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燕仲飞 《文教资料》2008,(9):190-191
中国高校专业音乐教育随着近年来不断地扩招和艺术教育热的逐渐升温,已经呈现出了一种迅猛的、史无前例的发展形式.审视当今的大学专业音乐教育,我们发现其所采用的几乎全部是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对于我国传统音乐资源的应用十分贫乏.本课题试图把西北地区独特的音乐资源通过搜集、整理、归纳以后建成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数据库,进而在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中融入一些具有本土音乐文化特色的内容,使西北传统音乐资源真正发挥其优势.本文旨在阐述西北传统音乐资源在大学专业音乐教育中运用的目的与历史意义,阐释西北传统音乐资源与大学专业音乐教育两者之间相互结合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廖小芒 《文教资料》2014,(17):55-56
湖南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源远流长。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运用本土音乐文化既能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又能使高校音乐教育突出特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把本土音乐文化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以西方音乐为中心的观念,构建立足省情、彰显区域特色的教学模式,编好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3.
多姿多彩的本土音乐是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地方教育办出特的优势所在。在我国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音乐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本文就黑龙江的本土音乐-东北汉族民歌在省会城市哈尔滨的中学音乐课堂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考量。  相似文献   

4.
陈媛 《江西教育》2012,(18):6-7
我国首个生态经济区落户江西鄱阳湖区域,如何利用高校音乐教育资源促进江西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建设,将特色音乐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音乐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本文对此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曾伴随人们劳动与生活的本土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保护和传承本土音乐刻不容缓。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生是未来音乐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力量,而应用型高校的音乐教育更有利于本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如今,音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加强和外国的音乐交流,促进双方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大多采用西方音乐教育模式,这为了解西方音乐文化、促进音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但同时也应加强对本土音乐及传统音乐的重视。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教育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承认多元文化的积极作用。此外,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值得我们重点思考的。  相似文献   

7.
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需要,是音乐文化教育的需要,是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要符合时代精神.本土音乐引入中小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逐渐确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建立起属于中国本土的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如今,音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这有利于加强和外国的音乐交流,促进双方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音乐教育大多采用西方音乐教育模式,这为了解西方音乐文化、促进音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但同时也应加强对本土音乐及传统音乐的重视,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教育时,我们应保持理性,承认多元文化的积极作用。此外,如何正确处理好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外来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值得我们重点思考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音乐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了各国音乐家们的关注。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中国音乐教育必须改变延续百余年的教育模式,以跟随世界音乐发展的步伐,发展、利用我国本土音乐资源是当前音乐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本土音乐在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强调本土音乐的社会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本土音乐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出我国当前强化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确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学校专业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西化过于严重,要扭转这种局面必然要从基础音乐教育抓起,重视传统音乐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西方多元化的音乐艺术形态也逐渐进入我国音乐教育中,这使得我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日益边缘化,许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忽视了传统音乐的传承,这显然对我国音乐艺术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又在此基础上从灵活设置课程、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合理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探究了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将多元化音乐教育模式与各个地方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相结合。在跨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大趋势下,山西音乐教育界的学者研究人员在山西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问题上应予以极大的关注。本文对现阶段山西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山高校本土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音乐之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把民歌的种子播向下一代,保护、传承和开发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将本土民间音乐系统规范地纳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教音乐体系的社会职责,也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具体措施,同时更加丰富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传统音乐是我国五千年来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学生通过学习传统音乐能够有效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传统音乐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失去了话语权,严重阻碍了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笔者就高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话语权的缺失展开讨论,阐述了高校重建传统音乐话语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在社会转型中,即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教育发展措施有:利用本土音乐教育资源,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变教育模式,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广西高校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音乐教育;广西高校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的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及化趋势的多样性显得极其重要,而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的兴起使当代音乐教育的重点回归到本土化上。传统音乐资源是现代音乐教育立足发展的根基,音乐教育是传统音乐化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传承的途径。传统音乐资源是多元化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应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陈小珠 《学苑教育》2021,(12):89-90
本土音乐资源有地域特点,教师在资源信息搜集整合时,需要有调查对接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展开应对,建立特点鲜明的本土音乐教育体系,推出更多本土音乐学习活动,延伸本土音乐教育实践维度,为幼儿综合素质成长提供丰富动力支持。幼儿年龄太小,对本土音乐缺少基本感知,教师有意识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渗透本土音乐内容,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奥尔夫教育体系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存在普遍适应性的原因,得出了这样几点认识: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存在共通性;从本土音乐出发的奥尔夫教育体系利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先进的奥尔夫教育体系能有力推动中国音乐教育改革;低技术要求的奥尔夫教育体系符合我国部分地区音乐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挖掘本土资源开展适宜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音乐教育也不例外。福州民间传统音乐素材十分丰富,包括闽剧、十番音乐、促唱、山歌小调和福州童谣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的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没有注重从音乐本体方面培养音乐学子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基础,也忽视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中国传统音乐基本上在民间以自生自灭的方式存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实践形成脱节现象。半个多世纪以来,音乐学术界对中华母语音乐及音乐教育的关注和呼吁不断,很多音乐学家倾注了大量心血,凝聚成多部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专著陆续出版,为实行中华母语音乐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发展民族音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尽快承担起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重任,期待中国传统音乐早日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