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跟帖     
《雪坝下的新娘》会给您带来什么感觉?我想大概是两种感觉。首先,您会觉得这篇小说文字很美,有许多精彩的语言和意象。比如,那豆腐坊的幌子,“就像爬上树梢的一轮月亮”;比如,笑声“就是我心底发出的风,它吹拂着我,舒服极了”;又比如,小说形容一个人穿着白衣服时,是这样写的:“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以为脚下的雪路断了一截,像梯子一样立起来了”。而最美的,莫过于那“金色的美人”,  相似文献   

2.
周五,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小作练习,题目是《老师,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敦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一看那歪歪斜斜的字迹和那“郭”写成“敦”的错别字。就知道是她写的。记得去年刚接班时,这个小女孩给我留下了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篇小小说。不管是“小”小说,还是“大”小说,小说都是讲故事。这篇小小说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因为一本稍有损坏的语书,发生“我”(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小小故事。让我们觉得很妙的是.这故事讲得很实在.很真切.也很有波澜。比如同学们七嘴八舌为谁该拿那本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的场面,就很真切.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认识《我爱写作文》才一年,但是她带给我的惊喜和帮助可是相当多呢!且听我慢慢说。 找喜欢《我爱写作文》好多栏目,比如“牙牙博客”“作文QQ堂”和“幻想故事豆”等。“牙牙博客”里面的作文感觉离我的生活好近.就像在看同龄人的一篇篇日记,每次都看得我手痒痒的,也想马上写一篇;“作文QQ堂”让我仿佛置身在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无价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  相似文献   

6.
老师,我记得一本书上曾经这样写过:“人与人的碰撞,会产生各种各样情感的火花,如亲情、爱情、友情等等”,我想,您和我们——您的这班学生之间的碰撞就产生了一种缘份,这种缘份就叫作:“师生情”,您同意我的这种说法吗?老师,您知道吗?曾经有人问过我,最喜欢上什么课?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语文”!听您讲课,我从不感觉枯燥、乏味,而是越听越想听,越听越觉得津津有味,您心里总是有那么多故事,有那么多妙语佳句。我曾经这样想过,老师是位知识渊博的人,我无法估计她心里到底还“藏”着多少知识,多少本领,我只希望能够把她…  相似文献   

7.
龚军辉(以下简称“龚”):何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您是我一直崇拜的一位作家,我读过您的许多作品,特别是小说《白色鸟》,印象特别深。这篇小说入选了人教社统编初中语教材,我想就这篇章和您进行一下交流,可以吗?  相似文献   

8.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她说:“我想给我姐姐买这条项链。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做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  相似文献   

9.
<正>西子姐姐:我碰到了困难,想寻求您的帮助。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总是喜欢“号令”其他人干这干那,如果有人不听她的,她就会强迫别人,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打人。所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怕她。有一次,她居然当着同学的面侮辱我,我当时真想给她个“大嘴巴子”,但看她打架很厉害的样子,我只好忍气吞声。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我该如何是好呢?  相似文献   

10.
讲课文时,我常有一种过瘾的感觉,常有“这才遂我心愿”的感觉。小说教学是解读小说的过程,是师生交流对小说的感受、理解、思考的过程。小说教学的前提是承认一篇小说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莫泊桑的《项链》;难道就只能理解为表现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吗?难道就不能理解为表现人生充满偶然性、戏剧性吗?一个偶然的事情可能成全你,也可能毁掉你,  相似文献   

11.
要想品出小说的味道,有时候不能就事论事,只看到它是怎样写的,只看到它的“有所为”。如果换一个角度,看看它没有怎样写,看看它的“有所不为”也许我们会读得更明白一些。就拿这篇《非卖品》来说,所谓“非卖品”,通常应该是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物品。就像那件连衣裙,一般的小说也许会编织这样的情节:这件连衣裙某一段刻骨铭心的快乐日子中她的男朋友送给她的礼物,然而她的男朋友或者是死了,或者是去了远方,总之再也不会回来了,因此为了纪念这份刻骨铭心的感情,连衣裙就成了“非卖品”。但小说中的“非卖品”则不然。那件连衣裙并非女主人公宋柠…  相似文献   

12.
吕祥根 《班主任》2012,(12):54-54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每次想起,都让我难以释怀。那是一节作文课,我布置的题目是《老师,我想对你说……》。批阅着那一篇篇稚嫩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名教师的快乐和欣慰。然而,当我读完小丽的作文时,刚才的那股高兴劲儿顿时烟消云散了。她在作文中写道: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不怎么喜欢您,也不敢接近您,甚至还有些怕您。因为您总不爱搭理我,冷落我,是不是因为我成绩不好?老师,您为什么总是喜欢  相似文献   

