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怎样才能把子女培养成有用之材却困扰着许多年轻的父母。文章通过对现实中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得出结论:要把子女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人,必须使家庭教育道德化,坚持“热爱生活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怎样才能把子女培养成有用之材却困扰着许多年轻的父母。文章通过对现实中家庭教育误区的分析,得出结论:要把子女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必须使家庭教育道德化,坚持“热爱生活教育”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柯国兴 《农村教育》2007,(11):16-16
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然而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纵观永嘉山区农村家庭教育不乏存在以下三个现状: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有其特殊地位和影响,在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将孩子交由长辈抚养管理的未成年学生。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认为,仅就家庭教育方面而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转变“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子女的观念.提高其教育管理子女的水平,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为此,我校成立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焕达 《中国德育》2007,2(7):35-37,58
通过对浙江省三门县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类型大致分为“单亲教育”型、“隔代教育”型、“寄养教育”型。父母亲情的缺失和不当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学校、政府、社会要发挥各自优势,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提供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完成“十一五”全国家庭教育“各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家长教育的研究”课题时,调查发现: “主要教养人之间的不一致”“父母与长辈之间的不一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不一致的三个主要表现层面。其中“父母与长辈之间的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不一致表现的最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接触了很多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他们心理问题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的主观性教育和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成也父母,败也父母”,是家庭造就了一些不和谐的学生和孩子,所以,家庭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一个很难掌握的问题就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分寸,把握尺度。马卡连柯曾说:“不管采取哪一种教育方式,都要把握好尺度。”因此,家长要培养自己的分寸感。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可见,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共同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在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更为重要。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指导》2002,(1):26-27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它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我国自占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比如“孟母择邻”、“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为人所知。但是,从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2005,(5):F0002-F0002,3
“今天,父母应该给孩子什么?”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如今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也是一门课程,是不可替代的课程。为人父母者都面临着观念更新、角色转换和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我们需要透彻想明白一个看似很绕的道理:即未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怎样的家长。  相似文献   

13.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共同心声。怎样培养后辈,使其日后成为有用之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其三条渠道,可谓三分天下。然而,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如何?怎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为重要,往往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可见,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才能让孩子拥有成功的未来。目前随着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已有了相当的规模,  相似文献   

15.
陈先哲 《广东教育》2009,(12):68-69
家庭教育是什么?《辞海》的解释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话题。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组合工程,家庭教育是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千真万确,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江泽民同志说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身难忘的,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大,往往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要想好,父亲作用少不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是儿童首要的生活场所,儿童在家庭中的时间相对于学校等其他教育场所而言更长,家庭教育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培养儿童成长方面的作用无可比拟。然而,在现实情况中.通常是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不少父母似乎对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信心不足,对未来的教育结果也不抱乐观态度。1999年笔参与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1/4家长直言自己家庭教育是失败的,1/2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能说已经失败,但也说不上成功”,只有1/4家长表示自己教育子女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父母日益重视家庭的子女教育功能。但是,并非每一位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都达到理想的效果。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走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家庭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的消极后果不容忽视。因此家庭教育应坚持德智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本研究家庭教育的社会学专著《社会学视野中的家庭教育》指出: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父母的教育素质。 做父母的要不要拥有“执照”,或者说要不要通过资格考核,关于这一话题,在中国至少已出现80余年了。 早在1919年3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教育是专门的事业,不是人人能担任的。譬如诸位有一块美玉,要琢成佩件,必要请教玉工。又如有几两黄金,要炼成首饰,必要请教金工。断不是人人自作的。现在要把自家的子女造就成适当的人物,难道比琢玉炼金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