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目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CuSO_4+2NaOH=Cu(OH)_2↓+Na_2SO_4是一个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这很容易让学生认为当 CuSO_4和 NaOH 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时,生成的就是 Cu(OH)_2沉淀。事实上生成的沉淀是不是 Cu(OH)_2呢?北京大学严宣申在《化学实验的启示与科学思维的训练》一书中认为,当 Cu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浓度相同,体积比为2:3混合时,生成的是碱式硫酸铜Cu_4(OH)_6SO_4。胡传生在《化学教育》2004年第5期发  相似文献   

2.
人教社高中化学第二册(2003年版)第165页关于Cu(OH)2氧化乙醛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5%的乙醛溶液0.5ml,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有红色沉淀产生。该红色沉淀是Cu2O,它是由反应中生成的Cu(OH)2被乙醛还原产生的:Cu2++2OH-Cu(OH)2↓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对这样一个重要实验,近年来有不少教师进行了探究,达成的共识是:①乙醛还原Cu(OH)2的反应需要加热至沸腾;②NaOH要过量。有争议的是:Cu(OH)2是否必须是新制的。以下笔者就“新制C…  相似文献   

3.
先将100毫升1.5%的NaOH溶液慢慢地倒入75毫升6%的CuSO_4溶液中,不久即有蓝色的Cu(OH)_2沉淀生成。待沉淀完毕后,  相似文献   

4.
Mg 跟 CuSO_4溶液反应,是化学教学同仁最为熟知的一个简单实验,一般认为把 Mg 条放入 CuSO_4溶液中可以观察到:①有紫红色的 Cu 生成;②有 H_2气泡产生;③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下降,最后会有蓝色 Cu(OH)_2和不溶性的 Mg(OH)_2跟 Cu 一起沉淀出来。对于上述三种现象的解释,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5.
按金属活动顺序表,Na与CuSO_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析出单质铜。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按下列进行反应: 2Na+2H_2O=2NaOH+H_2↑ 2NaOH+CuSO_4=Cu(OH)_2↓+Na_2SO_4对此现象的解释,把听到的和资料上看到的归纳为三种: “水的浓度比CuSO_4大;” “钠跟水的接触面大;” “在水溶液中的Cu~(2+)离子已形成蓝色的水合络离子[Cu(H_2O)_6]~(2+),是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如右图)。CU~(2+)离子居中心,隐蔽性大,较稳定,金属  相似文献   

6.
《江苏教育》(中学版)1989年第2期上,刊登了刘斌老师的题为“为什么要用新制 Cu(OH)_2?”的文章,文中从 Cu(OH)_2絮状物结构表面的疏松和紧密,活性表面的多少,以及久置 Cu(OH)_2易分解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在乙醛氧化实验中要用新制Cu(OH)_2的原因,读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笔者通过有关实验发现,“氢氧化铜”不一定要新制的,关键是溶液的碱性要强。〔实验1〕取2%CuSO_4溶液2ml,然后逐滴加10%的 NaOH 溶液,并在不同 pH 值时加0.5ml 乙  相似文献   

7.
四、酸(H~ )的性质1.酸与碱的反应HBr KOH=KBr十H_2O;H_2SO_4 Cu(OH)_2=CuSO_4 2H_2O;3HCl Al(OH)_3=AlCl_3 3H_2O;H_2CO_3 2KOH=K_2CO_3 2H_2O;H_2S 2NaOH=Na_2S 2H_2O;H_2S NaOH=NaHS H_2O;H_2CO_3 NH_3·H_2O=NH_4HCO_3 H_2O;〔注释〕酸 碱→盐 水。学生往往根据这个  相似文献   

8.
题目: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Q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________.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 (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  相似文献   

9.
实验介绍:演示实验“电泳现象”是在一个U形管内盛有红褐色的Fe(OH)_3胶体,从U形管的两端管口各插入一根电极,然后接通直流电,通过观察阴极和阳极附近颜色的不同变化来说明胶体的带电性质。本实验关键是控制好Fe(OH)_3胶体的制备和渗析以及胶体与电解质溶液的加入等的操作。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一、电解水装置 材料:1号电池碳棒数根、导线若干、环氧树脂少量、CuSO_4、NaOH、Ca(OH)_2饱和液、集气试管、玻璃缸。  相似文献   

