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家讲坛》采取讲课的形式,主讲人站在台上讲,观众坐在底下听,按理说这是一个极易枯燥的节目,但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却让万千观众如痴如醉,为什么呢?易教授“讲”得实在高明啊!如果我们能像易中天教授一样地“讲”,还怕学生不认真听吗?  相似文献   

2.
大约是几个月前,父亲兴冲冲地领着我去上海图书馆听易中天的讲座。易中天是谁?当时还真有些孤陋寡闻,一路上听到“有个小孩听了他的讲座,连读十八遍《三国演义》”之类的传说奇谈,也没当回事,不过就是一个说“三国”的吧。到了现场,感觉不对,一个学者的讲座,大概讲的是中西文化比较,有那么多“粉丝”来听?事实上也只能用“粉丝”或者“追星族”来形容这种疯狂,现场的情况几乎失控。前日去了书展,书展首日易中天可谓是最大的惊喜。等待签名的读者,或许说“粉丝”更恰当,排成了一条长龙,似乎还不满足,又在偌大的展厅围了数圈。父亲是搞出版的,…  相似文献   

3.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的舞台上大显神通,万千观众如痴如醉于他儒雅风趣的讲解。其实,易中天并没有什么更新的历史材料支撑,也没有道出什么惊世结论,仅仅依靠讲来吸引听众。惊叹之余,不禁深思: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学学易教授的“讲”,还怕学生不认真听吗?  相似文献   

4.
我在讲《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时,关于“读书这件事是分几层意思说的”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是分两层意思说的:第一层讲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第二层是讲不要专看文学书。而第二层又分别讲了要了解科学常识和看看世界旅行记。这种意见跟参考书,跟后面一篇课文《读书笔记》的内容都不相同。我请这个学生讲出理由来,他说:“课文第三段开头有个‘其次’,就是第二的意思。如果说读书讲了三层意思,那么第三自然段讲的“看看世界旅行记”应是第三层,那就要用‘再次’。很显然,这个‘其次’是第二层意思‘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当中的第二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谈的是当今大红大紫的易中天。易中天以《品三国》一朝闻名,可谓如日中天。作者亲身参与了易中天的讲座,也读了易中天的书,对易中天有所了解。本文的可贵之处是:一、作者读了不少书,其中包括《三国演义》和易中天的书,所以在写本文时,能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问题;二、作者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做到独抒己见,不随流俗。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提到的《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和《新民晚报》上的《易中天的土豆》等,以及分析问题时所引用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阅读广泛。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则认为,易中天的《品三国》是“经典”的平民…  相似文献   

6.
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汉代风云人物”和“易中天品三国”两个系列讲座引起了极大轰动,百度贴吧里有个“易中天吧”,易中天拥趸们自称“意粉”(易粉)、“乙醚”(易迷),称易中天是“超级教授”,其《品三国》等书也在全国各地特别风行。关于易中天讲座的评价很多,批评者称其一味取悦大众,是媚俗,是对学术及学者的背叛;而赞扬者称其讲座为“评书历史”“麻辣历史”,激起了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历史、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学术走向大众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天,屋子里比外面热;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上看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他采访的对象是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王志问了易中天这样一个问题:“在武汉大学工作了十年后,为什么选择去厦门大学工作呢?”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易老师这样回答:“为了养老!厦门的气候温和,而武汉不是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夏天,屋子里比外面热;冬天,屋子里比外面冷。”  相似文献   

9.
易中天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一开讲,万千观众就痴醉于他的儒雅而风趣的品说当中。其实,易中天的“品说”中并没有什么新的历史材料,也没有什么惊世结论。为什么他的品说就那样吸引人呢?笔者认为他靠的就是“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要知道我是怎样喜欢上易中天的,先得从我如何喜欢上百家讲坛说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央十套”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瘦骨嶙峋的老人,他正在讲礼仪,语言风趣幽默,动作诙谐自然。我马上被他的精彩讲解迷住了。仔细一看,原来他是一位知名的教授——金正昆。从此,我深深喜欢上了《百家讲坛》,并“醉倒”在他的“坛”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自从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后,人气一路飙升,拥有了庞大的“易迷”(喜欢易中天的观众)队伍。易教授不仅讲历史津津有味、舌灿莲花,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方法。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易教授的“育女经”。从来不让女儿背唐诗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2.
<正>易爸爸看到易小A捧着本《史记》埋头在看,顿时觉得有点诧异。这么深奥的文言文,小A怎么会感兴趣?“小A,你看懂没有啊?”易爸爸问。“太离谱了,说话跟写密码电报一样,几句话要看半天,不如央视《百家讲坛》里易中天、于丹讲的听起来亲切。”小A苦恼地回答,他手边还放着本  相似文献   

13.
在央视《百家讲坛》因主讲“汉代风云人物”而一炮走红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拥有了全国万千“粉丝”。有人甚至大喊“嫁人要嫁易中天”!2006年金秋10月,就在他的《品三国》发行超过65万册之时,这位阔别故乡多年的游子回到了长沙中南大学讲学。家乡“易迷”们在领略了其博学多才、幽默睿智的风度后,更想知道这位自称“一等爸爸二等丈夫”的“学术超男”情感世界里有着怎样的超级故事。  相似文献   

14.
人鱼传说     
清代有本很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叫《谐铎》,里面有个故事叫《鲛奴》,讲的是一个姓景的书生的故事。这位景生航海回家,路上遇到一个乞丐,正因为偷东西吃被别人打。当然,也是因为他长得太难  相似文献   

15.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汉朝和三国的事儿,乍听起来象个说书的。他说,袁术弄了个假玉玺,胆子就大起来了——耗子腰里别杆枪,起了打猫的心。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教育》2009,(17):34-35
今年厂东省高考作文题目为《常识》,颇有些不凡。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基本上就只是作文题目而已,再去过度解读,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常识”这两个字,在当下的中国语境里,包含着不那么常识的含义。现在这个关键词以高考作文的形式提出,我们愿意把它看作是给所有公民出的一道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世界》2012,(23):28-29
这群男人有着帅气的外表,却有一颗圈圆的平常心,只看他门的外表,他们是女人心中的完美男人,但其实他们傻气到令女人望而却步。微剧《成人记》讲述了这群介于“高富帅”和“屌丝”之间的五个男人的故事。剧情围绕着五个18岁少年,他们决定在进入大学后完成他们的“成人礼”,成为真正的男人。  相似文献   

18.
记得《南方周末》曾报道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萧瀚副教授被停课一事。萧瀚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中国宪政史”,他在这门通史性课程却大讲“先秦”。反对者说:“讲课不能过于随便化”,“人性可以洒脱,教学应有规矩”。支持者则举出陈寅恪作例子,说陈在清华大学国学院讲授唐代历史,光《长恨歌》的前四个字就讲了六七节课。这不禁使我想起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纪念萧筵父先生的文章《坐我光风霁月中》。  相似文献   

19.
陈凯  李景华 《新高考》2004,(6):F003-F00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还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在考试课目设置中,一直把  相似文献   

20.
陈凯  李景华 《新高考》2004,(4):F003-F00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还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同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与此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在考试课目设置中,一直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