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新版初三语文课本新添了一个单元,叫"爱情如歌",在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 说明爱情教育已引起了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略了爱情教育,而忽略的后果,不仅仅是使孩 子们失去了对爱情的正确向往,而且导致了道德教育的残缺。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 是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语文课本能够正视这个问题是个进步。本期我们特邀部分知名学者、作家以及 教师和学生,就爱情教育这个敏感的话题,各抒己见,共同讨论。有的虽然没有论及爱情教育,但他们对 爱情的理解,同样给我们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早 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 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和人生观,正常发育并自然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肖晶 《大学生》2012,(Z1):96-97
"我要谈恋爱!"跨进大学校门后,很多男生、女生都有过这个闪亮的念头。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是大学生们打算做、正在做、曾经做过的大事之一,家长、老师早已不再把谈恋爱视作洪水猛兽。只是,寻找爱情的大学生,一头扎进看上去美好的爱情海,却常常被呛得很痛苦,甚至落下种种后遗症。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人来帮助我们想清楚这些个"问题":谈恋爱是为什么?谈恋爱能得到什么?怎么去谈恋爱?从失败的恋爱中我得到了什么样的教训?失恋带来了那么多的痛苦,那些痛苦给我下一次的成长带来什么?当爱情来了,我们冲昏头脑;当爱情走了,我们一蹶不振。事实上,老师、家长和同学们都忽略了一个大问题:恋爱不是不学而能的。如果,你一直练习谈恋爱,却不总结,不思爱情学分的进取,那么你很容易陷入一段又一段失败的恋情里。  相似文献   

3.
对流行歌曲尤其是很摇滚的那种我实在谈不上喜欢。但苏芮的那首《奉献》每次听到却都能一下子击中我心灵的最柔软处。我不是一个嗜唱高调好为人师动不动就对别人耳提面命的人,但我愿意让这首歌成为我和我的同行们的晨钟暮鼓,以时时警醒我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是需要奉献的,即便是出于一种感恩、一种报答甚至一种本能。我们要向爹娘奉献,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要向朋友奉献,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谊;我们要向爱人奉献,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爱情;我们要向孩子奉献,因为他们维系着人类的繁衍、生存……而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奉献给我们的学生。而…  相似文献   

4.
"学讲计划"就是要学生"学进去",能"讲出来",从而达到"真学习"的课堂生活。这是不是要将所有的权利还给学生而老师要做的事就少之又少呢?那是不是意味"学讲计划",每个教师都能胜任呢?在质疑解惑中缓慢前行,对于"学讲计划",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是却仍要将"爱情"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5.
求学中,与我们在一起时间最多的是同学,而同桌情更是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感情。同性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形影不离,每个人都有过这种切身的感受吧。我也如文中所言,与学霸做过同桌,从嫉妒到和好再到亲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到最后,每一次回忆起过往都能让我们唏嘘。文中的"我"说不定就是"你",而同桌"W"说不定就是你的同桌哦!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不少同学不讲卫生:早晨起床不洗脸、不刷牙,眼屎还在眼睛里,就来上课;鼻毛很长都伸出来了也不剪,常常吊着鼻涕、沾着鼻屎;指甲黑乎乎的,像是掏煤工,吃东西也不洗手,抓到馒头就吃,看着都让人作呕;有的人头发很脏、头皮屑很多,甚至有异味都不洗;有的人红领巾成了"黑领巾",用它来擦手、擦桌子,甚至擦  相似文献   

7.
十八岁,该是人生最青春活力,激情无限的年龄吧,在这个年纪,遇上爱情,那不是世上最美的事情吗?那么甜蜜的爱情,又在这么青春的年龄,当真爱情来了,又有谁能抵挡得住?而我,恐怕就是那种经受不住诱惑的人了,爱情来了,我也就坦然地接受。但可惜,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体会到这种属于十八岁的情怀。老师们把我们的恋爱看作"早恋",在他们面前,我理所应当地成了那个所谓的"问题"少女。老师们甚至在课堂上公开批评我的恋情,那个时候我的心像秋天的落叶般悲凉起来。  相似文献   

8.
《小读者》2007,(10)
从孩提时代我就憧憬着一个国度——苏联。那时我们管苏联叫"老大哥",什么都向她学习,大到国家的体制,小到我们小学生穿的服装。那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光辉榜样。我梦想着"老大哥"的文明,梦想着"老大哥"的美丽,梦想着"老大哥"的昌盛,甚至梦想着有一天能亲眼看一看莫斯科和克里姆林宫。半个世纪过去了,尽管苏联在世界  相似文献   

9.
恋爱中的男女最怕遇到的就是"分手"了,可是,偏偏常常会遭遇这样的打击。在大多数人看来,分手无非左右两个方向,一种是"解脱",一种是"痛苦"。其实,如果爱情是我们向前走的方式,那么"分手"绝对是爱情的立交桥大转盘,通过分手爱情走向不同的方向,收获到的结局也是完全不同。面对分手,我们首先需要的是冷静,判断你的这一次"分手"属于哪一型,然后用正确的方式为自己的爱情继续下面的情节。分手在所难免,但是科学利用"分手风暴",说不定还可以为你的爱情"充电"呢。  相似文献   

10.
<正>小说家契诃夫定义了"套中人",漫画家朱德庸描绘了"橱窗人",雅痞王朔塑造了"橡皮人",传播学者中野牧发现了"容器人"……科技对人类灵魂的异化、对人类真实情感的蚕食已经无以复加,新媒介时代没有让生活更美好,反而令我们更加疏离。到今天21世纪已经过去了17年,生活发生了比幻想还要大的改变,但你有如当年幻想般的那样快乐吗?世界已经进入容器人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