11.
络合物对中学生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特别是络合物的结构比较抽象。为了加强直观教学,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Cu(NH_3)_4]SO_4的稀溶液中滴入稀Ba(OH)_2溶液(稀溶液透明度大;BaSO_4晶粒大,不透过滤纸),立即产生BaSO_4沉淀,溶液变混浊。过滤。滤纸上为BaSO_4沉淀,溶液又变成了透明的深蓝色.  相似文献   

12.
1 操作步骤:1.1 取2小片铜放入试管,加入约4ml,浓硝酸,同时迅速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堵住试管管口.  相似文献   

13.
二、实验步骤: 1.在Ⅰ中加入20ml 0.2mol FeSO_4溶液,2克还原铁粉,5ml 3mol H_2SO_4溶液;在Ⅱ中加入20ml 20%的NaOH溶液。  相似文献   

14.
实验方案一操作步骤:取一支充满CO2 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插入烧杯里,松开拇指,不断旋转试管。现象:看到试管内液面慢慢升高,高出烧杯内液面。解释:旋转时CO2 与NaOH溶液充分接触后,CO2不断消耗,造成管内气压减小,管外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实验方案二(图1)图1操作步骤:取一空矿泉水瓶(容积约2 5 0ml、塑料制、质软)充满CO2 ,用带有胶头滴管或注射器的胶塞塞住瓶口,胶头滴管或注射器预先吸取适量浓NaOH溶液。挤压胶头或推注射器活塞,使浓碱与CO2 充分接触,并摇动瓶子。现象:矿泉水瓶扁(瘪)了,发出“咯……”声。…  相似文献   

15.
1 操作步骤:1.1 取2小片铜放入试管,加入约4ml,浓硝酸,同时迅速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堵住试管管口。1.2 待溶液变蓝色、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同时取出棉花)。1. 3 摇晃试管,可见到管内气体颜色逐渐消失、液面逐渐上升;此时用吸耳球通过玻璃弯管缓缓地向试管内鼓空气,可见到试管内气体又变成红棕色。  相似文献   

16.
一、Fe~(3 )某些物质间的复分解反应(一)生成沉淀的反应Fe~(3 )能与OH~-、SiO_3~(2-)、PO_4~(3-)等离子发生简单的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1.FeCl_3溶液滴入NaOH溶液或氨水中,可得到红褐色沉淀.Fe~(3 ) 3OH~-=Fe(OH)_3↓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中学参考书中表示新制的Cu(OH)2与醛反应的方程式最常见的为:醛+Cu(OH)2、→酸+Cu2O↓+2H2O(1)也有教材表示为:醛(2)认为难是同四羟基会铜离子电离出的少量Cu2 “离子反应.为证明两个方程式哪个更确切,做了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uSO4溶液,滴入少量10%Na0H溶液(此时CuSO。过鼾,加乙醛0.smL,加热煮沸,结果无砖红色沉淀·2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llS04溶液,滴入10%N4OH溶液至CllS04刚好沉淀完全,再加乙酸0.smL,加热煮沸,结果无砖红色沉淀.3.在试管中加入适量2%C4504溶液,滴入10%…  相似文献   

18.
例1.5.lgMg、Al 合金溶解在500mL 2mol/L 的盐酸中,再加入4mol.L~(-1)的 NaOH 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A.560mL B.500mL C.425mL D.250mL分析:此题中恰好沉淀完全,就对此时该溶液中溶质进行分析,和盐酸反应后的 Mg~( 2)、Al~(3 )全部以Mg(OH)_2和 Al(OH)_  相似文献   

19.
1斐林试剂为什么不稳定?许多习题都认为斐林试剂不稳定是由于生成的Cu(OH)2不稳定所致,其实不然。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在常温常压下,向试管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2mL,然后再滴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4~5滴,振荡,形成的蓝色悬浊液即为斐林试剂。在新配制的斐林试剂中,Cu^2 以[Cu(OH)4]^2-络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该离子不稳定,放置过久,OH^-会和空气中的CO2反应导致[OH^-]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物相同,而用量不同时,反应的产物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亦不同.例1(1)向NaHSO_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_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在此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_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NaHSO_4溶液中的H~ 被Ba(OH)_2所提供的OH~-恰好完全中和,NaHSO_4溶液中的H~ 和SO_(4)~2-的物质的量相等,而Ba(OH)_2所提供的Ba~2 的物质的量只有OH~-的一半,可见此时溶液中的SO_(4)~2-只有一半被沉淀,离子方程式应为:2H~ SO_(4)~(2-) Ba~(2 ) 2OH~-=BaSO_(4)↓ 2H_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