13.
秦雅琦 《作文》2022,(41):14-15
<正>“铁公鸡”常用来形容非常小气的人,比如我妹妹。晚上写作业要用铅笔,桌子上恰好有一支。我的手刚碰到,妹妹就像感应到了一样,立刻飞奔过来。好家伙!“不许碰!”妹妹一把夺过铅笔。“为啥?”“这是我的。”妹妹噘着嘴,仰着头,拿鼻孔看我。“那你可以借我用一下吗?”“No!”妹妹飙出了她的“塑料英语”。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最近有一种坏习惯总困扰着我,每次模拟考试,我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又考砸了”。这种感觉就像条件反射一样,一出考场就会产生,以至于影响了其他科目的考试。我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会影响到我的高考考试.我很着急,不知道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5.
杨桂玲 《学子》2012,(9):60-60
像往常一样,我坐在办公桌前,手执红笔,埋头批改着一篇篇学生精心撰写的作文,这次作文的主题是:《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我被学生那真诚的感恩之心感动了。当我批改到学生方小欣的文章时,我哽咽了,眼泪忍不住往外涌,手觉得有千斤重……我流着泪阅读完了她的作文。看完了她的作文,  相似文献   

16.
我第三次见到那小女孩时,她依然穿着那套陈旧然而干净的牛仔服。她弓着身子,拿着一块深灰色抹布擦洗着我的车轮,蹲在地上的她显得瘦小单薄。我以为她是家境困难,想通过这种方式赚点钱。我拍拍她的短发跟她打招呼,她惊恐地站起来,将双手反背在身后,红着脸跟我打招呼: “您好!莫伦先生,我叫莎丽尔”。我一边打开车门一边掏钱打算付给莎丽尔小费,但是莎丽尔却紧张地摇头说:“莫伦先生,我并不是想要您的钱”我看着紧张而羞怯的莎丽尔,开玩笑说:“难道,你是想跟我交朋友?”她咯咯笑出声来:“因为,您跟我爸爸长得很像!”  相似文献   

17.
冯琨 《江苏教育》2023,(34):95-96
<正>春天的花开了,班老师我想您了!我想您的时候会微笑,就像初见您时,羞涩又聒噪。不知道,您是不是记得这一抹人群中的笑,不知道,您是不是还在人群中,抱臂远眺。2022年11月27日,“随园夜话”沙龙群里传出噩耗,班华老师归真了。我一遍遍地确认,真的不敢相信。特别不敬地说,每次参加“随园夜话”,看到班老师蹒跚出席,我总是担心他的健康。可近十年来,每次聆听班老师在沙龙现场的讲话,却又感觉这是个充满人生能量的老人,  相似文献   

18.
谈到对一篇小说、乃至于对所有文学作品的评价,或许总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这篇小说写了什么?无论一篇评论运用了怎样的理论,采取了怎样的视角,看上去怎样玄而又玄,其实都是在回答这样一个俗而又俗的问题。我们似乎注定了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从一篇小说“写了什么”中使劲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否则这篇评论和这篇小说都算白写了。我为此栏目写小说赏析已有三年,故而也为一篇篇小说究竟“写了什么”而琢磨了三年。如果是第一次面对美女,且美女问我她究竟哪里漂亮,我或许会欣然答之甚至手舞足蹈;可如果连续来上几十位美女,个个作如是问,那我…  相似文献   

19.
小草的歌唱     
读过不少中学生的作文,感觉那一篇篇文章,像放置在两面镜子中间的物品,反射过来又反射过去,除了远近大小不同,其实篇篇差不离——雷同。读管燕草的文章,感觉大不一样。那些文章,像是一束束被三棱镜折射过的光,呈现出斑斓的色彩:《零,没有被突破》《凝聚着众人汗水的档案》《辉煌的失落》《永远的明星》……这些文章,或散文,或小说,都显示出作者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青春的活力和浓浓的感情。她说:“文学就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我,于是我尝试着拿起了笔。”  相似文献   

20.
快乐加油站     
《课外阅读》2006,(1):52-52
将军的儿子某将军的年轻太太生了个儿子,将军想知道儿子长得像谁,急忙派他的副官到医院去调查,副官回来对将军说:“完全像您!”“那就对了,好吧,再把详细情况向我报告。”“细看了一下,您的儿子头上光光,没有头发,肚子大大,会吃会喝,整天不是睡觉就是大吵大闹,有一帮人围在身边转。”副官报告说。医院证明超市的布匹台前,一女店员按一顾客的要求耐心将她买的一匹布撕成小布条儿。撕完之后,这位顾客又要求这店员把这些小布条儿打成结,店员打到一半的时候终于受不了了,她问道:“难道你有精神病吗?”“对,我有医院证明。”顾客说道。专业用语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