台安县对90户居民所做的抗战损失调查,受损失的物质财产当时的价值为31.8万元,人口伤亡损失赔偿估计为19万元。“九一八”事变后,辽宁众多…  相似文献   

9.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是时,几十万中国驻军在蒋介石“不抵抗主义”命令下,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沈阳。几天之后,东北三省沦陷,全国上下掀起了第一次抗日高潮。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对赫哲族实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饱受摧残和压榨的赫哲族非但没有屈服,反而激发了该民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坚强斗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最伟大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与全世界进步力量大联合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各民族大团结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各阶级、阶层大动员的胜利。在长达8年的艰苦奋战中,既有血与火的军事战场,又有笔与纸的文化战场。在第二个战场上,华文报刊的抗日宣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三省;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  相似文献   

1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183;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当局采取“不抵抗”的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痛苦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民族义愤。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及时发表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前后外国在华记者的报道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一八”事变前后外国在华记者的报道活动张功臣一中国革命在20年代经历了频仍的灾难和重重内部矛盾之后,30年代伊始,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再次把中华民族推进了世界政治风暴的中心。这个事件之所以在短时间内举世瞩目,固然同日本欲称霸亚洲的野心在西方列...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坚决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抗战.在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作为西部重镇的贵阳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波又一波高潮.  相似文献   

15.
安德喜 《兰台世界》2001,(12):36-37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东北全境。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在这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界对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国人报纸抗日救亡舆论动员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内外报刊均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作为东北新闻史上进步国人报纸之代表《国际协报》(1918—1937),在抗日救亡舆论动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报纸设置系列揭露日军侵华、引导民众抵御外侮的宣传议题,唱响民族抗战的舆论主调,成为东北抗日舆论动员的先锋阵地,在抗战新闻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是不会忘了“七七”这一天的。67 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予以还击,中华民族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而东北人民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凌辱尤甚。从1931年的“ 九一八”到1945年的“ 八一五”,苦难史是整整的14 年!  相似文献   

18.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以侵占中国东北为目标的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侵犯,南京国民政府在奉行不抵抗政策,要求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的同时,认为“对日作战,唯有以运用外交为重心,使倭寇受精神上之打击为第一要义”,因而把解决中日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外交斡旋上。为此,国民政府对美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希望美国能出面主持公道,干涉和制裁日本,同时给予中国援助。但是这一系列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本拟就事变后国民政府对美外交过程及失败原因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出版名人录     
王益1917年生于江苏无锡。上中学时,适逢“九一八”事变,受革命思想影响,在无锡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领导下,在同学中组织进步文艺团体,编印校刊、小报,学习世界语,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宣传革命思想,参加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34年为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中断学业,逃亡上海,参加中文拉丁化运动(又称新文字运动)和抗日救亡运动。组织上海新文字研究会,任会长。1935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中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地区。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为了彻底征服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东方古国.把他变成殖民地.日本侵略者除了运用飞机、大炮等武力手段外,还依靠广播宣传的力量对中国人民实施思想文化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